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优化4.5镗铣加工程序格式

优化4.5镗铣加工程序格式

【摘要】:G49:取消刀具长度补偿,以防止不正确的刀具长度补偿对程序执行产生影响。

为了保证加工程序的完整、正确和统一,编程时一般应针对某一机床,设计一基本的程序格式,这样不仅可使程序简洁、明了,而且还可提高编程的效率可靠性

前述的【例4-8】是采用了标准程序格式编制的程序,这一标准格式稍加改变后,便可用于绝大多数镗铣加工机床。标准格式说明如下。

1.G代码初始化

G代码初始化程序段的作用是设置主要的模态G代码,以防止不正确的模态指令影响程序的加工,提高程序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G代码初始化程序段一般如下:

程序段中各G代码的作用如下:

G90:选择绝对编程方式,以防加工起始位置的不同,影响编程轨迹。

G40:取消刀具半径补偿,以防止不正确的刀具补偿对程序执行产生影响。

G00:选择快速定位状态,提高刀具定位速度。

G80:取消固定循环功能,以防不正确的固定循环对程序执行产生影响。

G17:选择XY平面作为刀具半径和圆弧插补的基本平面。

G49:取消刀具长度补偿,以防止不正确的刀具长度补偿对程序执行产生影响。

G98:选择定位平面作为固定循环的返回平面。

G21:选择公制尺寸编程(通常情况)。

G54:选择工件坐标系1,G54工件坐标系通常与机床坐标系重合。

G94:选择每分钟进给。

D0/H0:选择刀具半径补偿号0和刀具长度补偿号0,确保程序执行前切削刀具半径、长度补偿。

2.刀具和切削参数指定

刀具和切削参数指定程序段的基本格式为:

程序段中各指令的意义如下:

T□□:选择本程序加工的第一把刀具。

M06:自动换刀指令,使机床更换第一把刀。

S□□□□:存储第一把刀具的主轴转速,由于程序段没有指令M03/M04,本指令仅设置主轴转速值,主轴并不会旋转。

F□□□□:存储第一把刀具的进给速度,它在G01/G02/G03等切削进给程序段生效。

(M□□):根据需要可增加辅助功能指令,如M41/M42主轴传动级交换指令等。

3.运动到加工起始点

程序段的作用是使刀具在XY平面上进入工件坐标系、Z轴加入刀具长度补偿,并接近加工表面,同时旋转主轴,作好加工准备。加工起始点一般选择在零件加工的进刀点上,Z向则是固定循环的定位平面位置。程序段格式如下:

程序段N10是使刀具在XY平面进入工件坐标系;N11是对Z轴进行刀具长度补偿,并靠近加工表面;同时旋转主轴,作好加工准备。

4.正常加工程序段

编制以上加工准备程序段后,刀具及切削参数均已指定、长度补偿已生效、主轴已旋转,这些状态将作为本刀具的模态信息保留,故可进入正常的加工。在正常加工程序段上,可根据加工的不同要求,编制刀具运动指令,通常无须再考虑S、F等代码编程。

5.加工完成与换刀

在加工中心上,一把刀具完成加工后需要进行换刀,在绝大多数机床上,换刀时需要将Z轴移动到参考点,并需要进行主轴定向准停,故其常用的程序段格式如下:

在完成刀具自动交换后,即可以进入下一刀具的加工,程序可以重复以上步骤2~5,直到全部加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