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状况不仅引发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竞争和冲突,同时也导致了流域水生态效应的外部性,增加了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3-11-21
在城市河流生态恢复过程中,河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恢复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在生态护岸和生态河床建设中,要遵循生态学的发展原则,根据城市和河流的地形、气候等当地条件,建设一条空间异质性高、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河道;同时,还要恢复河道两侧植物多样性,建设河道生态廊道,提高水土保持、吸附和污染河道沿线土地的状态功能。城市河道与各种水系和区域景观相互沟通,形成了生动、丰富、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景观环境。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在整个城市的生态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江区,根据生态学原理,结合不同断面的功能和特点,合理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水土的抗湿植物和水生植物,提高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河川植物的种植和恢复,不仅可以吸收污染物,有效控制水污染,而且可以为生物生存提供条件,保护生物多样性,美化河川环境,形成良好的自然景观。在城市河流生态修复过程中,不仅要使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原状,而且要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和自然发展规律,使河流生态系统及其功能与时俱进,与整个城市环境和景观环境相协调。
1.生态格局完整性
在城市河流生态修复过程中,要注意城市和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保持城市河流景观与自然山坡、水系网络的联系为景观背景,保持各生态格局的连续性。这些空间连接的主体结构是廊道,如水廊道、防护林廊道、道路绿化廊道。
城市河流的自然弯曲形态是保持连续性的前提。城市河流的蜿蜒性使其与城市其他水系相连,形成水系网络,利用水系网络和防护林廊道、道路绿化廊道等城市绿化廊道,将城郊剩余斑块与自然景观矩阵建立联系,形成一个整体。滨江、滨江道路的路侧,特别是行车道,要注意绿化,形成绿色廊道,结合水面和岸线的地形,设计成滨水绿化带。
生态格局的完整性也体现在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上。绿色廊道的建立可以使河流的生态功能更加完善,具有生境、生物廊道等生态功能。河流廊道的宽度与河流的大小密切相关,应与河流相协调。河流两岸应种植一定宽度的植被带,有效吸收地表径流带来的溶解物质和养分,有效净化水体,为水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同时,较高的植被覆盖度可以吸收地表径流,增加入渗,从而减少河流流量,减轻洪水的影响。
河流走廊的连续性也非常重要。连续的滨江植被廊道不仅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迁移,而且可以保持水温低、含氧量高的水体条件,有利于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世界上一些著名城市有许多成功的案例。美国设计师奥尔姆斯特德设计的波士顿城市公园系统,以查尔斯河及其支流、河滩和两侧草地所限定的自然空间为基础,采用60~450米宽的带状绿化,将多个公园连接成一片,在波士顿市中心区形成景观优美、环境宜人的绿色体系。
2.气候调节
为了促进河道对城市区域小气候的调节,在城市河道生态恢复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尽量减少或不建大流量、高楼层的河道水体附近区域,保证水、地、气的流动和交换,促进城市内部风向的深入延伸,促进空气流通,缓解空气污染和城市热岛效应;周围建筑物底层可采用架空或局部透气的形式,加强对陆风和水风的引导。二是采用林地、疏林草地和草地交替的方式,引导水陆风沿这些道路向城市深处延伸,同时增强植物多样性,丰富河流景观,为城市居民和动物提供不同类型的休息空间。
3.防洪排涝
自古以来,这条河就具有防洪排涝的功能。过去,人们面临洪灾时,往往通过截弯调直的方式改造河道,减少河道在河道中停留的时间,或通过修建高坝,防止河道对城市的破坏。但这种方式使河道人为化,切断了城市与水的联系。防洪生态措施长期存在。都江堰建成后,李冰父子总结了六个字,即“深掏难,低作堰”。
应对洪灾,既要合理设计河道过流、河道坡度和防洪墙等设施,又要合理设计洪水面积,使河道蓄洪能力不断提高,减少洪水对城市的破坏。洪水区域包括湖泊、林地、农田和公共绿地,这些都可能被周期性高水位淹没。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河道周边的植被覆盖率,合理规划利用周边土地。
在现代河流修复中,地势较低的周边地区可作为河流湿地和滨河公园,为人们平时的休闲娱乐提供场所。洪水来临时,还可作为蓄洪点,以挽救洪水,减少洪水对城市和居民的破坏。此外,根据现场特点,合理、合理地规划生产地形,在一定高程的洪水位以上修建建筑物,有效地防止洪水入侵,保护建筑物的生命财产安全。
只有少数遗址的重建,对于整个河道的生态恢复和防洪排涝功能,可能只是杯水车薪。但是,如果在整个流域内合理规划河道、城市地形、洪水面积等,进一步建设湿地、公园等设施调节洪水位,必将对流域内的洪水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有利于保护居民生命安全和财产。
有关城市河道及湿地生态修复研究的文章
高速发展的工业文明需要吞噬多少自然资源,其中又有多少是不可再生的?美国小说家厄普代克“兔子”系列小说的最后一部《兔子安息》就表现了这样的世界。“兔子”哈里奋斗的最后阶段,“反映了这个国家的腐朽和衰落,美国已经是后自然的土地”,用小说里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把它全部用光了——世界!”......
2024-01-22
因此,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率是有限的,且必须以不同形式给城市生态系统补充能源,以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转。阐明这些物质的收支、转移和变化,不仅有助于对城市生态系统特征的认识,而且是解决城市各种问题的基础。......
2023-11-19
河流生态系统受制于众多因素影响,大体可分为两类:自然变动和人类活动。河流生态系统干扰评价就是对由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和退化程度进行判断,以便为治理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从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能量和物质循环的角度对河流状况进行界定,对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状况进行评判,这种思路是评估河流生态系统状态的有效方法。......
2023-06-25
淮河流域水污染严重,直接威胁水生态安全。(三)海洋生态系统污染现状——以长江口海域为例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状况整体较差,生态系统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长江口海域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海洋工程和人类活动干扰强烈、海水污染严重、低氧区长期存在、生境破碎化严重、水生生物群落多样性下降、外来生物入侵和赤潮频发等。......
2023-11-24
以淮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为例,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做好水资源保护规划。依照流域生态功能分区,结合淮河流域水资源三级分区,以水系为基础,按照流域与行政区域有机结合的原则,考虑国家在淮河流域确定的发展战略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布局,水土保持区划以及流域水功能区划,从严格水资源管理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的角度,做好水资源保护规划,构建流域水生态安全格局。......
2023-11-24
总而言之,生态危机主要是现代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环境危机,我们可以据此将人类文明划分为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三个大的历史阶段,在汲取前现代美学与现代美学的积极成果的同时扬弃二者的理论缺陷,从生态文明的高度来构建生态美学。......
2023-11-17
生态系统的自身功能即生命支持系统的功能,通常归纳为生物质生产、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四个方面。也就是说,每经过一级食物链,就要损失90%的生物能。按照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处在同一级生态位或同一级食物链中的不同物种,凡是能量转换效率高、环境适应能力强的,就能繁衍、生存和发展,反之就会退化、衰亡和灭绝。生态系统具有保存和传递这些信息的功能,使得系统内各种生物能更好地适应其生存环境并促进自身的发展。......
2023-11-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