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群体创新原则:发掘多样性的智慧

群体创新原则:发掘多样性的智慧

【摘要】:现代社会中人们到处都可体会到群体的创造力量。在一个研究群体中,人与人往往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但是群体原理并不意味着一个课题组人数越多越好。由此可见,最佳创造群体有一个最佳人数和最佳知识结构组成的问题。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意思是说群体可以形成智慧,可以形成创造力。现代社会中人们到处都可体会到群体的创造力量。每一个成功的公司、企业、集团的辉煌成就无不饱含着这些公司、企业、集团里大量人才的智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个人创造在离开了群体的支持后,将会遇到很大的困难,甚至一事无成。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说得好,由个人完成重大发明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美国在1942研制原子弹时曾动员了15万人;1960年完成登月计划中,则动员了42万科技人员、2万家公司和120所大学,所有这些高水平的创造发明都是庞大的知识群体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一个研究群体中,人与人往往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研究探讨对于提高个人的创造力、共同完成创造发明是非常重要的。名牌大学的学生,在众多经“优选”出来的人群中学习,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相互激励,因此,学生素质普遍比普通大学学生素质高,更容易出成果,形成了所谓的“共生效应”。

但是群体原理并不意味着一个课题组人数越多越好。研究表明恰恰相反,一个效率很高的课题组人数最好尽量控制在小规模上,这样做有利于发挥每个组员的创造才能,人数过多往往会使一些人处于从属地位和被动地位,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而使集体的创造力降低。苏联学者E·A·米宁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科研人员增加到原来人数的n倍,其创造效率仅增加 倍。由此可见,最佳创造群体有一个最佳人数和最佳知识结构组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