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天文学家估计,太阳的寿命是100亿岁。热核反应产生的巨大能量,使太阳大气处在剧烈的热运动中。大约经过十亿年,能量用光,太阳变成一颗不发光,冷冰冰、又矮又小的黑矮星了。黑矮星就是太阳的结局。至于黑矮星将怎样变化下去,天文学家只提出了一些猜测性意见,一种可能是粉身碎骨,成为星际物质,弥漫在星际空间,成为形成下一代恒星的原料;另一种可能是它重新吸积周围的星际物质,重新燃烧起来,死而复生。......
2023-08-14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是科技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源泉。创造(crea-tion)强调新颖性和独特性,而创新(innovation)则是创造的某种实现。技术创新的特点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竞争力为目标。技术创新包括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技术的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的整个过程。创新为建立现代科学体系奠定了知识基础,也使人类视野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
创新是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体现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激烈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关键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
创新对人类科学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使科学成为历史上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变革的有力杠杆。人类从使用简单的工具、刀耕火种、捕鱼狩猎,到学会播种、制陶炼铜,逐渐形成了原始的农业技术和工匠技术,社会生产力得到明显的提高,推动了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前进的步伐。随着人类知识的增长和积累,人类创造力开发的速度逐步加快,在经历漫长而艰苦的创新实践后,19世纪中叶终于迎来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动力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又引发了以内燃机为代表的第二次动力革命,人类从蒸汽机时代迅速地进入了电气时代,原始的工匠技术被近代的工业技术所取代,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进入20世纪,人类的创造活动空前活跃。半导体、计算机的问世,引发了人类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步入信息时代。随着人类对核能技术的掌握,人类跨入原子时代。人造卫星的上天,使人类跃入航天时代。翻开人类发展的历史长卷,可以说,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生生不息的创新发展史,而创新正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原动力。
创新不仅作为第一生产力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而且也带来了科技产业、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和社会体制的巨大变革。20世纪初,全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只有5%是依靠技术创新取得的。而到现在,发达国家中这一比例高达70%~80%。美国从1929年到1978年的50年中,生产增长率中的40%是依靠技术创新取得的。近几年,由于大量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科学技术得到极大的发展,世界经济运行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们在通信、计算机、网络、生物、材料、电子工程等各个领域中,创造出10年前根本不可能想象的新产品、新系统、新行业和新的就业机会,这不仅推动了社会体制由传统向现代结构的转型,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全球的软件产业在1995年的年产值高达2 000多亿美元,并且还在以每年13%的增长率快速增长。在美国,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直接有关的产值占其国民生产总产值的1/4;其信息产业的产值在1996年就已经开始超过其传统的制造业,其中仅微软公司一家的产值就超过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产值。全球的信息产业在2000年已超过石油工业,成为全球的第一大产业,专利和专利技术贸易额从1985年到1993年增加了20%。
另外,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知识存量的改变加快,知识的新颖性很快就趋于消失,知识的报废率大大提高,社会需求更加趋于多样化,没有哪一种产品能长期占领市场,也没有哪一种服务能长久地适合大量客户的需要,技术和产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落后的技术将很快被淘汰。据统计,目前技术的年淘汰率为20%,也就是说,技术的平均寿命只有5年,高新技术产品的寿命周期更短,技术模仿更加快捷,企业与企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竞争力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它的创新能力的强弱。对国家来说,只有广泛地进行包括社会创新、技术创新在内的全面的创新改革,形成一种持续的创新机制和可扩展的创新秩序,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需求。面对快速拓展的生存空间和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国家的经济增长、发展和强盛不仅取决于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有形资源,更依赖于知识和创新等无形资源,因为后一种因素往往决定着前一种因素的综合效益。
