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35 滚动导向四导柱下模座 注:压板台的形状尺寸由制造者确定。......
2023-06-26
1.钢板下模座
(1)后侧导柱下模座 后侧导柱下模座的结构和尺寸规格见表6-38。
表6-38 后侧导柱下模座(摘自GB/T 23562.1—2009) (单位:mm)
(续)
注:1.未注表面粗糙度Ra6.3μm。
2.吊装螺孔的位置尺寸由制造者确定。
(2)中间导柱下模座 中间导柱下模座的结构和尺寸规格见表6-39。
表6-39 中间导柱下模座(摘自GB/T 23562.3—2009) (单位:mm)
(续)
注:未注表面粗糙度Ra6.3μm。
(3)对角导柱下模座 对角导柱下模座的结构和尺寸规格见表6-40。
表6-40 对角导柱下模座(摘自GB/T 23562.2—2009) (单位:mm)
(续)
注:未注表面粗糙度Ra6.3μm。
(4)四导柱下模座 四导柱下模座的结构和尺寸规格见表6-41。
表6-41 四导柱下模座(摘自GB/T 23562.4—2009) (单位:mm)
(续)
注:未注表面粗糙度Ra6.3μm。
2.滑动导向上模座
(1)后侧导柱上模座 后侧导柱上模座的结构和尺寸规格见表6-42。
表6-42 后侧导柱上模座(摘自GB/T 23566.1—2009) (单位:mm)
(续)
注:1.未注表面粗糙度Ra6.3μm。
2.吊装螺孔的位置尺寸由制造者确定
(2)中间导柱上模座 中间导柱上模座的结构和尺寸规格见表6-43。
表6-43 中间导柱上模座(摘自GB/T 23566.3—2009) (单位:mm)
(续)
注:未注表面粗糙度Ra6.3μm。
(3)对角导柱上模座 对角导柱上模座的结构和尺寸规格见表6-44。
表6-44 对角导柱上模座(摘自GB/T 23566.2—2009) (单位:mm)
(续)
注:1.未注表面粗糙度Ra6.3μm。
2.吊装螺孔的位置尺寸由制造者确定。
(4)四导柱上模座 四导柱上模座的结构和尺寸规格见表6-45。
表6-45 四导柱上模座(摘自GB/T 23566.4—2009) (单位:mm)
(续)
注:未注表面粗糙度Ra6.3μm。
3.滚动导向上模座
(1)后侧导柱上模座 后侧导柱上模座的结构和尺寸规格见表6-46。
表6-46 后侧导柱上模座(摘自GB/T 23564.1—2009) (单位:mm)
(续)
注:1.未注表面粗糙度Ra6.3μm。
2.h1为2倍的d3。
3.吊装螺孔的位置尺寸由制造者确定。
(2)中间导柱上模座 中间导柱上模座的结构和尺寸规格见表6-47。
表6-47 中间导柱上模座(摘自GB/T 23564.3—2009) (单位:mm)
(续)
注:1.未注表面粗糙度Ra6.3μm
2.h1为2倍的d3。
(3)对角导柱上模座 对角导柱上模座的结构和尺寸规格见表6-48。
表6-48 对角导柱上模座(摘自GB/T 23564.2—2009) (单位:mm)
(续)
注:1.未注表面粗糙度Ra6.3μm。
2.h1为2倍的d3。
(4)四导柱上模座 四导柱上模座的结构和尺寸规格见表6-49。
表6-49 四导柱上模座(摘自GB/T 23564.4—2009) (单位:mm)
(续)
注:1.未注表面粗糙度Ra6.3μm。
2.h1为2倍的d3。
有关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实用手册的文章
表6-11 中间导柱模架 (续)对角导柱模架 对角导柱模架见表6-12。表6-17 四角导柱模架 (续)注:1.限程器结构和尺寸由制造者确定。......
2023-06-26
表6-3 中间导柱模架 (续)(续)(续)中间导柱圆形模架 中间导柱圆形模架常用于电机行业工位数较小的级进模,其结构和规格尺寸见表6-4。适用于大型制件、精度要求高的多工位级进模。表6-5 四导柱模架 (续)(续)2.滚动导向模架滚动导向模架的特点是导向精度高、运动刚性好、使用寿命长。注:1.最大行程是指该模架许可的最大冲压行程。......
2023-06-26
说明:1)该模具为冲孔、落料等3个工位的级进模结构。为了减少料尾损耗,尤其工位较多的级进模,可采用两个侧刃前后对角排列,该模具就是这样排列的。3)侧刃定距的级进模定位精度较高,生产效率高,送料操作方便,但材料的消耗增加,冲裁力增大。......
2023-06-26
当模具闭合时,卸料板26、压弯凸模16与顶块32在上、下弹簧提供的压力作用下,首先在制件不压弯成形部分产生一定的预压力,随着上模向下运动,压弯变形越来越大,弹簧被压缩的力也越来越大。当弯曲头部时,带料载体部分也被卸料板26及凹模板39紧紧压住,最大限度也限制了头部偏转的可能性,后面的整形工序也采用同样结构。......
2023-06-26
排样图:如图11-36b所示。即工位①冲切侧刃,该侧刃作为粗定距,步距为17mm,侧刃尺寸为17.02mm;工位②内圈工艺切口并冲2×ф3mm导正销孔;工位③空工位;工位④外圈工艺切口;工位⑤空工位;工位⑥首次拉深;工位⑦二次拉深;工位⑧三次拉深;工位⑨冲制件底部齿形孔;工位⑩底部成形;工位落料。5)正常送料导向靠双排共14个浮动导料销完成,各导料销的导向槽离凹模平面保持齐高。......
2023-06-26
尽管多工位级进模有许多特点,但由于制造周期相对长些,成本相对高的原因,应用时必须慎重考虑,合理选用多工位级进模,应符合如下情况:1)制件应该是定型产品,而且需求量确实比较大。多工位级进模用的冲件材料,一般都是带料或条料,料不能太短,以免冲压过程中换料次数太多,导致料头、料尾多,使材料浪费大,生产率也较低。......
2023-06-26
经分析,决定采用一副多工位级进模冲压。因此制定如下解决方案:图7-33 U形支架弯曲件1)按常规设计,U形件的90°弯曲可一次性完成。图7-36 排样图3.模具结构设计图7-37所示为U形支架级进模结构,该模具特点如下:1)步距较大,因此采用伺服自动送料机构传送各工位间的冲裁与弯曲等工作,并用浮动导料销导料。4)快卸圆形凸模设计。在生产中无需把整副模具从压力机上卸下,可在15min内卸下圆形凸模,大大缩短了维修时间。......
2023-06-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