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全桥式电源的设计要求和原则

全桥式电源的设计要求和原则

【摘要】:在这些过程状态里,往往主变压器一次电流上冲或下冲过零,脉宽调制的占空比会丢失,全桥式转换的驱动开关管将进入零电压导通、零电流关断的软开关周期,在这周期里控制好12种工作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图1-4中的C1的容量与主变压器NP的一次电感量的配置对这12种状态呈现至关重要,要求在设计变压器一次电感量和漏感时留有余地,可在对电容C1调整时进行更好地补偿,消除漏感。

全桥式变换电源电路比较复杂,它是对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磁理论、材料科学等多门学科综合应用的体现,任何现代电源都具备这些领域里的多种技术,可以说全桥式电源是整个开关电源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种。

桥式变换电源由4只晶体管组成,它的变压器只有一个一次绕组,通过正、反向电压轮换变化,在变压器的一次绕组得到正、反两个不同极性的磁通,再经过二次绕组全波整流,输出直流电能,如图1-4所示,由图可知,4只晶体管对功率开关是安全的,最大的反向电压不会超过电源供电电压,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部分由变压器漏感和开关管的D-S极间电容所产生的瞬态峰值电压,这样反激时的电能得到充分利用和快速恢复,在高压离线式开关电源中,虽然开关管多两只,它的损耗还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全桥式变换电源在大功率AC/DC变换中应用很多。实践证明,全桥式变换电路采用软开关工作方式,它的电气性能、电磁辐射、转换效率可靠性等方面,都明显优于硬开关电源。现代全桥式电源要求具备以下特点:

978-7-111-49915-2-Chapter01-26.jpg

图1-4 桥式变换电路

1)负载均流技术。具有均流技术的电源便于扩容。使扩容模块化、负载均流化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电路开环调节电源输出阻抗,达到均流,但均流的负载效应指标差,均流的响应速度慢,效果不理想。第二是平均电流法,它不需外加控制器,只需一根控制导线连接各单元,调节电压放大器的参考电压,达到每个单元电流均等。单元模块监控器通过一个电阻驱动总线。如果某单元电阻上的信号有变化,这个信号反映出负载电流的不平衡,这时信号立即调整基准电压,使之达到均流。最后是自动均流法,它是利用单元的电流最大值与每个单元电流比较,其差值来调节各单元的参考电压,达到每个单元的电流相等。它用二极管代替平均电流法中的电阻。自动均流法只允许一个均流总线对电源里的各个单元进行信号通信,它向各单元提供性能良好的均流服务。

2)零电压脉宽调制、软开关移相控制,是全桥式转换又一新技术。我们知道,全桥式转换的正半周和负半周对称相同,却方向相反,在一个开关周期里,全程存在着12个不同的工作过程状态,除了正负半周的两只功率管输出的两个钳位续流过程之外,还有4个谐振过程:振荡波从死区开始与谐振交换电流过程;换流释放过程;一次电感储能馈送负载过程;从驱动负载返回电网过程。在这些过程状态里,往往主变压器一次电流上冲或下冲过零,脉宽调制的占空比会丢失,全桥式转换的驱动开关管将进入零电压导通、零电流关断的软开关周期,在这周期里控制好12种工作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图1-4中的C1的容量与主变压器NP的一次电感量的配置对这12种状态呈现至关重要,要求在设计变压器一次电感量和漏感时留有余地,可在对电容C1调整时进行更好地补偿,消除漏感。

3)开关电源是一门综合技术,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是电路设计重要,就连一个元器件的摆放位置都牵动全局,所以有“三分理论、七分经验”之说,从设计专题上要满足技术要求;实施制作调试的过程中,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不能逆势而行,既要注重理论,更要把握好实践,才能收到行之有效的效果,否则是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