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河流修复研究进展与探讨

河流修复研究进展与探讨

【摘要】:河流生态修复促使河流水生态系统恢复到较为自然的状态,提高生态系统价值和生物多样性,实现河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河流生态修复在发达国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也取得了不少的研究和实践成果。河流生态修复的任务,主要包括水文条件的改善和河流地貌学特征的改善。河流地貌学方面特征的改善包括:尽可能恢复河流的纵横向连通性,尽可能恢复河流纵向形态的多样性、尽可能恢复河床底质特征。

生态修复是利用生态系统原理,采取各种方法修复损伤的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群体及结构,重建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和强化水体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并能使生态系统实现整体协调、自我维持和自我演替的良性循环(杨京平,2002)。河流生态修复促使河流水生态系统恢复到较为自然的状态,提高生态系统价值和生物多样性,实现河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Kevin,等,2001;董哲仁,2003,2004)。河流生态修复在发达国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也取得了不少的研究和实践成果(杨文和,2006)。

河流生态修复的任务,主要包括水文条件的改善和河流地貌学特征的改善。其目的是改善河流的生态结构和功能,其标志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提高和恢复(应聪慧,2005),和水质改善单一目标相比更具有整体性、全面性特点,因此其生态的效益更高。水文条件的改善包括流量过程的改变和水质条件的改善等方面,包括通过水资源配置维持基本的生态流量以及适应水生态周期的流量过程,通过污水处理、污水排放控制以及清洁生产倡导改善河流水质。河流地貌学方面特征的改善包括:尽可能恢复河流的纵横向连通性,尽可能恢复河流纵向形态的多样性、尽可能恢复河床底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