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塑料弹性体增韧机理弹性体增韧的机理很多,目前最成熟的为银纹-剪切带理论。要求加入弹性体的粒度要小,分散要均匀。(二)塑料弹性增韧材料可用于塑料增韧的弹性体很多,按不同方法可分为如下几类。属于此类的弹性体有ACR、MBS、MABS及MACR等。属于此类的弹性体有CPE及EVA等。用于增韧剂的CPE含氯量为30%~45%之间,属于弹性体范围。......
2023-06-26
作者经过多年的总结归纳,将各类树脂常用的增韧剂品种列于表4-57中,供各位读者参考时选用。
表4-57 各类树脂的冲击性能及常用增韧剂
(一) PP增韧配方设计
PP具有价格低廉、来源广、综合性能好等优点,是通用塑料中性能最接近工程塑料的品种。但PP的缺口冲击性能不好,尤其低温冲击强度更低。不对PP进行增韧改性,其应用面会受到很大影响。
可用于PP增韧的材料很多,如橡胶、热塑性弹性体、塑料、茂金属聚烯烃、无机刚性粒子及钠米粒子等。
在具体设计PP增韧配方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PP树脂的选择
①尽可能选用共聚PP,共聚PP韧性明显好于均聚PP,且增韧效果好于均聚PP。
②尽可能选用结晶度低的树脂,低结晶度的PP树脂有利于冲击强度的提高。
③尽可能选择β晶型含量高的PP树脂,这有利于PP韧性的提高;当β晶型PP的含量达到13.6%时,PP的冲击强度最高。
(2)弹性体的增韧效果
①增韧剂品种:各类弹性体的增韧效果顺序为:POE﹥EPDM﹥mPE﹥EOC,其中EPDM是POE出现以前最佳增韧剂,其增韧幅度仅次于POE,其热稳定性非常高。EOC是新开发的乙烯-辛烯共聚物增韧材料,辛烯含量分别为24%、25%、28%;在PP中加入25%EOC后冲击强度由6.8kJ/m2增加到60.1kJ/m2,用其增韧可使PP的冲击强度增加9倍多。
②复合增韧体系:单一材料增韧PP,虽然冲击强度提高了,但对其他性能影响较大。为此,常选用复合增韧,以平衡各方面性能,并可适当降低成本。
③加入量的确定:各种增韧材料对PP的增韧效果都有一个最佳加入量范围,如SBS在15%以下效果好,POE在15%以上效果好。
④弹性体的尺寸:弹性体的粒径小于0.5μm时,增韧效果好。
(3)相容剂的选择:对与PP相容性不好的增韧材料,在设计配方时应加入相容剂,PP常用的相容剂为PP-g-MAH、POE-g-MAH等。加入相容剂后,冲击强度提高幅度明显增大。
(1)POE增韧体系
PP/POE体系增韧幅度最大,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下降幅度小,价格低,耐候性好,流动性佳,热稳定性好,加工性能好,综合效果最优。尤其是加入PP-g-MAH后效果会更好。
目前POE是PP增韧的首选材料,表4-58所示为不同含量POE增韧PP的效果。
表4-58 PP/POE增韧体系性能
POE具有较小的内聚能,较高的剪切敏感性,其表观切变黏度对温度的依赖与PP相近,对PP的增韧效果很好。POE在增韧的同时,可保持较好的其他力学性能,其综合性能好于EPDM,是EPDM的强有力替代品。至于POE哪个牌号好用,美国陶氏公司的POE8150因为辛烯含量高而增韧效果好。
(2)EPDM增韧体系
EPDM(乙烯-丙烯-二烯烃三元共聚物)是PP传统最常用弹性体增韧材料,优点为热稳定性高、与PP相容性好。EPDM对PP的综合增韧效果不如POE,但低温增韧效果要好于POE。两者具有高弹性和良好的耐低温性能,可改善PP的冲击性能和耐低温性能。由于两者结构中都含有丙基,因此与PP的相容性都很好,热稳定性非常高。在5%~30%的含量范围内,随其加入量的增大,体系的冲击强度近似线性迅速增大;但同时,体系的弯曲强度、拉伸强度、热变形温度等明显降低。
(3)SBS增韧体系
SBS对PP的增韧效果不如EPDM,但可用于一般应用场合。研究表明,当SBS的含量在0~10份之间时,冲击强度随加入量增大而增大;超过15份后,反而下降。SEBS是常见的低温冲击改性剂,与许多聚合物的相容性能好,但与极性大的PA、PPO、PBT相容性一般,加入SEBS-g-MAH可改善相容性。如用SBS与PP制成的耐冲击型PP的常温和低温冲击性能分别提高5倍和10倍。具体配方实例如下:
PP:48%; CaCO3:12%; SBS:40%。
此配方的悬臂梁冲击强度为70kJ/m2。
(4)OBC增韧体系
OBC为乙烯/α烯烃的嵌段共聚物,具有比乙烯/α烯烃的无规共聚物POE更高的耐热温度、更高的耐磨性、低的低温压缩变形性能,整体力学性能明显优于POE。但OBC的增韧效率较低,所以,汽车PP材料基本不使用OBC。
(5)BR增韧体系
顺丁橡胶(BR)具有高弹性、良好的低温性能(玻璃化温度-110℃)、耐磨性、耐挠曲性等优点,BR的溶解度参数与PP接近,与PP的相容性好,增韧效果好。当PP/BR为100/15时,其冲击强度提高6倍,脆化温度下降到8℃(下降23℃)。
(1)PE增韧体系
