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湖泊全盐量的测定及分布规律分析

湖泊全盐量的测定及分布规律分析

【摘要】:抽水时,我们在湖泊出水口处布设了四条放射状的水质观测断面,并在每条断面上设置了3条以上的观测垂线,在每条垂线上按不同水深布置一系列测点,在不同的时间,我们在这些测点上反复取样共约250个,并现场测量了各水样的电导率,通过前面求得的回归方程公式将电导率转换为全盐量,然后作出湖泊全盐量各时间段的平面和垂向分布图,如图3~图8所示。抽水15个小时,湖区被淡化的最大周长为2129.2m,面积为517635.1m2,周长和面积均很小。

抽江水入湖泊时间总长15个小时,分别为:1∶30~6∶30时、8∶00~18∶00时,抽水流量为2m3/s。抽水时,我们在湖泊出水口处布设了四条放射状的水质观测断面,并在每条断面上设置了3条以上的观测垂线,在每条垂线上按不同水深布置一系列测点,在不同的时间,我们在这些测点上反复取样共约250个,并现场测量了各水样的电导率,通过前面求得的回归方程公式(3)将电导率转换为全盐量,然后作出湖泊全盐量各时间段的平面和垂向分布图,如图3~图8所示。

图3 抽水7个小时后全盐量平面分布图(单位:mg/L)

图4 抽水10个小时后全盐量平面分布图(单位:mg/L)

图5 抽水15个小时后全盐量平面分布图(单位:mg/L)

图6 抽水7个小时后全盐量垂向分布图(单位:mg/L)

图7 抽水12个小时后全盐量垂向分布图(单位:mg/L)

图8 抽水15个小时后全盐量垂向分布图(单位:mg/L)

湖泊背景水含盐量为1670~1800mg/L,若以小于背景水含盐量90%(约为1500mg/L)的区域为湖水被淡化的区域,则从图3~图5可以得出,抽水7个小时,湖水被淡化的范围为正东254m,正南220m,正西230m;抽水10个小时,湖水被淡化的范围为正东222m,正南262m,正西1450m;抽水15个小时,湖水被淡化的范围为正东279m,正南510m,正西1060m。抽水15个小时,湖区被淡化的最大周长为2129.2m,面积为517635.1m2,周长和面积均很小。

从图6~图8可以得出,在垂线上,抽水7个小时,湖水受影响的水体为水面下10m;抽水12个小时,湖水受影响的水体为水面下15m;抽水15个小时,湖水受影响的水体为水面下16.5m。抽水12个小时后,湖水被淡化的水深没有明显的增加,并且沿着轴向距离的增加,受影响的深度范围逐渐减小。观测现象说明在距离入口100m范围内,受初始动量的影响入湖淡水在全深度上扩散,但在距入口100m范围外,初始动量的影响减弱,在浮力的作用下,密度较小的入流淡水趋于浮于表层,并向四周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