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摘要】:由电子管至晶体管是电子发展的一大飞跃。晶体管又称为三极管或晶体三极管,它的应用非常广泛,是电子电路中应用的主要器件之一。晶体管有3个引脚,其中E脚为发射极、B脚为基极、C脚为集电极。这些管3个引脚的排列规律是:把晶体管有型号的平面向上,3只引脚对着自己,左边的一只引脚为发射极“E”脚,右边的一只引脚为集电极“C”脚,中间的一只引脚为基极“B”脚。

电子管至晶体管是电子发展的一大飞跃。晶体管又称为三极管或晶体三极管,它的应用非常广泛,是电子电路中应用的主要器件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对信号进行放大或者工作在开关状态对电路进行控制。它的文字符号用字母“VT”表示,实物形状如图1-5所示。从结构形式上可分为NPN型和PNP型两大类,两者的基本特点都一样,在电路中都起“放大”和“开关”作用,在电路中用两种不同的图形符号来区分PNP型晶体管和NPN型晶体管,如图1-6所示。晶体管有3个引脚,其中E脚为发射极、B脚为基极、C脚为集电极。现在市场上最容易买到也是最便宜的是本书用得最多的小功率晶体管:9012、9013、9014、9015、8050、8550等。这些管3个引脚的排列规律是:把晶体管有型号的平面向上,3只引脚对着自己,左边的一只引脚为发射极“E”脚,右边的一只引脚为集电极“C”脚,中间的一只引脚为基极“B”脚。有的厂生产的晶体管把E、B、C已标在管面上,使用起来更加省事方便,对于肉眼无法识别的晶体管,可以像测二极管一样用万用表测正、反向电阻来判别晶体管3个引脚的极性。首先,判定基极“B”脚,用万用表的电阻档R×100或R×1k档测量晶体管3个电极中每两个电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当红表笔接某个电极,黑表笔先后接另外两个电极均测得低电阻值时,则说明红表笔所接的那个电极即为基极“B”脚,同时也可以确定这只晶体管为PNP型;反之当黑表笔接某个电极,红表笔先后接另外两个电极均测得低电阻时,则黑表笔所接的那个电极即为基极“B”脚,同时可以确定该管

978-7-111-42713-1-Part01-9.jpg

图1-5 晶体管的外形图

978-7-111-42713-1-Part01-10.jpg

图1-6 NPN和PNP型晶体管的新旧图形符号

为NPN型。当已判定出晶体管的管型和基极“B”脚后,在判定晶体管的集电极“C”脚和发射极“E”脚时,可以假定另外两个引脚一个为集电极“C”脚,另一个为发射极“E”脚。将万用表置于R×1k档,对于NPN型管,黑表笔接在假设的集电极“C”脚上,红表笔接在假设的发射极“E”脚上,然后用手捏住晶体管的“B”、“C”两个脚(注意勿让两个脚相碰),同时观察万用表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再把黑、红表笔对调,再观察万用表指针向右摆的幅度,这时对比两次测试中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若第一次测试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大,则说明集电极“C”脚和发射极“E”脚假设是对的,反之,若第二次测试时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大,则说明第二次假设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