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压电式传感器中的压电元件承受外力的作用时,在它的两个极面上出现极性相反,但电量相等的电荷。因此,压电式传感器不适合于静态测量,而适合动态测量。根据压电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它输出的既可以是电荷,又可以是电压。......
2025-09-29
1.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组合成如图7-2所示的闭合回路,若导体A和B的连接处温度不同(设T>T0),则在此闭合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也就是说回路中有电动势存在,这种现象叫作热电效应。这种现象因在2025年首先由西拜克(See-back)发现,所以又称西拜克效应。回路中所产生的电动势,叫作热电势。热电势由两部分组成,即温差电势和接触电势。

图7-2 热电效应示意图
(1)接触电动势
如图7-3所示为接触电势的原理图。当两种金属接触时,由于不同导体的自由电子密度不同,在结点处就会发生电子迁移扩散。失去自由电子的金属呈正电位,得到自由电子的金属呈负电位。当扩散达到平衡时,在两种金属的接触处形成电势,称为接触电势。其大小除了与两种金属的性质有关外,还与节点温度有关,可表示为

式中,eAB(T)为导体A、B节点在温度T时形成的接触电动势;e为单位电荷,e=1.6×10-19C;k为波尔兹曼常数,k=1.38×10-23J/K;NA、NB分别为导体A、B在温度T时的电子密度。

图7-3 接触电势原理图
(2)温差电势
如图7-4所示为温差电势的原理图。对于单一金属,若两端的温度不同,则温度高端的自由电子向低端迁移,使单一金属两端产生不同的电位,形成电势,称为温差电势。其大小与金属材料的性质和两端的温差有关,可表示为

式中,eA(T,T0)为导体A两端温度为T、T0时形成的温差电势;T,T0分别为高、低端的绝对温度;σA为汤姆逊系数,表示导体A两端的温度差为1℃时所产生的温差电势,如在0℃时,铜的σ=2μV/℃。

图7-4 温差电动势示意图
(3)回路总电势
如图7-5所示为回路总电势的原理图。由导体A、B组成的闭合回路,其节点温度分别为T、T0,若T>T0,则必存在两个接触电势和两个温差电势,此时回路总电势为

式中,NAT、N AT0分别为导体A在节点处温度为T和T0时的电子密度;NBT、NBT0分别为导体B在节点处温度为T和T0时的电子密度;σA、σB分别为导体A和B的汤姆逊系数。

图7-5 回路总电势(https://www.chuimin.cn)
根据电磁场理论可得

由于NA、NB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在工程应用中,常用实验的方法得出温度与热电势的关系,并做成表格,以供备查。由公式可得

可得,热电偶的热电势等于两端温度分别为T和0℃以及T0和0℃的热电势之差。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热电偶的回路总电势只与组成热电偶的材料及两端温度有关,而与热电偶的长度、粗细无关。
②只有用不同性质的导体(或半导体)才能组合成热电偶;相同材料不会产生热电势,因为当A、B两种导体是同一种材料时,ln(NA/NB)=0,也即EAB(T,T0)=0。
③只有当热电偶两端温度不同,热电偶的两导体材料不同时,才有热电势产生。
④导体材料确定后,热电势的大小只与热电偶两端的温度有关。如果使EAB(T0)=常数,则回路热电势EAB(T,T0)就只与温度T有关,而且是T的单值函数,这就是利用热电偶测温的原理。
2.热电偶回路的基本定律
(1)均质导体定律
由一种均质导体或半导体组成的闭合回路,不论导体的长度、截面积如何以及沿长度方向的温度分布如何,回路中都不可能产生热电势。
(2)中间导体定律
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第四种……均质导体,只要保证各导体的两接入点的温度相同,则这些导体的接入不会影响回路中的热电势,如图7-6所示。

图7-6 中间导体定律
(3)中间温度定律
如图7-7所示为中间温度定律的示意图。当温度为T1、T2时,用导体A、B组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等于AC热电偶和CB热电偶的热电动势的代数和,即
EAB(T1,T2)=EAC(T1,T2)+ECB(T1,T2)

图7-7 中间温度定律
根据这一定律,只要列出热电势在冷端温度为0℃的分度表,就可以求出冷端在其他温度时的热电势值。
相关文章
当压电式传感器中的压电元件承受外力的作用时,在它的两个极面上出现极性相反,但电量相等的电荷。因此,压电式传感器不适合于静态测量,而适合动态测量。根据压电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它输出的既可以是电荷,又可以是电压。......
2025-09-29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从图2-16所示的平板式电容器中得到说明。固定3个参量中的任意2个,可做成3种类型的电容传感器。图2-18所示为变极距型电容式传感器结构原理图。电容式传感器的灵敏度用S表示,其计算公式为电容C与间隙δ之间的变化特性如图2-19所示。于是传感器总的电容量C应等于两个电容C1和C2的并联之和,即3.变介电常数型电容式传感器变介电常数型电容式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如图2-20所示。......
2025-09-29
TDA2822M的功能框图如图8.4-4所示,一般采用DIP8封装或SOP8封装,该收音对讲机使用的是SOP8封装。图8.4-10电感线圈8.电感线圈如图8.4-10所示,该收音对讲机使用了4个Φ3mm的电感线圈,L2的电感量为6T,L1、L3、L4的电感量都为5T。......
2025-09-29
图3-38STM的工作原理及仪器结构根据STM记录数据的不同,可将STM的工作模式分为恒流扫描和恒高扫描。图3-39STM的两种工作模式恒流模式恒高模式两种工作模式各有优缺点,恒流模式具有更好的垂直分辨率,但其扫描速度较慢;而恒高模式的扫描速度较快,可用于样品的某些动力学过程的研究,但其垂直分辨率较低。选择STM的工作模式时主要考虑样品表面的平整度,当样品表面粗糙时,通常采用恒流扫描;而样品表面很光滑时,可采取恒高模式。......
2025-09-29
电感式传感器的种类较多,主要分为自感式和互感式两大类。由于改变空气隙厚度δ 和改变气隙截面积S,都会使空气隙的磁阻发生变化,因此自感式传感器也称为变磁阻式传感器。图2-29差动变气隙型自感式传感器原理图若被测量的变化使衔铁向上移动,从而使上气隙的厚度减小为δ1......
2025-09-29
智能榴弹通过弹道探测装置测量弹丸位置姿态信息、目标位置或两者之间的相对运动信息, 弹上计算机或制导站依据制导律和弹道信息生成控制信号, 并控制执行机构动作, 进而改变弹丸运动姿态来改变弹丸受力, 实现弹道修正控制。图2-10智能榴弹工作原理本节以固定鸭舵式二维弹道修正引信为例, 介绍智能榴弹工作原理。经多次修正后, 使弹丸以较高精度对目标进行攻击。......
2025-09-29
电涡流传感器的传感元件是一个线圈,又称为电涡流探头。因而,在电涡流传感器的使用中,必须考虑被测体的材料和几何形状、尺寸等因素对被测量的影响。一般涡流传感器,涡流影响范围约为传感器线圈直径的3倍。在检测领域,电涡流传感器的用途就更多了。图3-22探雷下面介绍电涡流传感器的几种典型应用,如位移测量、振动测量、转速测量、电涡流表面探伤。......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