LDPE对PP的增韧效果明显,但却会造成其他力学性能如弯曲模量的迅速下降。因此只能用于以冲击强度要求为主,其他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应用场合。
HDPE在PP中加入量小于10%时,对PP具有刚性增韧效果,即增加冲击性能的同时,其他力学性能又不下降。
LLDPE对PP的增韧效果介于LDPE和HDPE两者之间,加入量以5%~20%为好。
UHMWPE对PP不仅有增韧作用,还可实现原位成纤增强效果。以PP 1330为例,加入10%的UHMWPE增韧时,其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高3.5、1.5和2.5倍。
(2)EVA增韧体系
EVA在增韧PP的同时,还可提高伸长率、熔体流动指数和表面光泽。所选用的EVA中VA的含量为14%~18%之间。用20%EVA-15增韧PP,其冲击强度提高12倍之多,刚性下降幅度小,其成本又低于弹性体或橡胶增韧PP,综合性能优于PP/EPDM体系。
(3)PA6增韧体系
PP/PA6共混体系可改善两者本身固有缺点,使材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选取15%PA6加入PP中,可使其冲击强度提高50%,拉伸强度下降13.8%;如再加入5%PP-g-MAH作为相容剂,其冲击强度可提高113%,拉伸强度下降2.7%。
(4)mPE增韧体系
mPE具有非常低的玻璃化温度,而且断裂伸长率很大,非常适合于PP的增韧改性。PP/mPE为新型增韧体系,其低温韧性改善明显,加工性又好。
mPE对PP有较好的增韧效果,在PP中加入40%mPE,于-30℃下的缺口冲击强度超过纯PP的20倍,约为同质量份数EPDM增韧效果的9倍。另外还发现,用mPE增韧PP,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拉伸永久变形、压缩永久变形和蠕变变形,卓越的低温性能和加工性能,成为EPDM的强有力竞争者。
(5)液体石蜡增韧体系
PP+15%液体石蜡(26#),冲击强度增加到229J/m。PP+15%液体石蜡(26#)+0.6%纳米二氧化硅,冲击强度达到312J/m。
(1)树脂刚性增韧
具体有PC、PA6、PA66、LCP等为刚性增韧剂。例如在PP中加入20%PA6和PP-g-MAH,冲击强度由纯PP的19kJ/m2增加到48kJ/m2。
(2)纳米无机填料刚性增韧
纳米碳酸钙可以起到成核的作用,细化PP的球晶尺寸,增加β晶的含量,从而提高PP的冲击强度。纳米粒子增韧的优点为加入量少,对其他性能影响小或同步提高。具体应用实例如下:
用溶液法制备含4%纳米二氧化硅的PP,冲击强度提高8倍,拉伸强度提高43%。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当纳米二氧化硅的含量达到2份时,缺口冲击强度提高90%。
在PP中加入5%的蒙脱土和3%的PP-g-MAH,其缺口冲击强度可提高120%,而拉伸强度只降低5%。
PP中加入5%有机蒙脱土和PP-g-MAH,缺口冲击强度提高120%,拉伸强度仅下降5%。
PP中加入2份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提高90%,拉伸强度提高10%。
PP中加入4%纳米碳酸钙时,冲击强度达到5.18kJ/m2。
PPR/SBS中加入8%纳米碳酸钙时,冲击强度达到59.14kJ/m2。
(1)弹性体/塑料复合
弹性体与PP共混虽具有优良的冲击强度,但刚性、强度和热变形温度等性能损失较大,且成本提高明显。为了改善力学性能和降低成本,在弹性体/PP增韧体系中,加入塑料形成弹性体/塑料/PP三元共混体系,在增韧的同时保持刚性不变或增大。在三元体系中最常用的为塑料为HDPE和LLDPE,具体实例如PP/SBS/HDPE、PP/EPR/HDPE、PP/EPDM/LLDPE、PP/HDPE/BR(100/15/15)、PP/PS/mPE、PP/PS/SBS等。PP/HDPE/BR三元增韧体系,当比例为100/15/15时,不但韧性好,还具有高的拉伸强度和挠曲强度。
(2)弹性体/无机材料复合
①PP/硫酸钡/硅酮复合体系:
PP(S700):75%;硅酮:变量;硫酸钡(800目):25%。
加工工艺:双螺杆挤出机造粒,注塑样品条,测试的具体性能见表4-59所示。
表4-59 PP/硫酸钡/硅酮复合体系相关性能
②PP/碳酸钙/硅酮复合体系:
PP(S700):70;硅酮:变量;碳酸钙(800目):30。
加工工艺:双螺杆挤出机造粒,注塑样品条,测试的具体性能见表4-60所示。
表4-60 PP/碳酸钙/硅酮复合体系相关性能
从表4-60中可以看出,硅酮含量在1.5%时冲击强度和流动性最好。
(3)弹性体之间复合
PP/SBS/BR三元共混体系的协同效果显著,比单一PP/SBS或PP/BR增韧效果好得多。
(二) PVC增韧配方设计
PVC用之于硬制品时首当其冲的问题为韧性差,制约其作为结构材料,所以PVC硬制品必须进行增韧改性处理。
