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钨极的选用及优化策略

钨极的选用及优化策略

【摘要】:钨极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钨极端部形状变化,会带来电弧形态的改变,影响电弧力及对母材的热输入。钨极加入氧化钍后电子逸出功显著降低,电子发射能力大大增强。但是,钍钨极中所含钍元素具有微量的放射性,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钍质量分数为2%的钍钨极已极少采用。钍钨极在使用过程中若不注意保护,对焊工的健康是有害的。铈钨极是我国首先试制并应用的。表1-6-7为常用钨极的许用电流值。

1.对钨极材料的要求

TIG焊用钨极材料,对TIG焊电弧的稳定性、钨极材料损耗和焊接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钨极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

(1)发射电子能力强 钨极材料的电子逸出功要小,特别是在高温时具有较强的热电子发射能力,使引弧及稳弧性能好。

(2)耐高温 在正常焊接过程中钨极材料不熔化烧损。

(3)载流能力大要求钨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能承载较大电流而不会过热。

焊接时,钨极端部要达到3000K以上的高温,钨极受高温蒸发和缓慢氧化均会产生烧损。钨极的烧损使焊缝夹钨,这对重要构件是不允许的。钨极端部形状变化,会带来电弧形态的改变,影响电弧力及对母材的热输入。同时也影响电极的使用寿命,需要频繁更换电极。因此,合理选择钨极材料,减少钨极烧损是很重要的。

2.钨极材料

钨极材料有纯钨极材料和钨的合金材料。在纯钨的基础上加入微量逸出功较小的稀土元素,如钍(Th)、铈(Ce)、锆(Zr)等,或它们的氧化物,如氧化钍(ThO2)和氧化铈(CeO2)等,对钨极发射电子非常有利。经常使用的钨合金材料有钍钨极和铈钨极。

(1)纯钨极 钨是较好的电极材料,它的熔点很高,为3380~3600℃,沸点为5900℃,强度大(850~1100MPa),不易熔化和蒸发。钨的电子逸出功为4.31~5.16eV,高于铝(3.95eV)、钾(2.02eV)等材料电子逸出功,这对电子发射不利,但钨的熔点高,在高温时有强烈的电子发射能力,一旦电弧引燃,电弧还是很稳定的。与钍钨极(逸出功为2.7eV)、铈钨极(逸出功为2.4eV)相比,纯钨极要发射出等量的电子,需要有较高的工作温度,在电弧中的消耗也较多,需要经常重新研磨。纯钨极自身熔点最高,在交流负半波更能抗烧损,因此,纯钨极一般在交流TIG焊中使用。这时纯钨极前端在熔化状态下呈现较好的半球状,随后的形状保持比较容易。

(2)钍钨极 钍钨极是在纯钨材料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2%的氧化钍(ThO2)制成。ThO2的熔点为3327K,接近钨的熔点。钨极加入氧化钍后电子逸出功显著降低,电子发射能力大大增强。钍钨极与纯钨极比较其优点是: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发射出同等程度的电子数目,因而容易引弧和稳弧,延长电极使用寿命,并且电极的载流能力增加,即相同直径的电极可以流过较大的电流。TIG直流正接焊接时,常采用钍钨极。这时电极的前端熔化、烧损少于纯钨极。但是,钍钨极中所含钍元素具有微量的放射性,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钍质量分数为2%的钍钨极已极少采用。钍钨极在使用过程中若不注意保护,对焊工健康是有害的。

(3)铈钨极 在纯钨材料中加入少量微放射性稀土元素铈(Ce)的氧化物(CeO2)就做成了铈钨极,CeO2的加入量通常质量分数为1%~2%。实践证明,铈钨极能明显降低电子逸出功,提高电极的引弧和稳弧性能,基本能满足TIG焊要求。铈钨极是我国首先试制并应用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焊接材料分委员会根据我国应用铈钨极的情况,已经把铈钨极列入非熔化极标准中,并确定其代号为WCe。铈钨极的优点表现如下:

1)使用更加安全,铈钨极与钍钨极相比降低了电极的放射性。

2)直流焊接时,阴极压降降低10%,比钍钨极更容易引弧,电弧稳定性也好。

3)化学稳定性好,对保护气体纯度的要求比钍钨极略低。

4)允许的电流密度大,最大许用电流密度比钍钨极提高5%~8%。

5)电极烧损率下降,修磨次数减少,使用寿命延长。

(4)其他电极 这里包括锆钨极、镧钨极和钇钨极等。锆钨极含质量分数为1%左右的氧化锆(ZrO2),载流能力强,抗母材污染性好,在电弧中的烧损较小,保持电极端部形状(半球形)的功能强,不易使焊缝夹钨。锆钨极也适合于在交流焊接中使用。此外,人们正在研制的电极还有镧钨极(W+LaO21%)(质量分数,下同)、钇钨极(W+Y2O32%)等,进一步提高了钨极的性能。这些电极也适合于在中、大电流和交流焊接中使用,具有烧损小的特点。

以上几种TIG焊常用电极的化学成分见表1-6-6。成分中含有的SiO2、Fe2O3、Al2O3等为杂质,这些杂质存在会降低电极熔点,影响电极使用性能,应予以限制。

表1-6-6 TIG焊常用电极的化学成分

978-7-111-46212-5-Part01-317.jpg

3.电流容量

钨电极承载电流能力除了与电极材料有关系外,还与电极直径、电流的种类和极性、电极伸出长度和冷却程度等因素有关系。一定直径的钨电极对应有相应的极限电流。超过极限电流值,钨极将过热、熔化或蒸发,引起电弧不稳,焊缝夹钨。直流反接时,钨极发热量比正接时大,所以电流容量比正接要小。交流焊接时,极性是在变化的,电流容量介于直流正接和反接之间。为了防止电弧烧毁喷嘴和不影响操作者的视线,钨极端部应伸出喷嘴以外。如果钨极伸出过长,气体保护效果变差,钨极受电弧热和电阻热增加,降低了钨极许用电流值。因此钨极伸出喷嘴长度一般为5~10mm。表1-6-7为常用钨极的许用电流值。

表1-6-7 常用钨极的许用电流值

978-7-111-46212-5-Part01-318.jpg

4.电极端部形状

电极端部形状对电弧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直流TIG焊接时,一般采用直流正接。因为钨极为负极时发热量小。为了使电弧集中,燃烧稳定,电极端部一般修磨成圆锥形状。电极端部形状如图1-6-20a所示。在小电流时,为了提高电弧热量集中性,一般采用较小的电极锥角α,如30°。在较大的焊接电流时,如果电极锥角过小,则会增加电极上的电压降,增加电极的产热,降低电极使用寿命,对焊接过程的稳定性不利。这时电极锥角α一般取较大值,如90°。交流TIG焊时,由于兼有正、负极性,为了增强电极端部的抗热能力,避免负极性半周钨极过快烧损,电极端部一般修磨成半圆球形状。如图1-6-20b所示。钨极端部必须修磨光滑,否则,凹凸不平的电极端部使得电弧既不集中也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