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

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

【摘要】:加快生态河道建设和农村沟塘综合整治,改善水生态环境。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大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加快坡耕地综合整治,积极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禁止破坏水源涵养林。济南市是水利部确定的全国第一个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河湖湿地水生态系统质量状况得到改善,水功能区达标率明显提高,全社会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水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人水和谐”,就是人类社会与自然水体相互协调的良性循环状态,即在不断改善自然水体自我维持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加强水资源保护,使其能够为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久的支撑和保障。

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已经明确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五大目标:一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全面建立;二是节水型社会基本建成,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三是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基本形成,防洪保安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水资源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四是水资源保护与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得到有效修复;五是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体制基本理顺,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其中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作为核心内容有以下要求:

(1)确定并维持河流合理流量湖泊、水库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保障生态用水基本需求,定期开展河湖健康评估。对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地、江河源头区和湿地重点保护,综合运用调水引流、截污治污、河湖清淤、生物控制等措施,推进生态脆弱湖和地区的水生态修复。加快生态河道建设和农村沟塘综合整治,改善水生态环境

(2)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尽快建立地下水监测网络,划定限采区和禁采区范围,加强地下水超采区和海水入侵区治理。

(3)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大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加快坡耕地综合整治,积极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禁止破坏水源涵养林。

(4)合理开发农村水电,促进可再生能源应用。

(5)建设实用与美观的亲水景观,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并行,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美的居住环境。

济南市是水利部确定的全国第一个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按照“一核、两带、三区、六廊、九点”的生态格局,构建水管理、水供用、水生态和水文化“四大水利体系”,提升水生态自然文明、用水文明、管理文明和意识文明“四个文明”,加快形成“河湖连通惠民生,五水统筹润泉城”,实现“泉涌、湖清、河畅、水净、景美”的总体目标。

通过一年的试点建设,水资源配置格局初步形成。河湖湿地水生态系统质量状况得到改善,水功能区达标率明显提高,全社会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