首页 理论教育滇池流域水资源工程系统的结构层次

滇池流域水资源工程系统的结构层次

【摘要】:目前已经建成通水的外流域调水入滇池的水资源工程有:西山区境内的沙朗河引水工程、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一期等,年调水量2.31亿m3。包括已开工建设的清水海水资源及环境管理工程一期,规划的掌鸠河引水供水二期、清水海引水二期等工程。

根据《云南省水资源综合规划》、《云南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滇中水资源规划》、《滇中调水工程规划》等重大水利规划得出的结论,以解决省会昆明市所在地滇池流域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较多,按照由近到远、先易后难、逐步实施的原则,可归结以下三个层次[7~9]

(1)第一层次,滇池流域内本区的水资源利用措施。指以松华坝、宝象河、果林、横冲、松茂、大河、柴河、双龙等8座大中型水库,及小型库塘、河道引水工程、环滇池提水站、地下机井工程等组成的滇池流域内的水资源利用系统,供水总量达到8.13亿m3,但本区现状的水资源开发程度远远超过了合理开发上限,导致滇池及其主要入湖河流的水质长期劣于地表水Ⅴ类标准。

(2)第二层次,小范围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目前已经建成通水的外流域调水入滇池的水资源工程有:西山区境内的沙朗河引水工程、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一期等,年调水量2.31亿m3。包括已开工建设的清水海水资源及环境管理工程一期,规划的掌鸠河引水供水二期、清水海引水二期等工程。

(3)第三层次:大范围的跨区域、跨流域调水工程。指跨越大江大河的长距离调水工程,有规划的金沙江虎跳峡调水工程(《滇中调水工程规划》项目推荐的水源方案),以及作为比较的乌东德调水等工程方案。

到目前为止,上述三个层次的供水工程中,第一层次的本区水资源已经开发完毕,没有继续开发的潜力;第二层次的小范围跨流域调水工程正在实施,其中的掌鸠河云龙水库引水工程一期通水运行了一年,清水海水资源及环境管理工程已在2007年下半年开工;第三层次的大范围跨区域、跨流域调水工程方案中,已完成了《滇中调水工程规划》的编制工作,主要是开展相关的前期规划设计和专题研究工作。因此,近期2020年之内除尽快推进清水海水资源及环境管理工程的建设步伐外,还应当充分利用掌鸠河和清水海两条引水线路的输水能力,对水源区的可外调水量进行充分分析论证和挖潜,最大限度地发挥两条引水线路的供水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