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管配线的暗敷操作是指将塑料管埋入墙壁内的一种配线方式。图5-21 塑料管的选用规范2.塑料管弯曲时的操作规范图解演示图5-22为塑料管弯曲时的操作规范。图5-23 塑料管在砖墙内及混凝土内敷设时的操作规范4.塑料管配线时其他的操作规范塑料管配线时,两个接线盒之间的塑料管为一个线段,每线段内塑料管口的连接数量要尽量减少;并且根据用电的需求,使用塑料管配线时,应尽量减少弯头的操作。......
2025-09-29
判断不同组分的相容性如何,一条根本的原则即相似者相容,这里所指的相似又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不同组分的混合过程实际上是分子链间相互扩散的过程,受到分子链之间作用的制约。
分子链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可用溶度参数来表示。溶度参数的符号为δ,其数值为单位体积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
不同组分之间的相容性好坏,可用其溶度参数δ之差来衡量,即δ越接近,其相容性越好。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共混组分,对δ的接近程度要求也不同。
①小分子。对于共混小分子组分,其溶度参数差|δA-δB|<1.5,即视为相容性好,例如CCl4的δA=8.6,天然橡胶的δB=7.95,|δA-δB|=0.65<1.5,所以,天然橡胶可溶于CCl4中。
②高分子。高分子组分之间的相容规律为:|δA-δB|<0.5,且分子量越大,对其差值要求越小,也就是说,高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组分更不容易相容,例如PVC的δA为9.4~9.7,而NBR的δB=9.3~9.5,|δA-δB|<0.5,所以PVC/NBR相容性好,可用于PVC增韧体系;再如,PS与PB的溶度参数差大于0.7,两者的相容性差;PVC与PS的溶度参数差大于1,两者基本不相容。
对于溶度参数相近原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原则只适用于非极性组分之间和非结晶组分之间,而不适用于极性组分之间和结晶组分之间,其原因为δ只表示分子间的色散力,而不表示极性组分之间的偶极力及氢键。因此,不能完全表征分子间的作用力大小。对于极性组分,要衡量其相容性大小,需选用三维溶度参数都相近原则,其中δd表示色散力,δp表示偶极力,δh表示氢键力。
极性相近原则为不同配方组分之间的极性越相近,其相容性越好。即极性组分/极性组分、非极性组分/非极性组分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例如PVC/NBR、PVC/EVA、PVC/PCL之间极性相近,其相容性好。
另外,配方中组分的极性越大,其相容性越好;而非极性组分的相容性大都比较差。
极性判断相容性的公式为:极/极>非极/非极>极/非极。
极性组分与非极性组分之间一般不相容,如PVC/PC、PVC/PS、PS/PC及PA/PP等。
极性相近原则有些例外,如PVC/CR、PVC/CPE极性相近,但不相容;而PS/PPO两种极性不同组分,相容性反而好。
结构相近原则为不同配方组分的结构越接近,其相容性越好。
所谓结构相近,是指各自组成的分子链中含有相同或相近的结构单元。如PS和PPO分子链中都含有芳香基团,因而,其相容性很好。
结晶能力相近原则为不同配方组分的结晶能力越接近,其相容性越好。
结晶能力是指可否结晶、结晶难易和最大结晶度。(https://www.chuimin.cn)
两种非晶态配方组分相容性好,如PVC/NBR、PVC/EVA及PS/PPO等。
而两种晶态/非晶态、晶态/晶态组分的相容性差,而且只有在混晶时才相容,如PVC/PCL、PBT/PET及PA/PE等。
值得提及的是,在配方组分熔融状态互混时,晶态已被破坏,不受结晶能力原则限制。
相近原则为不同配方组分的表面张力γ越接近,其相容性越好。
配方中组分熔融时,与乳状液相似,其稳定性及分散度由界面两相的表面张力γ决定,γ越接近,两相间的浸润、接触及扩散越好,界面的结合也越好。
常见的树脂表面张力γ如表1-11所示。
表1-11 常见的树脂表面张力γ
从表1-11中可以看出,PP、PE与顺丁橡胶、天然橡胶、乙丙橡胶表面张力最相近。因此其相容性很好,尤其PP/EPDM是典型的增韧共混体系。
流动性的表现指标为黏度和熔体流动指数,在配方设计中不同配方组分的流动性越接近,其各组分之间的相容性就越好。因为配方组分的流动性不同,在熔融混合过程中的移动速度不同,会造成混合的不均匀性。
对于固体、液体形态的助剂,当加入量大时,助剂的形态应该与树脂一样,这样有利于混合均匀。如早期的PC/ABS合金阻燃剂为液体的RDP磷系阻燃剂,加入到固体的PC和ABS树脂中比较困难,往往需要液体泵从中间加入。近年来已经将液体的RDP阻燃剂升级为固体的RDP阻燃剂,这样混合起来就很方便了。
