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的黏度改性分为两种情况,绝大多数情况需要降低树脂的黏度,以增加流动性,如大尺寸薄壁注塑产品。尤其是在热固性树脂和PPS树脂的加工配方设计中,加入交联剂是必需的,否则其黏度不能适合于塑化加工。目前,剪切增黏材料主要用于人体防穿刺材料、石油增黏剂和阻尼材料等。(二)降低塑料黏度改性增塑剂是PVC最有效的黏度改性剂,在PVC中加入增塑剂以降低加工温度,提高整体流动性。......
2023-06-26
塑料在加工过程中因为水的作用导致相对分子质量下降的过程叫水解。非极性自由基聚合的烃类聚合物如PE、PP、PS等对水比较稳定,但极性聚合物如尼龙、PC、PU、PET、PBT等通过缩聚反应生成的聚合物则对水很敏感,究其原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的酰胺基、酯基、脲基、缩二脲基、氨酯基、醚基、氨基甲酸酯基等高极性基团。极性基团在水的存在和室温条件下,水分与极性基团形成氢键,削弱了聚合物自身的氢键,降低原有的物理机械性能,这种作用是可逆的,水分除去后,性能可以得到恢复。极性基团在水的存在和高温条件下,水与分子结构中的极性基团发生反应,引起大分子链的水解降解,这种作用是不可逆的。
不同类型极性基团的水解稳定性强弱是不同的,并按以下顺序递减,醚基>氨基甲酸酯基>脲基>缩二脲基>酯基。聚合物的水解过程为:水解生成了端羧基、端羟基和端氨基化合物,其中端羧基化合物进一步电离出H+,可以催化聚合物的进一步降解,属于自动催化反应,结果是水解一旦发生,降解就会很快进行,导致塑料性能迅速下降,宏观上的表现为制品光洁度、强度、弹性和硬度大幅度下降。
目前防止塑料水解的方法有:添加水解稳定剂、降低树脂的含水量、添加吸水剂等。
(一)添加水解稳定剂
防止聚合物水解的有效办法为加入水解稳定剂或称为抗水解剂,它能有效地捕捉水解产生的羧基,生成稳定的无害化合物,阻止水解反应进一步发生。常用的水解稳定剂有单(多)碳化二亚胺、唑啉类化合物、环氧化合物等。
含有官能团—N═C═N—的化合物为碳化二亚胺,分为含有一个官能团的单碳化二亚胺和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碳化二亚胺。单(多)碳化二亚胺防止水解的原理为与水解产物端羧基化合物反应,最后生成稳定的酰脲化合物。
单碳化二亚胺在常温下为亮黄色至棕色液体或结晶固体,可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氯苯、二氯甲烷等,但不溶于水,其优点为反应活性高、效率高。代表品种为德国拜尔公司的Staboxol-1,具体结构为二(2,6-二异丙基苯基)碳化二亚胺,它在PU、PET易迁出,开发的新品种4-取代基Staboxol-1相容性好。例如,在80℃的水中除了42d后,TPU中不加水解稳定剂、加Staboxol-1型水解稳定剂和加4-取代基Staboxol-1水解稳定剂的拉伸强度保持率分别为0%、64%和83%。
多碳化二亚胺常温为黄色至棕色片状粉末,与塑料的相容性好。代表品种为德国拜尔公司的Staboxol-P,它以1,3,5-三异丙基苯-2,4-二异氰酸酯缩合、并以2,6-二异丙苯单异氰酸酯封端。德国莱茵化学(朗盛集团子公司)工程塑料部推出新一代Hycasyl水解稳定剂系列产品,主要用于PU树脂;另一个品种为活性抗水解剂Stabaxol P,可用于所有包含酯键或通过聚合作用合成的聚合物,如PET、PBT、PU、TPU、TPEE、PA和EVA等。此外,还有北京金源化学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抗水解稳定剂(Stabilizer7000)、台湾双键化工的抗水解剂Chinox AH系列。多碳化二亚胺的用量一般为0.5%~2%。
唑啉是一种带有双键的五元含氮杂环化合物,具体有2-
唑啉、3-
唑啉、4-
唑啉等,其中以2-
唑啉化学性能最活泼,应用最广泛。2-
唑啉类化合物包括单2-
唑啉和双2-
唑啉。聚合物水解时,2-
唑啉与水解产物羧酸反应形成稳定的产物,从而阻止水解继续产生。
2-唑啉化合物相当活泼,在一定温度下可与羧酸、酸酐、氨基、环氧基等反应,因此可以作为扩链剂,用于PET和PLA等含有酯基的聚合物中,进行增黏改性。例如在PET中加入2-
