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了解聚碳酸酯(PC)及其特性和用途

了解聚碳酸酯(PC)及其特性和用途

【摘要】:聚碳酸酯的熔融粘度高,成型收缩率恒定为0.5%~0.8%。聚碳酸酯吸水率较低,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较好的电性能。用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克服了上述缺点,使聚碳酸酯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更好的尺寸稳定性,更小的成型收缩率,并提高了耐热性和耐药性,降低了成本。

1.基本特性

聚碳酸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密度为1.20g/cm3,本色微黄,着色性好,若加点蓝色后,可得到无色透明塑件,可见光的透光率接近90%,透光率仅次于PMMA和AS。它韧而刚,抗冲击性在热塑性塑料中最好。尺寸稳定性好。成型零件可达到很好的尺寸精度并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其尺寸的稳定性。

聚碳酸酯的熔融粘度高,成型收缩率恒定为0.5%~0.8%。抗蠕变、耐磨、耐热、耐寒。脆化温度在-100℃以下,长期工作温度达120℃。耐热性比尼龙、聚甲醛高,聚碳酸酯的热变形温度为132~148℃,若用玻璃纤维增强后,可提高15%左右。它的线胀系数小,耐老化性能较好。

聚碳酸酯吸水率较低,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较好的电性能。化学稳定性好,耐室温下的水、稀酸、氧化剂、还原剂、盐、油、脂肪烃,但不耐碱、胺、酮、脂、芳香烃,并有良好的耐气候性。其最大的缺点是塑件易开裂,耐疲劳强度较差。用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克服了上述缺点,使聚碳酸酯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更好的尺寸稳定性,更小的成型收缩率,并提高了耐热性和耐药性,降低了成本。

2.成型特点

1)聚碳酸酯虽然吸水性小,但高温时对水分比较敏感,所以加工前必须干燥处理,否则会出现银丝、气泡及强度下降现象。

2)流动性差,溢边值为0.06mm左右。成型时要求有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且其熔体粘度对温度比较敏感,一般用提高温度的方法来增加熔融塑料的流动性。

3)熔融温度高,熔体粘度大。对大于200g的塑件应用螺杆式注射机成型,并应加热喷嘴

4)聚碳酸酯属于非结晶型高聚物,成型收缩率小,与聚苯乙烯相近。塑件尺寸可控制在一定公差范围内,塑件精度高。

5)可能产生应力开裂,易产生应力集中(内应力),应严格控制成型条件,塑件宜退火处理消除内应力。

6)塑件壁厚应均匀,不宜取厚,避免有尖角、缺口及金属嵌件造成应力集中,脱模斜度取2°。若有金属嵌件应预热(温度110~130℃)。

7)模具浇注系统尺寸应粗大,模具应加热。模温对塑件质量影响很大,薄壁件宜取80~100℃;厚壁件宜取80~120℃。

3.主要用途

聚碳酸酯的力学性能优良,可用来制造能承受一定载荷的机械零件,如齿轮、蜗轮、蜗杆齿条凸轮、芯轴、轴承滑轮铰链螺母、垫圈、泵叶轮、灯罩、节流阀润滑油输油管、各种外壳、盖板容器、冷冻和冷却装置零件等。

电气方面,用作电机零件、电话交换器零件、信号用继电器、风扇部件、拨号盘、仪表壳、接线板等。

光学仪器和照明器件方面,可制作照明灯、高温透镜、视孔镜、防护玻璃等光学零件。它优良的耐热性和耐寒性使其成为很好的蒸煮和冷冻食品包装材料或容器,在医疗器械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