20世纪是知识不断创新、科技突飞猛进、世界深刻变化的世纪。2l世纪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提高国民经济质量和效益,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有决定性的意义。为了迎接这场国际性的大挑战,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培养大批的创造人才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头等大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民族。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中华儿女的创造才华始终是出类拔萃的。除了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外,我国古代的机械发明、使用和发展,也远远领先于世界水平。现代农业、现代航运、现代石油工业、现代气象观测、现代音乐、十进制计算、纸币、多级火箭、水下鱼雷乃至蒸汽机的核心设计等都源于中国。有人做过统计,美国的华人只占全美国人口总数的几百分之一,但在全美12万名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中国血统的占了近1/4。华人在美国科技界人才辈出,如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吴健雄、陈省身等。在其他行业中,有电脑大王王安、钢铁大王谭仲英、股票大王蔡志勇、旅游业大王陆国权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科技人员艰苦创业,取得了“两弹一星”、高速粒子同步加速器、大庆油田勘探开发、万吨水压机等多项辉煌的科技成就,为奠定我国的世界大国地位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我国的谷物产量由1950年的13 213万吨增长到1998年的49 000万吨,这是在耕地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依靠中国科学家袁隆平等研究的杂交优选等技术而实现的,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吃饭问题提供了重要途径。
我国发明家从国际展览会上曾先后捧回过近百块金牌,仅36届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上的500项发明中,我国就有211项,展览会共颁发260块金牌,我国就夺得其中1/3。因此,我们应有高度的自信心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充分相信中华民族的创造能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敢于创造、善于创造的优良传统,在技术创新上打开新局面。
当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现在暂时落后了。但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是一个勇于继承和弘扬中华儿女优秀传统的民族。如果从现在起,我们每个人都重视自己创造力的开发,每个人都重视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训练,真正让每个人的创造力的火花都迸发出来,那么中国未来的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速度是难以估计的。到那时,中国一定会成为东方的巨人,一个强大的中华民族将永远屹立在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有关工业机器人基础的文章
据天文学家估计,太阳的寿命是100亿岁。热核反应产生的巨大能量,使太阳大气处在剧烈的热运动中。大约经过十亿年,能量用光,太阳变成一颗不发光,冷冰冰、又矮又小的黑矮星了。黑矮星就是太阳的结局。至于黑矮星将怎样变化下去,天文学家只提出了一些猜测性意见,一种可能是粉身碎骨,成为星际物质,弥漫在星际空间,成为形成下一代恒星的原料;另一种可能是它重新吸积周围的星际物质,重新燃烧起来,死而复生。......
2023-08-14
在服装与文化影响力关系研究领域,李超德教授在2007年深圳设计论坛中提出了“探讨中国设计话语权问题的核心是文化影响力”的观点;并于2008年“国际现代设计专家论坛”的《中国设计话语权与设计教育》、2009年“服装教育创新高层论坛”的《中国制造正在走向中国设计》、2009年“金融危机下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战略高峰论坛”的《中国设计话语权的核心是文化影响力》发言中对服装与文化影响力间的作用关系做过精辟论述。......
2023-06-22
但真正会为无人机带来颠覆式影响的,将是更加智能。这是无人机的发展路径,未来人工智能将在后两个层级上赋予无人机以更多的自主性。智能化是无人机值得探索的未来。在应用层面上,无人机集群化已经得到了军民的共同认可。无人机也不是独立存在的行业。无人机正处于一个由智能手机和互联网领导的更大的环境之中。......
2023-07-23
特别是在金融业积极借助“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行业利用先动优势,逐渐构建了一条网上“丝绸之路”,增强了互联网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动力。传统金融借助于互联网技术提升交易可达性和获客能力,实现金融创新。......
2023-07-05
完全可以想见,在《天才之死》一文,假如天才不死,它很可能会放养人类。■也许有一天,我们不得不把它们看成一个新的物种一旦超人工智能出现,人类任何试图控制它的行为都无济于事。人类会用人类的智能级别思考,而超人工智能会用超人工智能级别思考,我们甚至触摸不到它们思维的深度,就像蚂蚁不会了解沉浸在微博和朋友圈之中的人类,更搞不明白,为什么它们在好好地储存过冬的食物时,却被一个小孩用放大镜聚焦的光点灼烧而死。......
2023-06-27
将人工智能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实现智能制造,通常有如下好处:智能机器的计算智能高于人类,在一些有固定数学优化模型、需要大量计算、但无须进行知识推理的地方,如设计结果的工程分析、高级计划排产、模式识别等,与人根据经验来判断相比,机器能更快地给出更优的方案,因此,智能优化技术有助于提高设计与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提高能源利用率。......
2023-06-23
还原,一般理解为恢复原状。探测高能粒子运动轨迹的“气泡室”原理就是美国物理学家格拉塞尔运用还原换元原理而发明的。如果运用还原创造原理求解这一问题,情况不至这样。这就是创新设计食品保鲜装置的创造原点。于是人们研制成功了完全新颖的冷冻锚。冷冻锚是一块约2 m2的特殊铁板,该铁板在通电1 min即可冻结在海底上,冻结10 min后连接力可达100万N。起锚时只要通电很快便可使冰解冻,因此,冷冻锚成为现代远洋船舶的一种新型锚。......
2023-06-26
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不竭的动力,是企业兴旺发达的源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机工业从引进技术,到消化吸收,再到优化和创新,逐步形成了自主创新能力。中国电机工业在自主创新中,始终着力于体系建设、致力于把握趋势、着眼于能力积聚。中国电机工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中,十分重要的还有产品检测体系。中国电机工业企业,以“三大动力”为代表,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在提升生产能力的同时,注重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投入。......
2023-06-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