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钛合金的焊接方法与注意事项

钛合金的焊接方法与注意事项

【摘要】:3)氢气固溶于钛及其合金中,焊缝析出片状、针状氢化物TiH2。α钛合金和近α钛合金焊缝和热影响区为锯齿状α和针状α′组织。近α钛合金的焊接时,焊接残余应力可能较高,推荐对焊件进行消除应力退火。预热250℃可预防裂纹并能提高接头塑性。退火β合金在焊接状态下的焊接接头塑性好,其强度较低。Ti-33Mo合金其组织为稳定β相,是一种耐腐蚀钛合金,焊接时不发生相变,焊接性好。例如将氟化钙加入熔池,可以消除30mm厚钛合金焊缝中的气孔。

1.钛合金焊接的主要问题

(1)间隙元素固溶脆化 间隙元素固溶脆化会产生如下影响:

1)钛300℃开始吸氢、600℃开始吸氧,700℃开始吸氮,氧、氮固溶于钛及其合金中,使晶格发生畸变,变形抗力增加。

2)氮的溶解量增加,会形成TiN化合物。

3)氢气固溶于钛及其合金中,焊缝析出片状、针状氢化物TiH2

4)碳与钛结合生成脆性的TiC化合物,导致强度和硬度显著增加,塑性和韧性降低;随着氧、氮、氢、碳含量增加,焊缝金属性能进一步恶化。

(2)焊接热作用下的相变 钛合金焊接,由于熔点高,比热容及热导率小,焊接热影响区在高温下停留时间长,容易使β相过热粗化,接头塑性降低。

1)工业纯钛。工业纯钛焊接性相对较好。如果焊缝中Fe的质量分数高于0.05%,在硝酸溶液中特别容易受腐蚀。因为在Fe稳定的残余β相与相邻α相之间存在的原电池腐蚀作用,促进了焊缝金属的腐蚀。如果焊接热输入高,焊缝高温停留时间长,晶粒长大,会产生粗晶脆化;若冷却速度过大,有时会产生针状α′相组织。

2)α钛合金。α钛合金和近α钛合金焊缝和热影响区为锯齿状α和针状α′组织。其中TA7从低温到251℃仍有高韧性,适用于低温使用,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焊接性,若受到碳、氮、氧、氢等杂质污染,形成间隙固溶体和脆性相,导致接头脆化。此外,Fe的污染会降低接头的耐蚀性。近α钛合金的焊接时,焊接残余应力可能较高,推荐对焊件进行消除应力退火。导致α钛合金焊接其接头塑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焊缝为铸造组织,塑性低;单相α钛,在热过程中晶粒长大,产生粗晶脆化;α钛合金焊接时,冷却速度过大,有时会产生针状α′组织,导致接头塑性下降。

3)α+β合金。在室温下平衡组织为α+β。α+β合金在时效状态下焊接,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存在过时效区,导致接头强度下降。

其中TC1合金退火组织以α相为主,含极少量β相,焊接性良好,焊接时冷却速度以12~150℃/s为宜。采用合适焊接热输入,热输入增大,焊接热影响区高温停留时间长,晶粒粗大,析出ω相;焊接热输入过小,β→α′增多,变得细而密,接头塑性降低。

TC4合金以α相为主,β相较少。当加热到β相转变温度(996℃±14℃)以上温度快冷时,发生β→α′转变,在原始β晶粒上析出针状α′相(α′为钛过饱和针状马氏体);焊接接头塑性(断面收缩率)下降,但断裂韧度仍比较高。TC4合金一般在退火状态下使用,为提高强度,可在淬火状态下焊接,焊后进行时效处理。TC4合金焊接时合适的冷却速度为2~40℃/s,比TC1和TA7更低一些,因为过大的冷却速度会使α′相更细、更多,塑性下降更严重。

TC10合金是一种高强度、高淬透性合金,由于合金元素含量较高,焊接性较差,厚12mm的TC10合金焊接时会出现热影响区裂纹。预热250℃可预防裂纹并能提高接头塑性。

α+β合金焊接时,注意降低接头拘束应力,防止产生热应力裂纹和冷裂纹。

4)β合金。退火β合金在焊接状态下的焊接接头塑性好,其强度较低。如果焊缝在高温下使用,则会发生时效作用,导致塑性下降。对于β合金可以在退火状态下进行焊接,焊后对焊缝金属采用轻敲或精轧进行冷作处理,最后对整个焊件进行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以提高接头强度。