PVC的增韧改性可添加弹性体和非弹性体材料,效果较好的增韧剂有CPE、ACR、EVA、MBS、NBR、EPDM、NR、SBR、ABS、PE、AS、PS、PMMA、超细碳酸钙及钠米粒子等。
①PVC/NBR:NBR中含有大量的极性键,表现出强极性,与PVC的相容性非常好。将PVC与NBR在150℃下机械共混,即使没加入交联剂,也能形成部分交联网络,使复合体系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当NBR加入25份时,体系的韧性好。粉状NBR的增韧效果好,在PVC中加入10份,其摆锤缺口冲击强度达71kJ/m2。
②PVC/SBR:SBR与PVC的相容性不好,不能直接应用,应对SBR进行接枝改性制成粉末状SBR。在PVC中加入10份时,冲击强度增加到85~100kJ/m2。
③PVC/NR:在PVC中加入粉末NR仅5份时,PVC的冲击强度为64.3kJ/m2,比纯PVC提高15倍。
④PVC/EPDM:EPDM为非极性聚合物,与PVC的相容性差,加入第三组分硫醇类化合物作为增容剂,其一端与PVC接枝,另一端与EPDM缠绕。
①PVC/CPE增韧体系,当CPE的含氯量36%时,与PVC的相容性好,在PVC中加入8%~10%时,冲击强度增大近4倍。
②PVC/MBS两者的溶解度参数接近,加之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很好,且不影响制品的透明性。在PVC中加入MBS12%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增大8倍以上。
③PVC/ACR体系不仅使冲击强度提高13倍,还可改善加工流动性。
④PVC/PDMS,PDMS为含有硅的高分子化合物,与PVC相容性差,需加入交联剂二乙烯基苯以提高相容性。
⑤PVC/PBSM,PBSM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元共聚物,与PVC的相容性良好。
①PVC/ABS的溶解度参数接近,是典型的合金材料。当ABS加入30份时,悬臂梁冲击强度提高近10倍。在PVC/ABS共混体系中加入第三组分如CPE、ACR、PMMA、CPVC等,可更有效地提高韧性。
②PVC/EVA增韧体系,在PVC中加入EVA-45仅7.5%,体系的冲击性能最佳,其他性能也较好。EVA在增韧同时,还可改善耐候性,适用于户外制品。
③PVC/LLDPE,以氢化聚丁二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接枝物为相容剂。
有机刚性增韧的PVC体系必须进行事先预增韧,使其具有一定的韧性。例如,PVC/CPE/PMMA(100/15/3),加入PMMA后体系的分散性改善,促进CPE网络的形成和细微均匀化,协助吸收体系的冲击能,冲击强度提高25倍。再如,PVC/CPE/AS(100/10/5)体系的冲击强度为952.7J/m。此外,还有PVC/CPE或ACR/PP体系。
在进行一定预增韧体系中加入优化处理的无机材料,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冲击强度。举一具体配方实例如下:
PVC:100; 1.36μm碳酸钙:10; CPE:10。
注:碳酸钙用NDZ/ON-337大分子复合偶联剂处理,NDZ为烷氧焦磷酰氧基钛酸异丙酯,ON-330为端唑啉聚醚。
此配方的简支梁冲击强度为46.3kJ/m2。
在PVC中加入30nm碳酸钙时,缺口冲击强度增加3倍以上,拉伸强度增加1倍以上。
CPVC的脆性比PVC还要大,更有增韧改性的必要性。CPVC的增韧改性为:CPE加入6份,EVA加入5份,ACR加入6份。
具体有:PVC/弹性体/纳米碳酸钙、PVC/CPE包覆纳米碳酸钙、PVC/POE包覆纳米碳酸钙、PVC/羟基丁腈胶包覆纳米碳酸钙、PVC/MBS包覆纳米碳酸钙等。
(三) PE增韧配方设计
PE本身的韧性较好,只在特殊应用场合才需要增韧。
PE的弹性体增韧为HDPE用LDPE和mPE,LLDPE、LDPE用mPE、POE、EPDM、EVA、COC、NBR、SBS等。例如,HDPE/EVA按80/20比例混合后,冲击强度提高6倍之多。需要提及的是,如果采用橡胶进行增韧,最好加入PE-g-MAH相容剂,以提高两者相容性。
PE的刚性增韧采用纳米无机材料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蒙脱土、碳化硅和氮化硅等和刚性高的树脂如PET、PA6等,在这里举几个刚性增韧HDPE配方实例。
(1)配方1:
HDPE:89%; DCP:7%; 0.1μm碳酸钙:3%; HDPE-g-MAH:1%。
此配方的缺口冲击强度为12.3kJ/m2。
(2)配方2:
HDPE:67%; NDZ:1%; 3.3μm碳酸钙:30%; ON-330:2%。
此配方的简支梁冲击强度50.6kJ/m2。
(3)配方3:
LDPE:95%;纳米碳化硅:5%。
此配方的冲击强度比村LDPE提高200%。
(四) PS增韧配方设计
PS的冲击性能比PP还要差,是一种十分脆的材料,增韧改性是必需的。