树脂与助剂的粒径越接近,越有利于混均匀。例如聚乙烯碳酸钙填充母料配方中,大量的碳酸钙为1250目的微细粉末,如果选择微细的聚乙烯树脂粉末为载体,配方的混合均匀性就会大大提高。
两种树脂要形成聚合物合金,不论是在合金形成过程中采用熔融共混或溶液共混,但在合金形成后加工制品的过程中都要采用熔融加工的方式进行,也就是合金要经历高温加工。如果两种树脂的加工温度相差很大,一个树脂已经充分流动、而另外一个还不能流动,就会影响合金的加工性能。更极端的是一种树脂可以进行流动了,而另外一种在达到流动温度之前却发生热分解了。这样的合金就无法用熔融方法进行加工,存在意义就不大了。
举个实例,ABS/PVC合金具有应用价值就是其加工温度都在160℃左右,未超过PVC的热分解温度170℃。而如果用PET与PVC之间进行共混,PET的流动温度在270℃,而此时PVC早已经发生热分解了,因此两种难以形成合金。
不同树脂的酸碱性不同:碱性树脂有ABS、AS和PA,中性树脂有:PE、PP、PS,酸性树脂有:PVC、PC、POM、PET、PBT、PMMA、PPS、PPO、LCP等。不同助剂的酸碱性不同:碳酸钙、滑石粉等为碱性,而氧化钙则为强碱性。在具体选择配方的各个组分时,要选用酸碱性相近的组分,如果选用酸性、碱性组合用于相互发生化学反应,就会丧失助剂原有的性能。
相关文章
塑料管配线的暗敷操作是指将塑料管埋入墙壁内的一种配线方式。图5-21 塑料管的选用规范2.塑料管弯曲时的操作规范图解演示图5-22为塑料管弯曲时的操作规范。图5-23 塑料管在砖墙内及混凝土内敷设时的操作规范4.塑料管配线时其他的操作规范塑料管配线时,两个接线盒之间的塑料管为一个线段,每线段内塑料管口的连接数量要尽量减少;并且根据用电的需求,使用塑料管配线时,应尽量减少弯头的操作。......
2025-09-29
在既定的配方体系和加工工艺中,所加入助剂能充分发挥其预计功效并达到规定指标。在设计配方时,一定要全面考虑,尽可能不影响其他性能。又如在含有大量吸油性填料的填充配方中,油性助剂的加入量要增大,以弥补被吸收部分。如大部分配方要求助剂与树脂均匀分散,对阻隔性配方则希望助剂在树脂中层状分布。如在PVC稳定配方中,能选铅盐类稳定剂就不要选有机锡类稳定剂;在阻燃配方中,能选硼酸锌则不选三氧化二锑或氧化钼。......
2025-09-29
若导线在线槽内是垂直配线时应每间隔1.5m的距离固定一次。有些电工在使用塑料线槽敷设线缆时,线槽内的导线数量过多,且接头凌乱,这样会为日后用电留下安全隐患,必须将线缆理清重新设计敷设方式。线缆水平敷设在塑料线槽中可以不绑扎,其槽内的缆线应顺直,尽量不要交叉,线缆在导线进出线槽的部位以及拐弯处应绑扎固定。......
2025-09-29
塑料粉末火焰喷涂工艺参数选择见表2-21。塑料粉末火焰喷涂时,应喷涂一层后立即进行塑化处理,防止喷涂多层后塑化处理造成仅表面塑化产生海绵状涂层。塑料粉末火焰喷涂涂层表面不允许有裂纹、针孔、与基体剥离、鼓泡、漏喷及表面焦化等缺陷,颜色基本一致。用于防腐蚀的塑料粉末火焰喷涂涂层,必须用电火花检查仪全面、仔细地检查,确保不存在针孔等缺陷。......
2025-09-29
在选择毛坯成形方法时,既要保证其使用性能要求,又要满足其成本低、质量好、制造方便和生产周期短的要求,应按以下原则来进行。可见毛坯成形方法的选择要适应零件在整个设备中使用性能的要求。因此,在选择毛坯的类型及其具体的成形方法时,应在满足零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将几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从经济角度进行分析比较,从中选择成本低廉的。......
2025-09-29
一般纸张被水完全湿润后只保留原来强度的3%~8%,湿强纸可保留15%~40%或更高,因此,湿强度多指湿强纸的湿强度。这种加入特殊化学助剂增加纸张湿强度的过程就称之为是增强作用,所加的化学助剂称为湿强剂。湿强纸可以根据它们的湿强特性来分类,某些湿强处理仅仅使强度损失的速度变慢,这类纸被称为具有暂时湿强度的纸,使用的湿强剂称为暂时湿强剂。......
2025-09-29
(一)安全经济首先要提出来强调的是“安全”二字,这也是任何一款人类使用工具的基本要求,是必须要满足的。设计时应考虑到老年人、孕妇、左撇子等社会特殊人群的使用习惯和身体心理特征,将各种可能的安全隐患全面考虑进去,尽量降低错误操作带来的危险,保证用户在使用时不会受到伤害。结构设计要安全合理,符合人类使用习惯。......
2025-09-29
掌握酚醛树脂由B阶向C阶过渡时小分子释放的原理。理解树脂含量和固体含量的不同含义。它的分子结构比可溶酚醛树脂要复杂得多,分子链产生支链,酚已经开始充分发挥其3个官能团的作用。树脂含量R c指去除挥发溶剂后测出的溶液中树脂含量的百分比,即2)固体含量的测定将质量为m 3的试样再放入℃恒温烘箱中处理60 min;取出称量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其质量为m 4。......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