β合金可分为亚稳β合金和稳定β合金两种。Ti-33Mo合金其组织为稳定β相,是一种耐腐蚀钛合金,焊接时不发生相变,焊接性好。亚稳β合金TB2平衡组织为β和极少量α相,焊接时容易产生亚稳β相,在焊后热处理时析出α相,引起脆性。亚稳β合金焊接时,由于焊缝金属凝固时成分偏析,在焊后时效过程中,使焊缝中心区性能降低;建议在固溶处理状态下焊接,并在焊后直接进行时效处理。

α+β合金和β合金焊接时,需选择合适的焊接热输入,热输入过小,焊缝及热影响区析出α′相;热输入过大,焊缝及热影响区可能析出ω相,导致接头脆化。

(3)裂纹倾向 钛及钛合金中S、P、C等杂质含量少,很难在晶界形成低熔点共晶;结晶温度区间窄,加之焊接凝固时收缩量小,对焊接热裂纹不敏感。但对于α和α+β合金,若焊接时保护不良或α+β合金中含β稳定元素较多时,可能会出现热应力裂纹和冷裂纹。其原因在于:焊接冷却速度过大,熔合区母材金属析出α′相;焊缝中固溶氢向熔合区扩散,热影响区氢含量增加,形成TiH2脆性化合物;加之焊接接头拘束应力作用,最终导致热影响区冷裂纹或延迟裂纹形成。工艺措施如下:

1)降低焊接接头氢含量,例如选用氢含量低的材料(焊丝、母材、氩气保护),加强焊接区保护。

2)工件表面清理,在可能的条件下,焊后进行真空去氢处理。

3)降低接头残余应力,及时进行消除应力处理。

4)控制焊接接头冷却速度,适宜的冷却速度10~200℃/s,太快时针状α′相太多,太慢时过热,晶粒粗化,都会使接头塑性降低。

(4)气孔 钛及钛合金焊接气孔可分为焊缝中气孔和熔合线气孔。焊接热输入较大时,气孔一般位于熔合线附近;焊接热输入较小时,气孔则位于焊缝中部。产生气孔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在拉丝时粘附在焊丝表面的润滑剂。

2)焊接坡口有机物粘附:坡口打磨时残留在坡口表面的磨粒,清洗擦拭坡口时的残留有机物。

3)薄板剪切时切口的粗糙的端面有机粘附。

4)金属材料中的溶解氢。

5)熔化金属的保护不良。

防止气孔的工艺措施有以下方面:

1)降低熔池中氢含量:采用沾有溶剂的绸布擦拭焊丝润滑剂;清理焊接坡口粘附;去掉切口毛刺和降低表面粗糙度

2)不同焊接方法的气孔敏感性也不同。因为不同的工艺方法焊接参数、焊接热输入不同,焊接过程中熔池形状和熔池高温停留时间不同,对焊缝的熔池宽深比,高温停留时间长短,亦即对熔池中的气体逸出和气泡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所致;采用电子束焊在真空(<1.33×10-2Pa)条件下进行,有利于降低气孔敏感性。

3)采用电子束焊加重熔焊道,焊接速度低于30cm/min以下,有利于熔池中气体逸出。

4)用碱或碱土金属的氟化物为基的熔剂对熔池进行冶金处理,对消除焊缝气孔十分有效。例如将氟化钙加入熔池,可以消除30mm厚钛合金焊缝中的气孔。

5)电子束扫描可改善焊缝成形、细化晶粒和减少气孔,接头性能也随之提高。

2.钛合金电子束焊工艺

真空电子束焊具有一系列的优点:焊缝窄、深宽比大、焊缝角变形小,焊缝及热影响区晶粒细、接头性能好;真空保护下焊缝和热影响区不会被空气侵入,冶金质量高;焊接厚件时效率高等。

1)提高真空度,防止氧、氮、氢、碳有害元素进入焊缝金属。

2)严格清理焊接接头,采用酒精、丙酮清洗工件表面油脂,消除熔池的氢来源,砂纸和机械清除工件表面氧化膜,防止产生气孔。

3)需要加填充金属,尽可能采用Fe含量低的焊丝;排除所有Fe污染源,防止焊接接头耐蚀性下降。

4)接头设计和接头装夹,应尽量降低接头应力;控制接头装配间隙,减小焊接变形。

5)为了改善电子束焊缝成形,可采用焊接+重熔两道焊,第一道为高功率密度的深熔焊,第二道为低功率密度的修饰焊,以改善接头疲劳性能。

6)采用电子束扫描可改善焊缝成形、细化晶粒和减少气孔,以提高接头性能。有时背面加垫板,用以预防未焊透或成形不良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