唑啉化合物,其特性黏度可由0.65dL/g提高到0.91dL/g,相对分子质量由18100提高到27200。PLA纺织物在染色时产生水解导致拉伸强度下降,加入2-
唑啉化合物后经过120℃稳定处理30min,PLA纤维的拉伸强度保存率为95%。
2-唑啉化合物因化学性质活泼,可以用于聚合物合金的相容剂,改善不相容聚合物的相容性。
由于环张力的存在,环氧化合物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对酸和亲核试剂都很敏感,可与卤化氢、水、醇、胺等多种试剂发生开环反应。环氧化合物水解稳定剂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缩水甘油醚类环氧化合物,品种有苯基缩水甘油醚、三缩水甘油异氰酸酯(TGIC)、双酚A双缩水甘油醚、四(苯基缩水甘油醚基)乙烷、三甲氧基[3-(缩水甘油醚基)丙基]硅烷。
环氧化合物的水解稳定机理:一方面,环氧基与水解所产生的羧基反应,生成羟基,从而抑制了羧基对水解的催化作用。另一方面,环氧基还与羟基反应,使得由于水解产生的断链重新接起来。与碳化二亚胺类水解稳定剂相比,环氧化合物水解稳定剂对PUE的稳定作用更彻底,而且它们可用于聚醚型PUE中。在高温高湿下环氧化合物对PUE的水解稳定作用比碳化二亚胺的好,因此主要用于聚氨酯的水解稳定剂。环氧类水解稳定剂的用量较大,一般为1.5%~8%,这是其一个缺点。
(二)降低树脂的吸水性
树脂吸水后,对制品的性能影响具体体现在:
①影响晶体结构:以PA6为例,吸水后结晶度升高,α晶型含量比例增大,γ晶型比例减少。
②影响力学性能:以PA66为例,吸水后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下降,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增加。其中弯曲强度对水的敏感性最大,吸水率增加1%幅度,弯曲强度下降27.86MPa,而拉伸强度只下降13.93MPa。
③影响电学性能:以PA6为例,随着吸水率的增大,介电强度呈线性下降趋势。当树脂的吸水率提高1%左右时,介电强度下降3.29kV/mm。
④影响尺寸稳定性:塑料制品吸水后,会引起尺寸的增大。
很多树脂的吸水率很大,这是导致聚合物热加工中水解的主要原因。降低吸水率是防止水解的很好办法,干燥处理也只能部分除去含水量,还需要通过其他方法降低树脂的吸水率,主要方法有:
①无机填充改性:在PA6中填充25%的稀土包覆碳酸钙,PA6的吸水率降低56%,弯曲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和热变形温度分别提高33%、48%和20%。在PA6中填充10%的超细滑石粉,MC尼龙的吸水率降低50%,热变形温度提高24℃。在PA6中填充0.5%稀土氧化镧,MC尼龙的吸水率下降59%之多,多项力学性能明显改善。在PA66中加入30%的玻璃纤维,吸水率下降200%多。在PA6中加入5%的蒙脱土和20%的PP-g-MAH,PA6的吸水率下降50%。
②共混低吸水性树脂:在PA6中加入10%LLDPE和5%的LLDPE-g-MAH,吸水率降低了46%。在PA6中加入20%的PP和5%的PP-g-MAH或PP-g-GMA,吸水率分别降低24.3%和34.6%。在PA6或PA66中分别加入3%、8%和15%PTFE后,PA6吸水率分别下降16.5%、21%和24.4%,PA66的吸水率分别下降23.6%、26.3%和29.9%。在PA6中加入20%的PTT后,吸水率下降40%左右,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21%和72%。
(三)干燥或添加吸水剂
干燥处理是加工前除去树脂中含水的有效方法。
氧化钙是常用的吸水剂,在配方中加入适量氧化钙,可以有效去除树脂所含水分。
有关塑料配方设计的文章
塑料的黏度改性分为两种情况,绝大多数情况需要降低树脂的黏度,以增加流动性,如大尺寸薄壁注塑产品。尤其是在热固性树脂和PPS树脂的加工配方设计中,加入交联剂是必需的,否则其黏度不能适合于塑化加工。目前,剪切增黏材料主要用于人体防穿刺材料、石油增黏剂和阻尼材料等。(二)降低塑料黏度改性增塑剂是PVC最有效的黏度改性剂,在PVC中加入增塑剂以降低加工温度,提高整体流动性。......
