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18 花卉图案设计效果王建芬作2.设计构思图案深浅色搭配合理,整体感觉颜色淡雅,有层次感。图5-20 花茎设计花卉设计花卉设计即是将花形图案和花茎图案进行组合设计。花卉图案设计最终效果如图5-19所示。......
2023-10-21
服装设计作品的表达形式,是实现目的性设计的途径和载体。设计作品的表达形式从作品设计构思的最初阶段到作品的制作完成,始终贯穿于整个作品的设计制作过程之中。但是,设计作品的表达形式,是在服装设计构成各要素之间不断进行调整、完善的情况下得以实现的。
1.艺术性
由于针对赛事的服装设计具有较强的时尚创意性,因而,设计作品中的艺术性表现形式往往会受到更多关注。服装的时尚创意性中所体现出的艺术性,是时代的产物,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活动和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而每一款服装在设计时都要围绕一定的主题意境,以表达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当服装设计表现形式置身于文化的范畴之中时,设计作品所包含的这种文化性积淀如果深厚、坚实,则会使设计显示出较强的艺术性和时代特征。
图5-1 “新人奖”赛事设计方案实例
(梁军工作室王超设计)
服装设计作品中艺术性的表达,所遵循的艺术性规律是一切艺术作品创作共同遵守的形式美法则。即:以形式美构成要素的点、线、面、体,通过对称、均衡、节奏、韵律、比例、对比等形式美法则,按变化与统一的形式美原理去创造艺术美。与其他艺术所不同的是,服装设计中的艺术性是以服用材料为载体,用其特有的设计语言,揭示作品中以自然、社会和生活为主题的艺术境界,以传达设计师的思想情感,使之深入其境、感悟其情。
图5-2(a)所示的《黑土瑞雪》系列作品,造型采用宽与窄、松与紧、长与短、内与外的组合方式;面料选用灰色长锋毛皮、黑色羊卷绒、铁灰色毛呢、网眼毛圈织物;配饰上以哥特风的尖顶毛皮帽彰显其前卫性,中灰色丝光绒条堆积围巾犹如冰挂,如图5-2(b)(c)所示。整组服装造型与用料体现了在全新基点上融入地域性民俗元素的现代时尚理念,作品设计效果表现出黑土文化浑厚、凝重、野性且兼具浪漫、质朴的艺术境界。此系列服装曾获得第四届“中华杯”全国服装设计大赛时装类金奖。
图5-2 《黑土瑞雪》服装系列设计
(梁军设计)
图5-3(a)所示为《汉字之间》系列服装设计作品,整组服装以古今汉字不同字体、大小、形态的黑白互衬、疏密排列以及碑拓等形式作为设计表现核心。局部运用小披肩领、围腰,以线形通透的黑色盘扣嵌缀于白底之上,构成清晰简明的节奏以进一步深化作品的主题和内涵。同时,服饰配件上辅以围巾、宽檐帽、手套、腰带、长袜等,使服装在传统与时尚交融中,形成富有传统文化感染力的艺术情境,如图5-3(b)~(d)所示。该系列服装曾获“汉帛奖”第16届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作品大赛银奖。
图5-3 《汉字之间》服装系列设计
(袁大鹏工作室程世民设计)
图5-4(a)所示的《麻将异逐》系列服装设计作品,以民族传统文化的麻将作为设计元素,设计理念较有创意性。作品设计表现主要运用黑、白皮革材料,以麻将立体的块状形态在黑色透空的网纱上间隔排列,由黑白虚实的空间错落起伏构成对比性较强的节奏感。而夸张的肩部造型、具有突破性的非常规结构以及仿军用八角帽、皮靴、条纹长丝袜、隐纹打底衫、装饰拉链、银灰渐变喷漆等现代时尚元素与表现形式的融合,使服装透射出多元文化的韵味,整组作品在黑白两色之间具有较强的装饰艺术性,如图5-4(b)(c)所示。不过这种装饰艺术性也因麻将要素的较多写实性排列,使服装显得时尚概括性处理不足。该系列作品曾获得2012中国国际时装创意设计大赛“新锐设计师奖”。
图5-4 《麻将异逐》服装系列设计
(梁军工作室班丽莎设计)
2.面料与材质运用
