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继电保护的灵敏性及其衡量 - 表4-1详解

继电保护的灵敏性及其衡量 - 表4-1详解

【摘要】:灵敏性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对其保护范围内故障的反应能力。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通常用灵敏系数Ksen来衡量。灵敏系数应根据不利的运行方式和故障类型来计算。一般来说,一个系统在尽可能小的运行方式下,满足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要求是有困难的。在《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中,对各类反应短路的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系数最小值都作了具体规定,见表4-1。

灵敏性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对其保护范围内故障的反应能力。继电保护装置在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时,无论短路点的位置、短路形式及系统运行方式如何,继电保护装置都应正确反应。

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通常用灵敏系数(也称灵敏度)Ksen来衡量。灵敏系数应根据不利的运行方式和故障类型来计算。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中,通常考虑电力系统中两种最不利的运行方式,即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所谓最大运行方式是指在被保护对象末端短路时,系统的等值阻抗最小(Xs=Xs.min),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最大的运行方式;最小运行方式是指在同样的短路情况下,系统的等值阻抗最大(Xs=Xs.max),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最小的运行方式。一般来说,一个系统在尽可能小的运行方式下,满足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要求是有困难的。因此,通常根据实际可能出现的最小运行方式进行计算。

对于反应故障时参数增大而动作的继电保护装置,其灵敏系数是

对于反应故障时参数降低而动作的继电保护装置,其灵敏系数是

实际上,短路大多情况是非金属性的,而且故障参数在计算时会有一定的误差,因此,必须要求Ksen>1。在《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285—2006)中,对各类反应短路的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系数最小值都作了具体规定,见表4-1。对于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灵敏系数的校验方法,将在各保护的整定计算中分别讨论。

表4-1 反应短路故障的继电保护装置的最小灵敏系数Ksen.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