2023-06-26
PVC、CPVC、PVDC、POM和纤维素类树脂设计热稳定加工配方的目的为提高其热分解温度,为此需加入各类热稳定剂类助剂。目前可用的热稳定剂有:铅盐类、金属皂类、有机锡类、稀土类、有机锑和有机化合物。稀土类和有机锑类为新概念类热稳定剂,本来用量就很少,建议慎重使用。各类热稳定剂具体详细介绍见随后第三节一中PVC加工配方设计部分。常规的抗氧剂1010、F2、BASF的Irganox245对POM都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效果。......
2023-06-26
塑料的收缩率是指塑料制件在成型温度下尺寸与从模具中取出冷却至室温后尺寸之差的百分比。影响塑料收缩率的因素有:塑料品种、成型条件、模具结构等。收缩率最大的为氟类塑料,最高可以达到6%左右;收缩率次大者为低密度聚乙烯,收缩率最大可以达到5%。以PP树脂为例,其收缩率范围为1.8%~2.5%。晶须增强塑料的收缩率比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更低。进行表面处理的填料,对收缩率影响效果更大。......
2023-06-26
其主要目的是未经交联的热固性树脂强度十分低,制成制品后应用范围受到限制。所以说,热固性树脂的加工过程实质为树脂发生交联反应,提高制品强度的过程。为使热固性树脂在加工中交联反应得以发生,往往需要在纯热固性树脂中加入交联剂及固化促进剂等。......
2023-06-26
摩阻性塑料复合材料摩擦因数的大小,显示其制动和传动能力的强弱。摩擦因数的正常恢复性是指摩阻性塑料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在高温、高速、吸湿等情况下发生衰退后,在正常情况下迅速恢复到正常值的性能。不能恢复或恢复不好会使摩阻性塑料复合材料丧失其使用性能。(二)塑料摩阻改性配方组成黏接性树脂的作用为将增强剂和摩擦性能调解剂黏合在一起,赋予复合制品一定的强度,保证其可加工性能。......
2023-06-26
在既定的配方体系和加工工艺中,所加入助剂能充分发挥其预计功效并达到规定指标。在设计配方时,一定要全面考虑,尽可能不影响其他性能。又如在含有大量吸油性填料的填充配方中,油性助剂的加入量要增大,以弥补被吸收部分。如大部分配方要求助剂与树脂均匀分散,对阻隔性配方则希望助剂在树脂中层状分布。如在PVC稳定配方中,能选铅盐类稳定剂就不要选有机锡类稳定剂;在阻燃配方中,能选硼酸锌则不选三氧化二锑或氧化钼。......
2023-06-26
(一)塑料弹性体增韧机理弹性体增韧的机理很多,目前最成熟的为银纹-剪切带理论。要求加入弹性体的粒度要小,分散要均匀。(二)塑料弹性增韧材料可用于塑料增韧的弹性体很多,按不同方法可分为如下几类。属于此类的弹性体有ACR、MBS、MABS及MACR等。属于此类的弹性体有CPE及EVA等。用于增韧剂的CPE含氯量为30%~45%之间,属于弹性体范围。......
2023-06-26
(一)塑料刚性增韧的机理传统的塑料增韧为在树脂中共混弹性体材料如热塑性弹性体和橡胶等,其增韧效果十分显著。用刚性材料增韧塑料,是在20世纪末才开发出的一种全新的改性方法。被誉为一种“两全其美”的改性方法,即在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的韧性的同时,对复合材料的其他原有优良性能同步提高或虽不提高但下降幅度很小。刚性增韧材料英文简称RF,可分为有机刚性增韧材料和无机刚性增韧材料两类。......
2023-06-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