服装面料是构成服装设计的基本要素之一,人们对服装材料的感知是由其视觉、触觉等方面的生理感受形成的。一方面,服装材料的厚薄、轻重、软硬、粗细、光泽、透气等不同质地与肌理所产生的丰富效果,以及在视觉上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审美感受,均能对服装设计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如手感柔软、光滑的面料能产生特定的情调,给人以舒适的触感;织纹粗大的粗纺呢或结子线织造的面料肌理,令人体会到淳朴、粗犷的乡土气息和田园风格;而织纹细腻的真丝双绉、乔其纱等质感肌理,使人产生浪漫、欢快的情绪。此外,服装材料还可以通过二次改造来获得材料质感再造的个性肌理特征。另一方面,服装面料上的色彩、图案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它与面料质地结合在服装设计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代印染工艺使面料的图案多姿多彩,传统的蜡染、扎染手法使面料具有质朴的民族、民间风情。
服装设计对面料材质的选择,可以说是从单纯的外观形式到具有理性内容逐步深入的过程,不论是面料生产一次成型的材质状态,还是经二次改造的材质特性,都是围绕其设计意图的实现而展开的。如具有透明性的纱质材料,其材质空间会发生变化,材料自身会形成虚实空间,从而减弱自身的体量感,使穿着者显得轻盈、朦胧、性感、含蓄,给人以空灵、梦幻的审美意境。而服装款式以领子上的毛皮、衣身的皮革、针织物、平布、平绒等多种材料的材质拼接等互为作用,能够达到视觉上寻求审美新意的需要。服装面料材质的运用大多还与工艺技术手段运用相互配合、相互支撑。
服装设计中材料的运用决定着作品设计造型风格特色的表达,并以其独有的质感肌理特征体现作品的思想内涵。如图5-5所展示的题为《融》的系列服装设计作品,就是运用面料材质的再创造所展现的丰富设计内涵,来强化服装整体设计的表现力。作品局部着重以面料由小到大的方块状粘接压合以及花瓣状的分层叠合作为装饰,在系列设计中以某些单品款式的缀缝来突出其设计作品的唯美性与个性,服装系列整体设计具有繁简、抑扬得当的视觉审美效果。这组系列作品曾获得2007“佳海杯”中国国际服装(院校)设计大赛金奖。
图5-5 《融》服装系列设计
(袁大鹏工作室麻野设计)
图5-6(a)所示为服装设计作品《Area》,该作品以面料二次设计的改造形式演绎了服装设计表现效果。作品设计以薄毛呢、皮革为主要面料,但作品的个性特色表现并不是此两种面料的简单运用,而是采用以薄毛呢为底料,将许多做过黑、灰色喷漆处理的圆锥体小铆钉进行细密排列,在服装面状廓型上形成强烈浮雕感的肌理效果,使其具有铠甲般的厚重与张力。这种服装面料经改造后的材质对比效果,使人们在观赏与品读服装中,不免产生些许联想与感叹,如图5-6(b)所示的作品局部。此系列服装曾获得第二届“石狮杯”全国高校毕业生服装设计大赛银奖。
图5-6 《Area》服装系列设计
(袁大鹏工作室闫超超设计)
图5-7所示是题为《藤蔓游戏》的系列设计作品,此系列作品完全是以针织面料编结、抽缝的材料二次改造来表现服装设计效果的。由于作品中仅用单一的针织面料为主要面料,没有任何其他辅助材料搭配,因而需靠材料再创造的个性特色以取得突破,作品设计的成功与否具有较大的风险性。该作品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充分地利用针织面料轻薄柔软的特性,以针织面料的条状编结工艺来体现很强的浮雕纹理感,以针织面料的面状填充和辅料的系扎、抽褶来获得具有空间体量感的层次起伏,使作品最终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这组作品曾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服装院校“新人奖”大赛新人奖。
图5-7 《藤蔓游戏》服装系列设计
(袁大鹏工作室赵静设计)
3.工艺技术手段
服装的工艺技术手段运用,不仅是为满足服装的功能性需求,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服装的款式造型、色调花型、材料质地、工艺装饰等多方面因素的协调,将服装的功能性、舒适性以及造型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多样统一的形式美原则来体现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完美统一。也就是说,服装设计的物化工艺与设计是相互融合、紧密相连的,而且服装工艺不只是指服装的缝纫制作及装饰,还包含了以各种技术手法进行的创新应用。服装在缝制过程中要通过工艺手段不断构思新的创意,从而使作品得到更好的表达。