PS可选用的弹性体增韧剂有:SBS、SEBS、ABS、EPR、K胶、顺丁胶及丁苯胶等。其中,SEBS的增韧效果大于SBS,当两者都加入15份时,SEBS的常温冲击强度为28.3kJ/m2,-40℃低温冲击强度为15.35kJ/m2;SBS的常温冲击强度为23.0kJ/m2,-40℃低温冲击强度为12.6kJ/m2。但综合考虑,PS最常用的弹性体为SBS。
PS可以的刚性增韧剂为无机纳米材料和稀土材料,具体如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酸钙、纳米氧化铝等。
PS增韧具体配方如下:
(1)PS/稀土增韧体系
PS:96.2%;有机钕化物:3.8%。
冲击强度提高73%。
(2)PS/纳米氧化铝增韧体系
PS:85%;纳米氧化铝:15%。
冲击强度提高3倍。
(3)PS/ABS增韧体系
PS:80%; SBS:20%。
冲击强度提高9倍。
(4)PS的透明增韧体系
①PS+K胶(日本信越产效果好),增韧幅度小。
②PS+透明油(为磷酸酯类增韧剂),增韧幅度小。
(五) PA增韧配方设计
PA的常温冲击性较好,但低温冲击性不好,所以PA的增韧改性主要为低温增韧。
PA要选用黏度低的牌号,如相对黏度为2.2的PA66和相对黏度为2.7的PA66。
不同增韧材料对PA的增韧效果不同,尤其以接枝聚合物的增韧效果最佳,各类接枝聚合物的具体增韧效果见表4-61。
表4-61 PA66/30%不同增韧剂的增韧效果
增韧效果大小次序如下:POE-g-MAH>EPDM-g-MAH>EPRg-MAH>SEBSg-MAH>LDPE-g-MAH>PP-g-MAH。
同一种增韧剂接枝不同的官能团,增韧效果也不同,具体见表4-62所示:
表4-62 POE-g-MAH、POE-g-GMA对PA6增韧性能比较
从表4-62中可以看出,POE-g-GMA的冲击效果最好,比POE-g-MAH高出80%之多。
非接枝聚合物的增韧材料有:POE、EPDM、EPR、SEBS、ABS、LDPE、EVA及MBS等。
HDPE、UHMWPE、PP等聚烯烃增韧体系,直接加入因相容性不好,增韧效果很差;加入马来酸酐接枝后,增韧效果很好,直接用接枝聚合物效果更好。例如,PA6中加入30%PP-g-MAH,可获得超韧尼龙。再如,PA6/HDPE/HDPE-g-MAH为75/15/10比例时,缺口冲击强度可以达到23.2kJ/m2。
刚性增韧可以用氧化钕、玻璃微珠,纳米二氧化硅等。例如在PA6中加入0.2%的纳米二氧化硅,缺口冲击强度由10.2kJ/m2提高到23.2kJ/m2,拉伸强度由65MPa提高到67MPa,断裂伸长率由52%提高到228%。
(1)POE/POE-g-MAH
PA6:75%; POE:18%; POE-g-MAH:7%。
缺口冲击强度达到86.8kJ/m2。
(2)PA/稀土增韧体系
PA:85%;氟碳铈:15%。
冲击强度提高60%左右。
(3)PA/纳米黏土
PA:95.8%;纳米黏土:4.2%。
冲击强度增加1倍左右。
(4)PA/EPDM/SMA
PA:68%; SMA:10%; EPDM:22%。
冲击强度提高15倍。
(5)PA的其他增韧配方
PA6加入30%POE-g-MAH,缺口冲击强度达到1150J/m。
PA6加入30% EPDM-g-MAH,缺口冲击强度达到1130J/m。
PA6/PE/PE-g-OXA(唑啉)的配比为75/15/10时,缺口冲击强度为23.2kJ/m2。
PA6/UHMEPE/HDPE-g-MAH比例为80/20/20时,缺口冲击强度提高1.6倍。
PA6/SEBS/SEBS-g-MAH配比为80/15/5冲击强度可达到92.6kJ/m2。
PA6/ABS/硫亚氨化丙烯酸聚合物,当ABS的加入量为40%时,室温缺口冲击强度可达到940J/m。
(六) POM增韧配方设计
POM结晶度高,且多为尺寸较大的球晶,受到冲击时容易形成应力集中点,导致POM对缺口敏感,缺口冲击强度低,仅为8kJ/m2。
POM的分子链中没有可反应的官能团或侧基,分子呈弱极性,与大多数增韧剂的相容性能差,因此POM的增韧问题仍是一大难题,目前主要以TPU为主。
TPU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增韧材料,可有效地改善POM的韧性和对缺口敏感性,也是目前唯一实现产业化生产的增韧材料。
TPU与POM共混时可形成氢键,使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容性。为了进一步提高两者的相容性,可从POM和TPU两个材料入手。
(1)POM改性
POM本身的改性是在其末端上引入可反应官能团如羟基、羧基等,这样就会同TPU发生反应,提高相容性能。普通的POM/TPU(88/12)的缺口冲击强度仅为12.5kJ/m2,而采用末端含羟基和羧基的POM/TPU(88/12)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20.6kJ/m2。
(2)TPU改性
