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摘要】: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良好的结构工艺性,可以使零件加工容易,节省工时和材料。因此,零件各加工部位的结构工艺性应符合数控加工的特点。对于图2-2所示的零件,其结构工艺性的好坏与被加工轮廓的高低、圆角圆弧半径的大小等因素有关。通常当R<0.2H时,可以判定零件该部位的工艺性不好。图2-2 内槽结构工艺性对比3)铣槽底平面时,槽底圆角半径r不要过大。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良好的结构工艺性,可以使零件加工容易,节省工时和材料。而较差的零件结构工艺性,会使加工困难,浪费工时和材料,有时甚至无法加工。因此,零件各加工部位的结构工艺性应符合数控加工的特点。

1)零件的内腔和外形最好采用统一的几何类型和尺寸,这样可以减少刀具规格和换刀次数,使编程方便,提高了生产率

2)内槽圆角的大小决定着刀具直径的大小,所以内槽圆角半径不应太小。对于图2-2所示的零件,其结构工艺性的好坏与被加工轮廓的高低、圆角圆弧半径的大小等因素有关。图2-2b与图2-2a相比,圆角圆弧半径大,可以采用较大直径的立铣刀来加工;加工平面时,进给次数也相应减少,表面加工质量也会好一些,因而工艺性较好。通常当R<0.2H时,可以判定零件该部位的工艺性不好。

978-7-111-41219-9-Chapter02-2.jpg

图2-2 内槽结构工艺性对比

3)铣槽底平面时,槽底圆角半径r不要过大。如图2-3所示,铣刀端面刃与铣削平面的最大接触直径d=D-2rD为铣刀直径),当D一定时,r越大,铣刀端面刃铣削平面的面积越小,加工平面的能力就越差,效率越低,工艺性也越差。当r大到一定程度时,甚至必须用球头铣刀加工,这是应该尽量避免的。

4)应采用统一的基准定位。在数控加工中若没有统一的定位基准,则会因工件的二次装夹而造成加工后两个面上的轮廓位置及尺寸不协调现象。另外,零件上最好有合适的孔作为定位基准孔。若没有,则应设置工艺孔作为定位基准孔。若无法制出工艺孔,则最起码也要用精加工表面作为统一基准,以减少二次装夹产生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