作为赛事设计作品,由于其设计表现形式具有创新性的特点,服装工艺大多为半机械、半手工制作,有的作品可能手工制作的比重会更大,因此,设计作品物化工艺中必然会涉及嵌、镶、滚、包、镂、拼、贴、染、绘、绣等传统工艺形式。各种工艺技术手段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制作者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直觉。精湛的手工艺严谨到位、艺术性强,会令人感到有种精美的高品质境界所表达出的颇具震撼感的视觉享受。
通过赛事目标设计的服装工艺制作,能够对学生工艺技术能力的培养及创新性运用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学生须重视对工艺技术的学习与应用。正如德国包豪斯造型艺术学院院长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在他发表的《包豪斯宣言》中所说:“艺术家与手工艺人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差异,所谓‘艺术家’乃是手工艺技术发展至高度境界后形成的——不纯粹地走技巧的路,而适当地学习工艺技术之基础,这对所有艺术家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条件。这也正是所有创造性活动的最主要的源泉。”当今世界的许多服装设计大师都在学习各民族的服饰工艺技术,从中获得启发并创作出许多优秀的设计作品。
图5-4(b)、图5-8所示为《麻将异逐》系列服装作品的设计局部。该组服装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根据作品主题——麻将要素的表现形式,对服装款式结构关系及其相关装饰的工艺技术手段,进行了反复琢磨和实践研究,特别是在麻将要素的形态选择和成型固定上颇费心思。麻将在块状形态的大小、薄厚、材质、重量、文字及其成型固定等方面,直接影响到服装的设计效果和成衣品质。在设计制作过程中,经过多次的研究与实践,最终确定麻将要素的工艺技术手段应用应以白皮革印字包裹硬质塑料壳来体现麻将的物理形状;以黏合剂在黑色网纱缉缝的方形皮革上粘接麻将块来固定,由此为服装设计作品中的主体核心要素表现探索出较为适当的工艺技术形式,如图5-8(a)所示。而在服装款式上进行的非常规结构的技术性研究,使服装造型具有寻常之中、意料之外的新奇效果,如图5-8(b)所示。
图5-8 《麻将异逐》作品局部
图5-9(a)所示是题为《红》的系列服装设计作品,这组服装的工艺手段运用突出表现在“朋克”式装饰性工艺的独具匠心方面,设计者以订书钉紧密排列的虚实、疏密、大小构成花卉图案。订书钉的金属材质光泽在红色丝缎的映衬下熠熠生辉,服装设计效果具有一种新奇、富丽的时尚感,如图5-9(b)所示。该系列服装获得“汉帛奖”第17届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作品大赛铜奖、最佳工艺奖。
图5-9 《红》服装系列设计
(袁大鹏工作室于洋设计)
图5-10(a)所示的系列服装设计作品名为《韵》。该系列作品工艺技术手段分别运用了镶缀、嵌缝、镂空、贴补,其中以镶缀、镂空结合贴补运用的手法最具特色。图5-10(b)所示的肩部及前胸侧处以丝绳盘绕叠加镶缀表现,形成毛皮袖与衣身亮面革材质及层次上的变化过渡,以满足视觉中心随之连续不断的流动。图5-10(c)所示是在服装领子与衣身处贴补蕾丝花型,并通过对蕾丝花型及皮革面料镂空的工艺技术运用,使简洁实用服装廓型中的精致细节耐人寻味。此组作品获得“应大杯” 第二届中国时尚皮装设计大赛金奖。
图5-10 《韵》服装系列设计
(袁大鹏工作室董帅设计)