TPU的种类不同,其增韧效果也不同,如聚酯型TPU的增韧效果好于聚醚型,当加入量为25%时,冲击强度最大。尤其是聚己内酯共聚酯型TPU增韧的POM,综合力学性能最好。
如马鞍山市天润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改性热塑型聚氨酯PU562,就具有很好的增韧效果,具体见表4-63所示。
表4-63 POM/PU562增韧体系的性能
注:配方POM+PU563+热稳定剂1.5%(抗氧剂245/抗氧剂168/双氰胺=3/3/4)。
(3)加工温度
加工温度也影响POM/TPU的增韧效果,加工温度为190℃时,增韧效果最好。以POM/TPU(90/10)为例,其缺口冲击强度达到14.4kJ/m2,比POM/TPU(88/12)还要高。
举一个超韧POM配方:
POM(含有醋酸酯封端):60%; TPU(己二酸/1, 4—丁二醇/4, 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0%。
相关性能:缺口冲击强度1280J/m。
可用于吹塑成型。
(1)SEBS-g-MAH
POM/TPU/SEBS-g-MAH(55/40/5)体系达到超韧的水平,缺口冲击强度达到50kJ/m2。
(2)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POM/TPU/MDI(85/15/3)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257J/m,而不加MDI的POM/TPU(85/15)缺口冲击强度仅为97J/m.。
对于POM/TPU/碳酸钙(85/15/3.75)体系,采用一步法加工工艺缺口冲击强度达到9kJ/m2,而采用二步法加工工艺则缺口冲击强度达到24kJ/m2。
另外几个配方实例如下:
配方1:
POM(M90):85%; CaCO3(80nm):5%; TPU:10%。
此配方的具体性能如表4-64所示。
表4-64 POM/TPU/CaCO3体系相关性能
配方2:
POM(M90):87.8%;二氧化硅(30nm):2%;TPU(1095AEU):20%;KH-550:0.2%。
此配方的相关性能见表4-65所示。
表4-65 POM/TPU/SiO2体系与纯POM性能比较
采用AN含量为26%的NBR效果好,如加入相容剂热塑性PFR(聚全氟橡胶),增韧效果更好。例如,POM/NBR/PFR为69/40/5比例时,缺口冲击强度达到370J/m。
举一个NBR增韧POM实例:
POM:60%; NBR(含40%CN):40%。
相关性能:缺口冲击强度193J/m,拉伸强度22MPa。
GNBE为丁二烯与丙烯腈的乳液共聚物,POM/GNBE比例为60/40时,缺口冲击强度为20.5kJ/m2。当加入相容剂PFR时,冲击强度会大幅度提高,例如POM/GNBE/PFR为(80/20/6)时,缺口冲击强度达到21.6kJ/m2。
(1)COPA
PA中增韧效果最好的为三元共聚PA(COPA),其具体组成为PA6/66/1010=10/20/70,熔点为155~175℃,为目前发现的POM最有效的增韧剂,可使POM最大冲击强度达到115kJ/m2,提高幅度达85%。其他优点为加入量仅为2%,对其他性能影响小。COPA不同加入量对POM冲击强度影响见表4-66所示。
表4-66 不同COPA加入量对POM冲击性能的影响
COPA增韧的具体原理为:COPA用量小于4%时,其自身不能结晶,且与POM分子间存在一定的氢键作用,可大幅度提高POM的冲击强度;当COPA用量大于5%时,其自身结晶,导致与POM相分离,使POM的冲击强度迅速下降。
具体增韧配方实例如下:
POM(M90-44):98%; COPA:2%。
加工条件:先在165~170℃温度下双辊塑炼5min,加入模压机中于140℃温度下压制1min成样条。
相关性能:冲击强度118kJ/m2,比纯POM提高82%,拉伸强度60MPa。
(2)PA12
PA12是PA中增韧POM较好的品种,具体实例如下:
POM:95%; PA12:5%。
相关性能:缺口冲击强度15.5kJ/m2,比纯POM提高2.3倍,拉伸强度56.5MPa。
7.POM/LDPE增韧体系
(1)POM/LDPE
LDPE加入4%时,可使POM最大冲击强度达到75kJ/m2,提高幅度达21%。LDPE不同加入量对POM冲击强度的影响见表4-67。
表4-67 LDPE不同加入量对POM冲击强度的影响
LDPE增韧的具体原理为:LDPE的用量小于4%时,LDPE均匀分散在POM中,起到转移能量的作用,提高POM的冲击强度;当LDPE的用量大于4%时,LDPE在POM的基体中分散颗粒大且不均匀,导致POM的冲击强度下降。
(2)POM/LDPE/EVA
在POM/LDPE增韧体系中加入EVA,主要起到相容剂的作用。当EVA加入1%时,增韧效果最好,可使POM最大冲击强度达到95kJ/m2,提高幅度达53%。在POM/LDPE(4%)中不同EVA加入量对POM冲击强度的影响见表4-68。
表4-68 不同EVA加入量对POM冲击强度的影响
(1)POM/HDPE
