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功率因数校正的意义与基本原理

功率因数校正的意义与基本原理

【摘要】:图4-3是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基本工作原理图。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组合成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图4-4所示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输入电流IL、Ii和输入电压Vdc、Vi的波形。图4-4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输入电压Vdc、Vi及输入电流IL、Ii波形实现PFC的方法很多,可根据电路工作频率高低以谐波分类,大致可分为3种:①无源PFC,就是电感、电容、整流二极管所组成的电路。

功率因数在所有用电设备中非常重要,开关电源中任何一种AC/DC、DC/DC变换电路都离不开功率因数校正。图4-3是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dvantag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APFC)的基本工作原理图。主电路由单相桥整流电路和DC/DC变换电路组成,点画线框内为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电压误差放大器A1、基准电压源Vr电流误差放大器A2乘法器M和驱动器等,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有源功率校正器的控制电路。主电路包括桥式整流器(UR)、功率开关管(VT)、输出升压二极管(VD)以及滤波电容(C)等。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组合成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主电路里的桥式整流电路将输入的交流电整流为100Hz的脉冲直流电,再经升压电感L和升压二极管VD整流输出电压Vo。电压Vo和基准电压Vr进行比较后,输入给电压误差放大器A1,放大后的误差电压与桥式整流的脉动电压一起加到乘法器M中相乘,乘法器M输出一电流信号并与开关电流一起加到电流比较器A2上,经A2比较误差放大均化。中性电流去驱动脉宽调制信号,以控制开关功率管VT的导通和截止,从而使输入电流(即电感电流IL)的波形与整流输出的脉动电压的波形基本一致,使电流谐波大大减少,提高了功率因数。不但如此,整流升压二极管输出电压受到可调频率的控制,可以得到稳定的、所需要的工作电压,这样为开关电源的设计、调试带来了便利。

图4-4所示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输入电流ILIi和输入电压VdcVi的波形。ViIi是两个同相位的正弦波。由图可见,输入电流被PWM频率调制后,使脉冲呈现出近似正弦波的波形,在一个开关周期内具有高频纹波的输入电流经均化后,使原先像锯齿波一样的纹波(见图4-4a)变成了较平滑的如同正弦波的波形,而且输入电流与输入电压是同相位的,不存在整流二极管导通角的影响,使输入电流发生畸变,谐波含量大大降低,功率因数提高到近似1,这就是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作用。

978-7-111-49915-2-Chapter04-12.jpg

图4-4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输入电压VdcVi及输入电流ILIi波形

实现PFC的方法很多,可根据电路工作频率高低以谐波分类,大致可分为3种:①无源PFC,就是电感、电容、整流二极管所组成的电路。②低频有源PFC。是利用电感、功率开关管和控制电路组成调节功率开关管的通断,实现交流假正弦化,使低频有源PFC的PF值达0.95~0.97。③高频有源PFC,采用升压型功率变换电路,强制输入电流跟踪输入电压,实现正弦化,并与输入电压同步,PF值能达0.99以上,THD小于7%,但电路较复杂,使用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