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湿地分类与供水方式有关的特征分析

湿地分类与供水方式有关的特征分析

【摘要】:国外湿地分类方法主要是基于Cowardin等人与1979年提出的湿地分类系统和Brinson于1993年提出的水文地貌分类方法。分析湿地的第一步是将这三个特征划分为相应的功能湿地。根据湿地供水方式的不同,水文特征的分类可分为降水补给、地表洪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

国外湿地分类方法主要是基于Cowardin等人与1979年提出的湿地分类系统和Brinson于1993年提出的水文地貌分类方法。

1979年,Cowardin将湿地划分为系统、亚系统、类群、亚类和优势种五个层次。分类方法如下:首先,根据不同的成因类型,将湿地划分为五个系统:海岸湿地、河口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其次,根据湿地的水文特征,将其划分为子系统;根据优势植物的生活形态和湿地的外观特征,将其划分为湿地类型;根据不同的植被,将其划分为湿地类型,湿地亚类用附加优势种特征描述特殊的湿地特征。

Brinson的分类规则主要基于湿地的功能。该方法将湿地的地貌、水文和水动力特征视为湿地的三个同等重要的基本属性。分析湿地的第一步是将这三个特征划分为相应的功能湿地。根据湿地的地貌位置,可分为河流地貌系统、凹地地貌系统、海岸地貌系统和分布广泛的泥炭湿地四大类。根据湿地供水方式的不同,水文特征的分类可分为降水补给、地表洪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根据湿地水流的强度和流向,水动力特性的分类可分为三类:垂直过流、非定向水平流和双向水平流。它可以在每个大组下进一步分类。

1.天然湿地与人工湿地

根据国外对湿地的研究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将湿地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共分为5大类28种类型。

(1)自然湿地

1)沼泽湿地

a.藓类沼泽:主要由藓类植物组成的泥炭沼泽,覆盖率为100%。

b.草本沼泽:以草本植物为主,植被覆盖率≥30%。

c.沼泽化草甸:包括分布于平原地区的沼泽化草甸和高山.高原性质的沼泽化草甸.冻原池塘和融雪形成的临时性水体。

d.灌丛沼泽:以灌木为主,植被覆盖率≥30%。

e.森林沼泽:主干明显,高6m左右,郁闭度≥0.2的水生植物群落沼泽。

f.内陆盐沼: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一年生和多年生盐生植物群落组成,含盐量≥0.6%,植被覆盖率≥30%。

g.地热湿地:由温泉水提供的沼泽湿地。

h.淡水泉或绿洲湿地。

2)湖泊湿地

a.永久性淡水湖:沿海地区以外常年积水的淡水湖。

b.季节性淡水湖:季节性或暂时性泛滥平原湖。

c.永久性咸水湖:常年积水的咸水湖。

d.季节性咸水湖:季节性或暂时性积水的咸水湖。

3)江河湖泊

a.永久性河流:不仅包括河床,也包括河流中面积小于100公顷的水库或池塘。

b.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

c.泛洪平原湿地:河流漫滩、漫滩、季节性漫滩草地等河流漫滩淹没区(以多年平均洪水位为准)。河水泛滥淹没(以多年平均洪水位为准)的河流两岸地势平坦地区,包括河滩、泛滥的河谷、季节性泛滥的草地

4)滨海湿地

a.浅水区:低潮时水深不大于6m,植被覆盖率小于30%的永久性水域,包括海湾和航道。

b.潮下带:在海洋低潮线以下,植被覆盖率≥30%,包括海草层和海草层。

c.珊瑚礁:珊瑚聚集和生长形成的湿地。包括珊瑚岛和珊瑚生长的海域。

d.岩石海岸:硬海岸,底部基底超过75%,植被覆盖率低于30%,包括岩石海岸岛屿和悬崖。

e.潮间带沙滩:潮间带植被覆盖率小于30%,底质以砂砾石为主。

f.潮间带淤泥质海滩:植被覆盖率小于30%,沉积物以淤泥为主。

g.潮间带盐沼:植被覆盖率≥30%的盐沼。

h.红树林沼泽:以红树林群落为主的潮间带沼泽。

i.沿海咸水湖:沿海地区的一个咸水湖。

j.沿海淡水湖:沿海地区的淡水湖。

k.河口水域:进口段潮汐边界(零潮差)与口外近岸段淡水舌前缘之间的永久水域。

5)三角洲湿地:河口地区由沙岛、沙洲、沙口发育而成的低冲积平原

(2)人工湿地

a.水塘:如鱼虾塘。

b.池塘:面积小于8公顷的农业池塘和贮水池

c.灌溉用地:包括灌溉渠系和水田。

d.农业漫滩:季节性淹没的农业用地,包括集约经营或放牧的草地。

e.盐田:盐干塘、盐矿田等。

f.蓄水区:由水库、拦河坝、堤防组成的蓄水区,一般大于8公顷。

g.矿区:积水坑、采水池。

h.废水处理场:废水场、处理槽、氧化槽等。

i.渠道和排水:输水系统。

j.地下水输送系统:具有人工管理和保护的溶洞水系统。

从工程实例来看,根据不同的配水方式或水流方式,一般分为自由表面流湿地(FWS)和潜流湿地(SFS)。潜流人工湿地包括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和潮汐潜流人工湿地。

