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抖动特性及其性能参数解析

抖动特性及其性能参数解析

【摘要】:偏差的时间范围称为抖动幅度,偏差的时间间隔对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抖动频率。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一般将10 Hz以下的长期相位变化称为漂移,而10 Hz以上的相位变化称为抖动。在多中继长途通信中,抖动具有累计性。抖动的单位是UI,它表示单位:时隙。抖动的性能参数主要有:输入抖动容限、输出抖动、抖动转移特性等。这两个参数分别限制映射复用过程中由于比特塞入调整或指针调整过程中引起的数字信号的抖动。

抖动是数字信号传输过程中的一种瞬时不稳定现象,它的定义是:数字信号的各有效瞬间对于标准时间位置的偏差。偏差的时间范围称为抖动幅度,偏差的时间间隔对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抖动频率。

抖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输入信号脉冲在某一平均位置的左右变化;二是提取的时钟信号在中心位置上的左右变化,这种抖动相当于进行了数字信号的相位调制。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一般将10 Hz以下的长期相位变化称为漂移,而10 Hz以上的相位变化称为抖动。当抖动严重时,对通信的影响是:造成接收机由于脉冲移位而引起误码。系统的传输速率越高,抖动的影响越大。

产生抖动的主要原因是随机噪声、时钟提取回路中调谐电路的谐振频率偏移、接收机的码间干扰等。在多中继长途通信中,抖动具有累计性。抖动在数字传输系统中最终表现为数字端机解调后的噪声,使信噪比恶化、灵敏度降低。

控制或抑制抖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对数字信号采用合适的线路编码,使“0”“1”码的分布比较均匀;第二种方法是采用“缓冲存储器”和再定时技术,利用跟踪滤波器或模拟锁相环路的功能,抑制信号的抖动。

抖动的单位是UI,它表示单位:时隙。当传输信号是NRZ码时,1 UI就是1比特信息所占用的时间,它在数值上等于传输速率的倒数。

由于抖动难以完全消除,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需要提出一些系统允许的最大抖动指标,作为对抖动的限制条件。

抖动的性能参数主要有:输入抖动容限、输出抖动、抖动转移特性等。输入抖动容限是指误码率符合要求的情况下,系统所允许的输入信号码流中的最大抖动;输出抖动是指当系统无输入抖动时,系统输出口的信号抖动特性;抖动转移特性定义为系统输出信号的抖动与输入信号中具有对应频率的抖动之比。

对于SDH 通信系统,抖动性能参数还有输出口的映射抖动和组合抖动。这两个参数分别限制映射复用过程中由于比特塞入调整或指针调整过程中引起的数字信号的抖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