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滨海地区频发的风暴潮灾害

滨海地区频发的风暴潮灾害

【摘要】:然而,滨海地区恰恰也是各类自然灾害爆发频繁的地区,尤其是风暴潮灾害,发生次数多,危害程度大,涉及范围广,位于各种海洋灾害之首。造成山东省滨海地区风暴潮的原因主要有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和温带气旋、寒潮引起的温带风暴潮,以及这两种原因叠加引起的风暴潮。表1-4-11980—2010年山东省滨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统计表图1-4-5山东省烟台市2007年风暴潮

山东省濒临黄海、渤海,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沿海省份之一,海岸线长3082km。山东省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是我国四大海盐产地其中之一,也是全国农、牧、水产的重要产区,更是我国黄河三角洲所在地。作为全国三大河流三角洲之一,山东省拥有着正在逐渐扩张的新增土地资源。此外,山东省还具有得天独厚的各种海洋空间,包括海岸线、滩涂、港湾、浅海、岛屿等,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目前已成为我国发达的沿海经济地区和繁荣的对外贸易口岸地带,是21世纪环渤海经济圈开发的重点和经济发展最有潜力的地区。然而,滨海地区恰恰也是各类自然灾害爆发频繁的地区,尤其是风暴潮灾害,发生次数多,危害程度大,涉及范围广,位于各种海洋灾害之首。

风暴潮是由台风、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风暴潮是一种重力长波,周期约为几小时到几天之间,振幅一般数米。造成山东省滨海地区风暴潮的原因主要有热带气旋(包括台风、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热带低压)引起的风暴潮和温带气旋、寒潮引起的温带风暴潮,以及这两种原因叠加引起的风暴潮(刘敦训,2006)。

山东省遭受风暴潮灾害由来已久,关于风暴潮的最早记录可追溯至公元前。自公元前48年至1949年的近2000年中,黄渤海沿岸有文字记录的风暴潮灾害多达96次,其中重灾33次(季明川,1993)。新中国成立后50年来,山东滨海地区共发生617次风暴潮最大增水超过1m,63次风暴潮最大增水超过2m,主要发生在威海市、烟台市、青岛市、日照市、东营市、滨州市和潍坊市等沿海7个城市(杨桂山,2000)。这些风暴潮以少量台风风暴潮和大量以温带风暴潮组成,前者多集中于汛期7—9月,后者多集中于10月至次年4月,因而与天文潮遭遇几率相对较大,已成为山东省滨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主要原因(刘敦训,2006)。1980—2010年山东省滨海的7个城市遭受风暴潮灾害统计情况见表1-4-1,这20年内,平均每个城市发生5.7次风暴潮,平均每3.5年发生一次风暴潮,平均年伤亡人数达405人,总经济损失高达1552.44亿元。其中,1985年第9号台风引起的风暴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风暴潮灾害。这次风暴潮带来了大量海洋暖湿气团,发生了持续时间长、覆盖面积大的高强度集中暴雨。据统计,青岛、胶南、即墨、平度、莱西、烟台等山东半岛多个县市总雨量都在300mm左右,个别县市甚至超过400mm,占山东半岛年多年平均降雨量的40%~50%,造成了流域内大规模的洪灾。此外,这次风暴潮恰好遭遇天文大潮,导致海面水位持续急增。青岛市首当其冲,灾情最为严重,造成29人死亡,368人重伤,经济损失高达5亿元之多;烟台市死亡16人,直接经济损失5亿;牟平县经济损失1亿元,蓬莱县经济损失3600万元,死亡7人(不包括被毁房屋、农田、公路、桥梁、大坝水库等等)(刘国安,1989)。

表1-4-1 1980—2010年山东省滨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统计表

图1-4-5 山东省烟台市2007年风暴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