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脉宽调制技术在中波广播发射中的应用

脉宽调制技术在中波广播发射中的应用

【摘要】:所以在脉宽调制发射机中,实质上存在2次调制过程:第一次是在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过程中,用音频信号对等幅脉冲信号进行调制;第二次才是对高频载波信号进行调制。经过2次调制后得到的仍然是典型的调幅波信号,再送到天线发射出去。与以往的电子管发射机相比,因为采取脉宽调制的方式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这种发射机被称为脉宽调制发射机。

早期的电子管发射机,无论是栅极调制、帘栅极调制,还是板极调制方式,对音频信号的处理都是采用线性放大的方式,逐级放大到高频功率放大器所需要的调制电平,再对载波信号进行调制。这种处理音频信号的方式比较直接,电路形式比较简单,但为了使放大的过程中不产生过大的失真,对放大器的线性特性以及元器件的对称性等器件性能要求比较高,而效率却较低。

为了减少放大过程中产生的失真,并提高发射机的效率,后期的电子管发射机采用脉冲宽度调制方式,出现了脉宽调制发射机,以后发射机中的电子管又被晶体管和功率场效应管替代,不仅减少了放大过程中产生的失真,整机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所谓脉宽调制,就是用要发送的音频节目信号,去控制矩形脉冲信号,使得矩形脉冲信号的宽度(占空比)随着音频节目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当没有音频信号进行调制时,矩形脉冲信号是宽度(占空比)固定的等幅脉冲串,代表信号的载波状态。从调制的定义来说,这时音频信号是调制信号,而宽度(占空比)固定的等幅矩形脉冲信号就是载波信号。但是这个载波信号并不是我们要送到天线发射的高频载波信号,只是为了减少直接放大音频信号产生失真而采取处理音频信号的措施时,需要的中间调制过程的载波信号。这个载波信号的频率比送往天线的载波信号频率要低得多,通常在72kHz左右,为了区别一般称为副载波。经音频信号调制后得到的调宽脉冲信号,在调制驱动电路中还要经过两级放大,但这个放大过程不是对音频信号进行线性放大,而是对调宽脉冲信号进行开关放大,从而避免在对幅度较大的音频信号进行线性放大的过程中,因为放大器的非线性而产生的失真。放大后的调宽脉冲信号,经低通滤波器滤波后得到一个叠加在直流信号上的音频信号,这个(直流+音频)信号作为末级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供电电源送到功率放大器的源极,从而控制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使得输出的射频载波信号的幅度随着音频节目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即完成了音频节目信号对射频载波信号的调制。

所以在脉宽调制发射机中,实质上存在2次调制过程:第一次是在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过程中,用音频信号对等幅脉冲信号进行调制;第二次才是对高频载波信号进行调制。经过2次调制后得到的仍然是典型的调幅波信号,再送到天线发射出去。与以往的电子管发射机相比,因为采取脉宽调制的方式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这种发射机被称为脉宽调制发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