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1、VT2由两只不同型号的晶体管进行恒流控制。IC1电子开关既可以工作在2.2A受控恒压方式,也可工作在7.5V恒压状态下。当Vo≤2V时,VT1、VT2无工作电流,此时电流控制电路不起作用,但一次电流受IC1的电流限制,电流在R4上的压降VR4上升,VT2集电极电流下降,使光耦合器的工作电流迅速减小,迫使IC1进入重新启动状态。就是说,一旦电流控制电路失去控制,电路立即从恒流模式转入恒压状态,将Io拉下来,对IC1起到保护作用。......
2025-09-29
1.电饭煲的整机工作原理
图解演示
图10-9所示为机械控制式电饭煲的炊饭整机原理图,交流220V电压经电源开关加到加热盘上,加热盘发热,开始炊饭。而在加热盘上并联有一只氖灯,氖灯发光以指示加热盘正在工作过程中,磁钢限温器设在锅底,当饭熟后温度会上升超过100℃,于是电饭煲转为保温状态。

图10-9 机械控制式电饭煲炊饭原理
图解演示
当饭煮好时,电饭煲内的水便会蒸发,由液态转为气态。物体由液态转为气态时,要吸收一定的能量,叫做“潜热”,此时,电饭煲内便已经含有一定的热量。这时候,温度会一直停留在沸点,直至水分蒸发后,电饭煲里的温度便会再次上升。电饭煲里面有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电路,当它检测到温度再次上升,超过100℃后,感温磁钢失去磁性,释放永久磁体,使炊饭开关断开,保温加热器串入电路之中,加热盘上的电压下降,电流减小,进入保温加热状态,如图10-10所示。通常电饭煲中的磁钢限温器与电源开关连动,按下炊饭开关,同时使感温磁钢与永久磁体吸合。

图10-10 机械控制式电饭煲保温原理
图解演示
图10-11所示为微电脑控制式电饭煲炊饭加热的整机原理图。接通电源后,交流220V市电通过电源部分进行降压处理,再经过整流滤波和稳压后,为控制电路提供直流电压。当通过操作按键输入人工指令后,将人工指令输入到微处理器中,通过微处理器做出加热的判断,将信号输入到继电器驱动电路,驱动继电器的触点接通,此时,交流220V的电压触电器触点便加到加热盘上,为加热盘提供220V的交流工作电压,进行炊饭加热。当加热盘开始加热时,微处理器将显示信号输入到显示部分,以显示电饭煲当前的工作状态。

图10-11 微电脑控制式电饭煲炊饭整机原理
提示说明
当加热盘进行炊饭加热时,锅底的限温器不断地将温度信息传送给微处理器,当水分大量蒸发,锅底没有水时,其温度会超过100℃,此时微处理器判别饭已熟(不管饭有没有熟,只要内锅内不再有水,微处理器便做出饭熟的判断)。当饭熟之后,继电器释放触点,停止加热,此时,控制电路启动晶闸管(可控硅),晶闸管导通,通过晶闸管将交流220V电压加到保温加热器和加热盘上,两种加热部件串联。由于保温加热器的功率较小、电阻值较大,因此加热盘上只有较小的电压,这种情况的发热量较小,只起保温的作用。微处理器同时对显示部分输送保温显示信号。
2.电饭煲的电路原理
图解演示
图10-12所示为典型电饭煲信号流程图。可以看出电饭煲的信号传输大致分为8路,即电源供电电路、操作显示电路、加热控制电路、保温控制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压力保护控制、蜂鸣器驱动电路和微电脑控制电路等。

图10-12 典型电饭煲信号流程图
(1)电源供电电路
图解演示
图10-13所示为典型电饭煲的电源供电电路。电源供电电路由交流输入电路、降压变压器、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等部分构成。
交流220V经降压变压器降压后,输出交流低电压。交流低电压再经过桥式整流电路整流为直流电压后,由滤波电容器进行平滑滤波,使其变得稳定。为了满足电饭煲中不同电路供电电压的需求,经过平滑滤波的直流电压,一部分经过稳压电路,稳压为+5V左右的电压后,再输入到电饭煲的所需电路中。

图10-13 典型电饭煲的电源供电电路
相关资料
对于机械控制式电饭煲而言,其电源供电电路比较简单,图10-14所示为海尔电饭煲的电源供电电路。(https://www.chuimin.cn)

图10-14 海尔电饭煲的电源供电电路
交流220V电源经过热熔断器进入电饭煲电路中,经过多个开关为电饭煲的加热盘、指示灯、定时器开关、磁钢限温器等提供工作电压。
(2)操作显示电路
图解演示
图10-15所示为典型电饭煲的操作显示电路。从该图中可以看出,操作电路与显示电路都由微处理器直接控制。
电饭煲通电后,操作电路有+5V的工作电压,按动电饭煲的操作按键,输入人工指令,对电饭煲进行操作。
人工指令信号由操作电路输入到微处理器中,微处理器处理后,根据当前的电饭煲工作状态,直接控制指示灯的显示。
指示灯(LED)由微处理器控制,根据当前电饭煲的工作状态,进行相应的指示。
当通过操作电路对电饭煲进行定时设置时,数码显示管通过驱动电路的驱动,显示电饭煲的定时时间。