1)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

如图1—1所示,典型的FWS系统由水池或地沟组成,并设置了地下防水层,防止地下渗漏。污水在人工湿地土层表面流动,水位较浅,一般为0.1—0.6m,与后来引进的SFS系统相比,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的优点,但缺点是负荷低、净化能力有限。氧气主要来源于水面的扩散和植物根系的运输,但运输能力非常有限。湿地系统的运行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夏季容易滋生蚊蝇,气味难闻。

图1—1 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示意图

2)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潜流型湿地系统又称渗滤湿地系统(infiltration wetland)。在SFS系统中,污水在湿地床表面以下流动,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丰富的植物根系、表层土和填料截留作用,提高处理效果和处理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地表水的流动,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温度对处理效果影响不大,卫生条件好,是目前国际上研究和应用最多的湿地处理系统,但该系统的投资略高于FWS系统。

如图1—2所示,水平潜流湿地(Horizontal Subsurface Flow Wetland,简称HSF)的命名是因为污水从一端水平流过填料床。与自然地表流人工湿地相比,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具有较高的水平负荷,对BOD、COD、SS、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好,臭味和镍生蚊蝇较少。但其脱氮除磷效果不如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图1—2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3)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如图1—3所示,在垂直潜流人工湿地(Vertical Subsurface Wetland,简称VSW)中,污水从湿地表面垂直流向填料床底部或从底部垂直流向表面,填料床处于非饱和状态,氧气可以通过大气扩散和植物传播进入人工湿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硝化能力高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高浓度氨氮(NH4+—N)废水的处理具有较大优势

图1—3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4)潮汐潜流人工湿地

近年来,伯明翰大学对潮汐潜流人工湿地的研究提出,芦苇床按时间顺序交替充水排水,充水过程中排出床内空气,排水过程中的新鲜空气进入床上。伯明翰大学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当水被排出,有机污染物留在基质中时,是耗氧量最大的时候。因此,排水过程中的新鲜空气可以作为去除污染物的氧源。通过这种水气交替运动,大大提高了氧的传递速率和耗量,大大提高了芦苇床的处理效果。但运行一段时间后,床层可能会被大量生物堵塞,限制了床层内的水和空气流动,降低了处理效果。因此,在设计中可考虑备用床交替运行,利用闲置时间进行生物降解。

2.河口滨海湿地、湖泊河流湿地和沼泽湿地

根据我国湿地研究和世界湿地调查,华东师范大学陆健健提出了类似《拉姆萨公约》的定义,将湿地分为河口海岸湿地、湖泊河流湿地和沼泽湿地三大系统,同时也涵盖了我国各类湿地的分类体系。具体分类如下。

系统一:河口滨海湿地

子系统1:潮下带湿地

型1:基岩质滨海湿地

型2:淤泥质(河口)滨海湿地

型3:生物礁滨海湿地

型4:藻床滨海湿地

子系统2:潮间带和沙洲离岛湿地

型5:滩涂湿地

亚型1:海草和芦苇潮滩湿地(又称:草本植物潮滩技

亚型2:红树林潮滩湿地(又称:灌木潮滩湿地)

亚型3:高盐碱潮滩湿地

型6:泥沙质滩涂湿地

型7:岩基海岸湿地

型8:离岛湿地

型9:沙洲湿地

系统二:湖泊河流湿地

子系统3:潮汐河湿地

型10:江河洲岛湿地

型11:潮汐河流湿地

子系统4:外流终年河湿地

型12:终年河河源湿地

型13:高位终年河湿地

型14:低位终年河和洪泛区

子系统5:内陆终年河湿地

型15:终年河道湿地

型16:河滩湿地

子系统5:间歇河湿地

型17:外流间歇河湿地

型18:内陆间歇河湿地

子系统7:浅水湖泊湿地

型19:浅淡水湖泊

型20:浅微咸水和咸水湖泊

型21:季节性湖泊

型22:淤塞性水库

子系统8:湖滩湿地

型23:深水湖湖滩

型24:湖滨湿草地

系统三:沼泽湿地

型25:漂浮状苔草沼泽

型26:丛生状苔草沼泽

型27:片状苔草沼泽

型28:芦苇沼泽

型29:灌木林沼泽

型30:乔木林沼泽

型31:苔鲜地衣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