单一HDPE增韧POM的提高幅度略小于LDPE,仅为70kJ/m2,提高幅度为13%;但加入量小,仅为2%。HDPE不同加入量对POM冲击强度的影响见表4-69。
表4-69 HDPE不同加入量对POM冲击强度的影响
HDPE增韧的具体原理同LDPE。
(2)POM/HDPE/EVA
在POM/HDPE增韧体系中加入EVA,主要起到相容剂的作用。当EVA加入1.25%时,增韧效果最好,可使POM最大冲击强度达到78kJ/m2,提高幅度达26%。在POM/HDPE(4%)中不同EVA加入量对POM冲击强度的影响见表4-70。
表4-70 不同EVA加入量对POM冲击强度的影响
(3)POM/HDPE紫外光辐射处理
对POM/HDPE增韧体系,为改善两者的相容性,先将HDPE制成薄膜,用1000W的紫外光照射若干小时后,在HDPE分子链上引入C═O基团,以提高HDPE的极性,增大与POM的相容性,然后再与POM共混,增韧效果好。HDPE紫外光照射时间对POM/HDPE增韧体系的影响具体见表4-71。
表4-71 HDPE紫外光照射时间对POM/HDPE增韧体系的影响
POM(F30-03):95.85%;NDZ-201(偶联剂):0.08%;铁粉(140nm):4%;TAS-2A(分散剂):0.07%。
此配方的冲击强度提高4.6kJ/m2。
(七) PPS增韧配方设计
PPS为刚而脆的材料,加上其结晶中的球晶尺寸比较大,导致冲击性能十分不好,未添加任何材料的纯PPS缺口冲击强度只有3.2kJ/m2。PPS的冲击性能仅好于PET、PES、POM,不如PC、PA66、PPO、PEEK、PSF和PEI好,因而PPS在大多数应用场合下都需用进行增韧改性,方能使用。
(1)PPS+玻璃纤维
此改性方法的优点为刚韧同时增加,但是冲击强度增加幅度小。
随着玻璃纤维的加入,PPS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都迅速增加。其中冲击强度在玻璃纤维含量达到40%时最大,再增加则开始下降;但拉伸强度随着玻璃纤维的加入量增大而一直上升。具体见表4-72。
表4-72 不同玻璃纤维含量PPS的性能
玻璃纤维进行偶联处理或加入适当的相容剂,可提高改性效果。
(2)PPS+玻璃纤维+其他树脂
冲击强度增加幅度小,具体配方实例如下:
配方1:
PPS:100;GF:40;PA66:20;环氧树脂(CYD-012):2。
相关性能:缺口冲击强度14kJ/m2,拉伸强度154MPa。
配方2:
PPS/PPO/30%玻璃纤维,此配方缺口冲击强度可达到110J/m、无缺口冲击强度达到600J/m。
(3)PPS+玻璃纤维+弹性体
冲击强度增加幅度大,但拉伸强度严重下降。常用的弹性体为核壳聚合物如ACR、MBS等;为改善与PPS的相容性,常用接枝改性弹性体如POE-g-MAH、EPDM-g-MAH;耐热弹性体如PTEE、NBR、有机硅和有机氟等。
配方:
PPS:68%; KT-20:12%; GF:30%。
KT-20为SEBS-g-MAH,此配方的缺口冲击强度18.2kJ/m2。
(4)PPS+玻璃纤维+弹性体+相容剂
加入相容剂后,弹性体与PPS的相容性提高,因此冲击强度增加幅度大,但拉伸强度严重下降。
PPS:100;POE-g-MAH:5;GF:40;环氧树脂(CYD-012):2。
相关性能:缺口冲击强度17kJ/m2,拉伸强度150MPa。
(5)PPS+玻璃纤维+弹性体+刚性增韧材料
此类配方的冲击强度增加幅度大,同时拉伸强度也增加。例如,PPS/GF/PS比例为49/39/21,缺口冲击强度11.26kJ/m2。再如,PPS/GF/PS/弹性体比例为52/40/5.7/2.3,缺口冲击强度12.96kJ/m2。
①PPS/PA:可用的PA有PA6、PA66、PA11、PA12,两者的相容性很好,可按任何比例共混,具有很高的韧性,具体如表4-73所示。
表4-73 不同PA含量的PPS/PA体系的性能
②PPS/PC:当PC含量达到45%时,缺口冲击强度可以达到53J/m。
③PPS/PPO:当PPO含量达到50%时,缺口冲击强度可达到60J/m,无缺口冲击强度达到250J/m。
用KH-550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纳米二氧化硅加入PPS中3%,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由纯PPS的2.2kJ/m2提高到2.8kJ/m2。在PPS中加入3%的LDPE接枝纳米二氧化硅,悬臂梁冲击强度由纯PPS的27kJ/m2提高到85kJ/m2,比纯PPS提高270%。
在PPS中加入20%的高岭土,悬臂梁冲击强度由纯PPS的27kJ/m2提高到46kJ/m2。
(八)其他树脂增韧配方设计
增韧材料以各类弹性体增韧材料的接枝聚合物为主,具体如SBR-g-MAH、SEBS-g-MAH、BA-MMA、E-MMA、PB-g-AS及LDPE-g-MAH。MBS(E920)对PBT、PET、PC、PC/ABS合金具有很好的高低温增韧作用,分散效果好,不影响流动性。杜邦Elvaloy PT862不仅增韧,对其他性能影响小,如拉伸、硬度和耐热性。在纯PBT中加入15%的PT862,悬臂梁冲击强度提高10~12倍,拉伸强度和硬度保留80%以上。在含有30%玻璃纤维的PBT中加入10%的PT862,常温悬臂梁冲击强度提高2倍,低温提高4倍以上,拉伸强度保留90%,弯曲模量保留75%。也可以为LDPE、LLDPE、PC等单一树脂。
