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GPRS隧道协议建立从UE到EPC边缘网关的用户EPC承载的专用IP连接。在新架构中,用户平面从EPC网关转换为光交换机,承载也以光网络方式实现。图9-8基于光与无线网络的新型EPC架构来自S/POS-C的消息被发送到联合路由控制器以设置和维护流量的IP路由。根据不同粒度的移动流量的速率需求,我们将核心网络中从接入SOS到POS的光路定义为光载体,而且将采取不同的方案来优化核心网络的性能。......
2023-06-19
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融合(FMC,Fixed Mobile Convergence)的目的是能够发挥各自技术特点,让用户不论在固定环境中,还是在移动环境中,都能得到相同的服务,使用户感觉不到有多个网络存在,同时降低网络建设的总成本。用户可以在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之间实现无缝漫游,允许用户使用同一终端,从任何网络接入,最终享受相同的业务服务,实现“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和任何人、以任何方式获取任何信息”的通信目标。
FMC具有不同的体现形式(如组网技术的融合、接入方式的融合、业务层面的融合、终端层面的融合、管理控制的融合等),图12.1给出了一种采用IP多媒体子系统IMS实现的FMC基础网络体系架构。IMS与接入方式无关,采用统一的会话控制和用户数据、开放和统一的应用平台,支持用户漫游和用户数据的集中管理等特性;在核心承载层采用全IP/多协议标记交换(IP/MPLS)技术,在业务层采用统一开放的业务提供架构,在接入层支持固定、移动、窄带、宽带等各种接入技术,终端采用多模化和智能化终端。FMC的主要特点如下。
图12.1 固网与移动网络融合基本结构
①业务与用户位置无关:用户能够根据自己所在的物理位置,灵活地选择采用不同的接入技术,满足自己的需求,如固网通信(ADSL、EPON、GPON 等)、移动通信(GSM、CDMA、WCDMA、CDMA2000、TD-SCDMA、TD-LTE、FDD-LTE、5G 等)或其他方式(WiFi、Wi Max等)。
②信号切换的连续性:采用无缝连接与平滑切换,使不同网络间的信号切换不会中断业务或导致服务质量受损。
③业务体验的一致性:不论用户采用的是哪种接入方式及哪种使用终端,都应该能够获得一致的业务体验。
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在其各自的演进过程中,路由、MAC层和物理层解决的问题不尽相同,存在诸多差异,这就对协同融合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主要涉及如下关键技术。
(1)FMC的管控技术
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管理控制层的协同融合是指不同网络运行维护等方面彼此协商共同管理的融合,要求对跨网络、跨业务的运营支撑系统进行协同融合。具体技术包括:应用层和控制层分离,使业务与用户的物理位置无关;控制层与传输层分离,使呼叫/会话的控制独立于承载的控制,基于不同的承载提供相同的控制能力;传输层和接入层完全分离,使无论何种终端、何种接入方式都可以共享同一承载网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降低网络的复杂性。
(2)多模终端技术
多模终端是指能够连接多种网络的智能终端,可以提供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连接。例如,用户可以使用固定终端来实现语音服务和互联网接入服务,通过移动终端来实现移动语音服务和基本的数据服务(如微信、短信等);而新的多模融合终端,能够让用户使用一个终端就完成以前用多个终端才能实现的应用,能够让用户方便地在不同的网络间切换。
(3)业务融合技术
业务融合是指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支持相同的全部业务,可以分为初级的业务捆绑和深层次的业务融合两个阶段。业务捆绑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目标的初级融合,其方式是将固定和移动的业务进行捆绑,使固网的传统优势演变为全新的业务模式,并最大可能地使传输网、接入网实现最佳组合。例如,可使固网体系下的宽带互联网业务与移动互联网业务充分融合,为用户提供宽带视频和多媒体、IPTV 等综合业务。业务捆绑只是部分满足了用户统一接入、统一服务、统一账单的简单需求,还不具备深层次满足用户固定、移动融合需求的能力。而业务融合是指通过统一的业务创建/传送平台,为不同接入类型的用户提供统一的业务和应用,可以实现用户的统一号码、统一用户服务、统一语音信箱、统一话单以及统一的个人信息管理等应用。
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是通信网络的两种重要形式,拥有各自的技术优势与特点。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终端的多样化以及服务的个性化使得业务的呈现不再单一地依靠某一种单一的网络形式。因此,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协同融合更多的是从业务的统一提供和呈现角度出发,实现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业务的融合与协同。
有关现代通信技术(第5版)的文章
通过GPRS隧道协议建立从UE到EPC边缘网关的用户EPC承载的专用IP连接。在新架构中,用户平面从EPC网关转换为光交换机,承载也以光网络方式实现。图9-8基于光与无线网络的新型EPC架构来自S/POS-C的消息被发送到联合路由控制器以设置和维护流量的IP路由。根据不同粒度的移动流量的速率需求,我们将核心网络中从接入SOS到POS的光路定义为光载体,而且将采取不同的方案来优化核心网络的性能。......