图5-11(a)所展示的是主题为《回》的系列服装设计作品。作品工艺手段运用以皮革面料的抽象花卉点状镂空、彩色丝绳的云纹形排列嵌缝为主。彩色丝绳云纹形嵌缝是这组服装工艺表现特色的主线,贯穿于整体系列设计之中,而抽象花卉点状镂空是对不同款式个性特征的表现。图5-11(b)显示的是以不同形态、疏密、大小的点状镂空衬白,强调该款服装的细节层次感。而图5-11(c)中款式的面料点状镂空,则是以产生的虚实细节来烘托服装整体。此系列作品获得“汉帛奖”第19届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作品大赛银奖。
图5-11 《回》服装系列设计
(袁大鹏工作室方美玲设计)
有关一体化服装款式结构设计的文章
图5-18 花卉图案设计效果王建芬作2.设计构思图案深浅色搭配合理,整体感觉颜色淡雅,有层次感。图5-20 花茎设计花卉设计花卉设计即是将花形图案和花茎图案进行组合设计。花卉图案设计最终效果如图5-19所示。......
2023-10-21
刚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时节,我就收到了湘江畔的老朋友唐国文先生的舞台美术作品集的样本。国文先生的设计作品,在舞台上洋溢着浓酽的生活气息,是一幅一幅的生活的画卷。例如在舞剧《古汉伊人》《南风》的舞台上,古文化的开掘、传承,与当代艺术相衔接、融汇,得到成功的再现,成为代表之作。我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去审观,这些舞台美术的设计,整体性的创造,也为保护文化遗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23-07-15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即将迎来30 周岁的生日。在此基础上,我们编撰了《薛殿杰舞台设计作品集》,表示真诚的祝愿。当我打开这本《薛殿杰舞台设计作品集》的时候,无论是从观赏作品的创造视角,还是他本人显现的创造精神,都令我深感敬意,感悟甚多。《薛殿杰舞台设计作品集》的出版,无疑让我们一起享受和沐浴了艺术之光!......
2023-07-15
在演唱作品的过程中,各个瞬间不论在音量、音色及速度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层次差别,这种相互间层次差别的起伏形成了作品的色调。合唱作品不仅要有各声部相互纵的关系所需要的协调,同时也需要有各声部进行横的关系时所需要的起伏色调。设计主调性合唱音乐作品色调的几种方法:找出乐汇、乐句的逻辑重音,乐汇的逻辑重音从属于乐句的逻辑重音。......
2023-10-20
图3-57二维动画效果的数字化色彩表现图3-58数字化作品(一)图3-59数字化作品(二)图3-60动画人物作品图3-61数字化大场面制作作品(一)图3-62数字化大场面制作作品(二)图3-63为动画制作原创角色造型设计作品《光明与黑暗》。色彩的安排上,整个画面主体色调为浅紫色。构图方式和《光明与黑暗》作品类似。......
2023-09-24
《王纪厚艺术空间设计作品集》便是他的足迹和身影,是他创造的结晶、收获的成果。纪厚虽未亲赴现场,但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庄重地为他敬重的前辈艺术家拉开了最美好的舞台一幕!作为舞台美术家的王纪厚,在这块艺术的领地上,就是一位佼佼者。......
2023-07-15
[28]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与受众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即设计师的创意设计能不能被受众理解和被接受的关系。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传播中的受众不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设计传播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和最终完成者;受众既是信息传播的客体,又是接受信息的主体。受众是视觉传达作品的中心,成功的设......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