具体配方实例如下:
①增韧PBT:
PBT:70%; PB-g-AS:30%。
②增韧PET:
PET:96.8%; LCP:0.2%; LLDPE:3%。
③超韧PET:
PET:75%;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20%;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锌盐(含锌8%):5%。
④PET:
PET:80%; SEBS-g-MAH:20%。
冲击强度提高7倍之多。
⑤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OE-g-GMA)为PBT的高效增韧剂,与5%POE-g-MAH增韧PBT的效果比较如表4-74所示。
表4-74 POE-g-MAH、POE-g-GMA对PBT增韧性能比较
⑥ACR-g-GMA(GMA含量3%)在PBT中增韧效果见表4-75所示。
表4-75 不同ACR-g-GMA含量对PBT性能的影响
此外如PET与SBR-g-MAH共混,当SBR-g-MAH的含量为15份时,冲击强度提高2.5倍。在PET中加入1%SEBS-g-MAH,冲击强度大幅度提高。
PC的韧性本身在热塑性塑料中最好,常温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可以达到60kJ/m2。但在某些特殊需要的场合,往往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其韧性。PC常用的增韧剂为具有核壳结构的树脂具体如ACR、MBS等,其他可用增韧剂有EVA、ABS、HDPE、LDPE、UHMEPE、氟橡胶、丙烯酸酯橡胶、丁苯橡胶及丁腈橡胶等。
美国陶氏公司2012年推出的PARALOIDTMEXL-2390牌号增韧剂,为丙烯酸酯类核壳结构物质,用于PC及其合金PC/ABS的增韧,优点为低温韧性、耐老化性好于MBS。
PC的具体配方设计实例如下:
①增韧增强PC:
PC:65%; EVA:7%; HDPE:8%; GF:20%。
②ABS增韧PC:
PC:100;丁基橡胶:2;ABS:30。
③PC:
此配方的冲击强度提高6倍。
④PC:
PC:90%; LDPE:5%; EVA:5%。
此配方的缺口冲击强度75kJ/m2,拉伸强度55MPa。
⑤PC:
PC:90; MBS:10。
此配方的冲击强度提高3倍。
⑥PC:
PC:100; HDPE-g-MAH(GMA):6; UHMWPE:4。
此配方的冲击强度62kJ/m2。
(1)高胶粉
含丁二烯60%~80%的ABS称为高胶粉,其中沙特的沙比克的338牌号高胶粉中丁二烯含量高达80%,是ABS的最佳增韧剂。
(2)CPE
其阻燃效果略低于高胶粉,对阻燃体系有协同作用,缺点为略微降低增韧ABS的热变形温度。
(3)EVA或EVA-g-MAH
对于ABS阻燃配方,加入10%的EVA-g-MAH,冲击强度可提高35%。
PSF本身的冲击强度相当高,但其致命的缺点为缺口冲击强度相当低。为此,制品设计必须与缺口相关时,需要增韧处理。PSF可用的增韧剂有ABS、EPR、MBS、EVA及LDPE等。具体配方实例如下。
①配方1:
PSF:80%; MBS:20%。
②配方2:
PSF:82%; LDPE:3%; ABS:15%。
③配方3:
PSF:95%; EPR:5%。
凡是可与苯乙烯共混的弹性体都可用于PPO的增韧改性,具体常用SBS、SBS-g-MAH、SEBS、SEBS-g-MAH等。例如,按PPO/SEBS-g-MAH(85/15)配制时,冲击强度达到93.1kJ/m2。
对应弹性体增韧主要选择高胶粉、ACR、MBS等,而对于刚性增韧主要选择K胶、MS等。
(1)E-MAH-GMA增韧PLA
E-MAH-GMA为乙烯、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嵌段共聚物,表4-76为不同含量E-MAH-GMA加入PLA的性能。
表4-76 不同含量E-MAH-GMA/PLA的性能
续表
(2)POE-g-GMA(接枝率0.75%)增韧PLA
不同含量POE-g-GMA/PLA的性能如表4-77所示。
表4-77 不同含量POE-g-GMA/PLA的性能
有关塑料配方设计的文章
(一)塑料弹性体增韧机理弹性体增韧的机理很多,目前最成熟的为银纹-剪切带理论。要求加入弹性体的粒度要小,分散要均匀。(二)塑料弹性增韧材料可用于塑料增韧的弹性体很多,按不同方法可分为如下几类。属于此类的弹性体有ACR、MBS、MABS及MACR等。属于此类的弹性体有CPE及EVA等。用于增韧剂的CPE含氯量为30%~45%之间,属于弹性体范围。......