2023-06-19
常见的数字网络包括以太网、DWDM光网络、无线网以及云网络。DWDM光网络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光波作为信号载体。无线局域网是不使用任何导线或传输电缆连接的局域网,而使用无线电波作为数据的传送媒介,将来是数字文化传输的重要途径。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全世界有将近70%的3G业务是在室内产生的。同时Femto网络能够降低手机的发射功率,减少电磁辐射对用户的身体伤害。......
2023-10-17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现阶段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突破口。近几年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中对包括网络教育资源在内的信息化建设给予充分的重视。对于英语课堂教学而言,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样有着极为现实的价值。......
2023-07-19
各台站部署1台防火墙与市级网络进行专线互联,对内外网进行安全隔离;备用链路使用4G路由器通过与市级网络建立IPSec VPN互联,保障数据在公网传输的安全性。网络架构拓扑图如下所示:图5-1-2网络架构拓扑图市级网络中防火墙作为出口设备,与县级平台使用数字专线进行互联,同时使用互联网专线与4G路由器建立IPSec VPN隧道作为备份链路。通过IPSec VPN业务管理系统实现IPSec VPN网络的运行状态监视;监控用户组用的VPN性能;快速定位IPSec VPN设备故障等。......
2023-06-24
契合受众碎片化趋势,将碎片重新归聚起来,先细分,再归聚,以最小的传播代价获取精准传播的效果最大化,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是网络传播者调整传播策略以获取更好的传播效果的核心所在。但网络的碎片化现象的出现,使得对受众的细分成为可能,也能实现有效传播。碎片化现象极大丰富了互联网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但对信息单元尽可能地碎片化并不是传播者最终的目的。......
2023-11-17
加密策略是网络安全的常见措施之一,是对付被动攻击的重要手段。如图10.1所示为链路加密的示意图。图10.1 中的E 和D 分别表示加密和解密运算。图10.1链路加密因为链路加密不需要额外传送数据,所以它不会减少网络的有效带宽;同时,链路加密仅要求相邻结点具有相同的密钥,过程相对简单,密钥管理易于实现。图10.2端到端加密链路加密和端到端加密各有优缺点,为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可以将这两种技术结合起来使用。......
2023-10-19
图9-29实验测试平台和演示器设置PU和OFP代理是在VMware ESXi V5.1创建的虚拟机阵列上实现的,VMware ESXi V5.1运行在IBM X3650服务器上。如图9-30和图9-30所示,10.108.67.21、10.108.50.74和10.108.49.14分别表示RC、PC和OC的IP地址,而10.108.49.23和10.108.49.24分别表示相关的OF-BVOS的IP地址。特征请求消息负责通过定期查询BVOS来监视当前状态。在完成RIP后,OC和RC提供SP,并通过流修改消息分配射频来控制相应的节点。图9-30MDRI的消息序列的Wireshark捕获......
2023-06-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