图10-15 典型电饭煲的操作显示电路
(3)加热控制电路
图解演示
图10-16所示为典型电饭煲的加热控制电路。人工输入加热指令后,CPU(微处理器)为驱动三极管Q6提供控制信号,使其处于导通状态,即CPU(微处理器)向驱动三极管中提供一个“加热驱动信号”。

图10-16 典型电饭煲的加热控制电路
当三极管Q6导通后,12V工作电压为继电器绕组提供工作电流,使继电器开关触点接通。继电器中的触点接通以后,交流220V电源与加热盘电路形成回路,开始加热工作。
(4)保温控制电路
图解演示
图10-17所示为保温控制电路的简易工作原理图。电饭煲煮熟饭后,会自动进入保温状态,此时,微处理器为保温组件控制电路输出驱动脉冲信号。经三极管Q2反相放大后,加到双向晶闸管TRAC的触发端,即控制极(G)。双向晶闸管接收到脉冲信号后导通。此时,交流220V电压经晶闸管为保温加热器供电。保温加热器有工作电压后,开始加热工作。

图10-17 保温组件控制电路
(5)微电脑控制电路
图解演示
图10-18所示为典型电饭煲的控制电路。微电脑控制电路为电饭煲的各个电路提供控制/驱动信号,使电饭煲可以正常工作。
电源供电、复位电路、晶振是为微处理器提供基本工作条件的电路。若这些电路不正常,微处理器则不能进入工作状态。
相关文章
VT1、VT2由两只不同型号的晶体管进行恒流控制。IC1电子开关既可以工作在2.2A受控恒压方式,也可工作在7.5V恒压状态下。当Vo≤2V时,VT1、VT2无工作电流,此时电流控制电路不起作用,但一次电流受IC1的电流限制,电流在R4上的压降VR4上升,VT2集电极电流下降,使光耦合器的工作电流迅速减小,迫使IC1进入重新启动状态。就是说,一旦电流控制电路失去控制,电路立即从恒流模式转入恒压状态,将Io拉下来,对IC1起到保护作用。......
2025-09-29
坦克炮控系统工作在瞄准状态时是速度控制系统,简称调速系统。因此,本书就以坦克高低向稳定器为研究对象,这里,将讨论高低向稳定器的工作原理。稳定器分为稳定工作状态和瞄准工作状态,下面分别介绍两种工作状态的原理。稳定器的工作过程可表示为图5.2。......
2025-09-29
图9-17AER 基本功能框图2.各环节工作原理结合如图9-17所示,将工作通道各环节工作原理阐述如下。采用两个电压互感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电压回路断线时AER 误动。机端电压测量环节类似于微机保护的模拟量采集通道,为了反应对称故障与不对称故障,一般采用正序分量来反应。......
2025-09-29
后记忆电路也属瞬时动作、延时复归电路。同时电容C2经VD、VT1快速充电,C2两端电压随之增大,直到接近电源电压。电路的这一状态在输入信号持续期间一直保持着。图2-57充电式后记忆电路工作原理:正常时,无信号输入,三极管VT1截止,三极管VT2由电阻R2、稳压管VS得到基极电流而导通,输出Usc为零电位。......
2025-09-29
在除湿运行时,通过微控制器应能将室内机的贯流风扇自动设定为低速挡,并且睡眠和温度设定等调控功能均应有效。总之,微控制器的控制功能较多,在不同品牌型号的机型中,又有多种不同型号的控制芯片,并在各自不同的自编程软件控制下自动完成各项控制功能,但它们的工作原理是一致的。......
2025-09-29
图10-5 采用热敏电阻式的感温器双金属片恒温器图解演示双金属片恒温器在电饭煲中与磁钢限温器并联安装,如图10-6所示,是电饭煲中的自动保温装置。图10-6 电饭煲中的双金属片恒温器2.微电脑控制式电饭煲的结构特点图解演示图10-7所示为微电脑控制式电饭煲的内部结构图。......
2025-09-29
如图8-1所示,传真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可以归纳为5个环节:发送扫描、光电转换、传真信号的调制/解调、记录转换、接收扫描。图8-1 传真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发送扫描发送扫描是对发送图像进行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扫描,把发送图像分解成许多微小像素,从而把二维图像信息转换成一维时间序列信号。......
2025-09-29
图解演示图9-45所示为典型吸尘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9-45 吸尘器的工作原理1.SANYO1100W型吸尘器的电路原理图解演示图9-46所示为SANYO 1100W型吸尘器电路原理图。图9-46 SANYO 1100W型吸尘器电路原理图提示说明双向晶闸管T2和T1极之间可以双向导通,这样便可通过交流电流。交流输入220V电源经过双向晶闸管为吸尘器驱动电动机供电。......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