2023-06-26
(一) PP增强配方实例PP树脂最好选用乙烯含量为3%~15%乙丙共聚物,主要考虑保持较好的韧性。此配方的拉伸强度为90MPa。表4-27 30%长、短玻璃纤维增强PP和PA6的性能对比长玻璃纤维增强PP的配方设计原则:①纤维品种:长玻璃纤维选择要好,目前以进口玻璃纤维为主。接枝PP加入5%后,拉伸强度提高50%~100%,模量提高20%~70%。PP/碳酸钙晶须增强配方PP:79%;碳酸钙晶须:20%;偶联剂:1%。下面以PA66玻璃纤维增强增韧配方为例,具体说明其改性效果。......
2023-06-26
(一)塑料刚性增韧的机理传统的塑料增韧为在树脂中共混弹性体材料如热塑性弹性体和橡胶等,其增韧效果十分显著。用刚性材料增韧塑料,是在20世纪末才开发出的一种全新的改性方法。被誉为一种“两全其美”的改性方法,即在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的韧性的同时,对复合材料的其他原有优良性能同步提高或虽不提高但下降幅度很小。刚性增韧材料英文简称RF,可分为有机刚性增韧材料和无机刚性增韧材料两类。......
2023-06-26
配方中的内、外润滑剂的组合称为润滑体系。润滑体系中内、外润滑剂的平衡在配方设计中最难掌握,内润滑剂加入过量会使制品塑化质量较差,而外润滑剂过量除在定径套及口模处析出外,严重时还会影响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此外,还应调整或挑选技术素质相对较好的操作人员进行配方试验,配方设计人员必须到生产现场亲自指导并了解试验的全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配方及工艺,以达到最佳效果。......
2023-06-28
其主要目的是未经交联的热固性树脂强度十分低,制成制品后应用范围受到限制。所以说,热固性树脂的加工过程实质为树脂发生交联反应,提高制品强度的过程。为使热固性树脂在加工中交联反应得以发生,往往需要在纯热固性树脂中加入交联剂及固化促进剂等。......
2023-06-26
塑料的黏度改性分为两种情况,绝大多数情况需要降低树脂的黏度,以增加流动性,如大尺寸薄壁注塑产品。尤其是在热固性树脂和PPS树脂的加工配方设计中,加入交联剂是必需的,否则其黏度不能适合于塑化加工。目前,剪切增黏材料主要用于人体防穿刺材料、石油增黏剂和阻尼材料等。(二)降低塑料黏度改性增塑剂是PVC最有效的黏度改性剂,在PVC中加入增塑剂以降低加工温度,提高整体流动性。......
2023-06-26
塑料的原位复合为在树脂中共混刚性棒状液晶聚合物。原位复合增强配方的具体设计如下。在原位复合材料中,LCP的加入量存在一个临界值,此时LCP可容易形成微纤。几种TLCP原位复合材料的性能见表4-26所示。表4-26 几种TLCP原位复合材料的性能PPY(聚吡咯)/PPTA分子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由纯PPY的23MPa提高到60.1MPa,断裂伸长率由3%提高到72%。PA11/PPBT原位复合材料配方PA11:75%; PPBT:25%。其他原位复合增强的实例有:PA6/PPTA、PVC/PPTA及ABS/PTTA等。......
2023-06-26
摩阻性塑料复合材料摩擦因数的大小,显示其制动和传动能力的强弱。摩擦因数的正常恢复性是指摩阻性塑料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在高温、高速、吸湿等情况下发生衰退后,在正常情况下迅速恢复到正常值的性能。不能恢复或恢复不好会使摩阻性塑料复合材料丧失其使用性能。(二)塑料摩阻改性配方组成黏接性树脂的作用为将增强剂和摩擦性能调解剂黏合在一起,赋予复合制品一定的强度,保证其可加工性能。......
2023-06-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