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变压器油的实地处理技巧

变压器油的实地处理技巧

【摘要】:油中水分蒸发后被真空泵抽出排除,真空罐下部的油抽入储油罐再进行处理,直至合格为止。油中的金属微粒,特别是Cu、Fe、Al等,对于变压器油的氧化进程会起到催化作用。因此,变压器油中杂质超标对安全运行威胁很大。当变压器油的杂质超标时,在高电压作用下容易降低油的绝缘性能。

1.压力式滤油

压力式滤油是通过压力式过滤机变压器油进行过滤,压力式过滤机由滤网、油泵、过滤器、污油罐阀门及管路等部件组成,工作系统如图3-10所示。变压器油先经过滤网滤去渣滓,再由油泵进入过滤器,利用过滤器中过滤纸毛细管的作用将水分和脏污吸附,然后进入净油罐。过滤器是压力式过滤机的心脏部件,其结构如图3-11所示。

图3-10 压力式过滤机工作系统

1—滤网;2—电动油泵;3—过滤器;4—压力表;5—取样阀门;9—净油罐;10—污油罐;6~8、11~13—阀门

压力式滤油的注意事项如下:

图3-11 过滤器的构造

1—滤板;2—滤框;3—滤纸;4—污油孔;5—净油孔

(1)采用压力式滤油机可过滤油中的水分和杂质,为提高滤油速度和质量,可将油加温至50~60℃。

(2)滤油机使用前应先检查电源情况、滤油机及滤网是否清洁,滤油纸必须经干燥,滤油机转动方向必须正确。

(3)启动滤油机应先开出油阀门,后开进油阀门,停止时操作顺序相反;当装有加热器时,应先启动滤油机,当油流通过后,再投入加热器,停止时操作顺序相反。滤油机压力一般为0.25~0.4 MPa,最大不超过0.5 MPa。

(4)定期更换滤纸,以免滤纸吸收水分和黏附脏污后降低过滤效率。对轻度脏污的油,一般每2h更换一次滤纸;对脏污严重的油,则应0.5~1h更换一次滤纸;特别脏的油,还应缩短换纸时间。更换滤纸的方法是:

1)过滤初期每次要把全部滤纸更换。

2)以后每次只需取掉进油侧的一张旧滤纸,再从出油侧加一张新滤纸即可。

2.真空滤

真空式过滤机是在抽真空的容器里,用喷嘴把加热的变压器油变成雾状,使油中的水分自行扩散,与油脱离,而且由于抽真空也排除了油中的空气。这是一种除去油中水分效率很高的方法,但不能除去油中的脏污和杂质,而且系统比较复杂,其工作系统如图3-12所示。

图3-12 真空式过滤机的工作系统

1~7—阀门;8、9—逆止阀;10、11—取油样阀门;12—过滤器;13—吸油泵;14—加热器;15—排油泵;16—雾化罐;17—励磁线圈;18—真空泵;19—污油罐;20—净油罐

真空滤油机将油罐中的油抽出,经加热器加温,并喷成油雾进入真空罐。油中水分蒸发后被真空泵抽出排除,真空罐下部的油抽入储油罐再进行处理,直至合格为止。操作步骤如下:

(1)开启储油罐进、出油阀门,投入电源。

(2)启动真空泵,开启真空泵处真空阀,保持真空罐的高真空度

(3)打开进油阀,启动进油泵,真空罐油位观察窗可见油位时,打开出油泵阀门,启动出油泵使油循环,并达到自动控制油位。

(4)根据油温情况可投入加热器。

(5)停机时,先停加热器5 min,待加热器冷却后停止真空泵,然后关闭进油阀,停止进油泵,关闭真空泵,开启真空罐空气阀,破坏其真空,待油排净后,停油泵并关出油阀。

3.变压器油的再生

处理变压器油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油的再生循环。由于变压器在运行中强油循环可能使变压器油流经各个油道时,不可避免地带进金属微粒;密封垫接触开关磨损、老化及油泵掉下的金属末等都会直接使油中产生金属微粒。在这些微粒中,由电弧和加热造成的微粒形状比较光滑,由于机械磨损造成的微粒则比较尖锐、不规则。

油中的金属微粒,特别是Cu、Fe、Al等,对于变压器油的氧化进程会起到催化作用。有了金属微粒参与催化,会导致油的氧化、裂解和炭化反应加速。因此,变压器油中杂质超标对安全运行威胁很大。当变压器油的杂质超标时,在高电压作用下容易降低油的绝缘性能。油质劣化会导致介质损耗上升,造成油流带电。实践表明,如果按照常规的油过滤去除这些金属微粒,效果不很理想,必须采用渗滤的办法。

渗滤的具体做法是将吸附剂放入特制的浮动床再生罐中,使变压器和滤油机再生罐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经过反复的循环过程后,逐步将金属微粒吸附分离出来。循环系统流程如图3-13所示。

图3-13 变压器油现场再生循环流程图

对比经过多次循环后的油样发现,经过循环后的变压器油介质损耗的确有明显的降低。实践证明,循环次数越多,油介质损耗降低越明显。例如,经过4次循环的油介质损耗要比经过1次循环的油介质损耗降低1.51%左右。

有些国家(瑞士、德国、挪威)现场处理变压器油的方式是采用较小的吸附剂进行吸附,主要处理程序如下:

(1)从油箱底部将油抽出。

(2)加热。

(3)油进入吸附柱通过过滤排气装置。

(4)油最后返回到油箱。

吸附柱是一个分流器,油直接进入过滤排气装置。采用的吸附剂可以现场焚化,但吸附剂可以连续循环油,直到油的性能指标达到满意为止。一般来说,吸附剂可反复几百次,这意味着要处理1t变压器油只需耗用很少的吸附剂。

对于酸价值较低的变压器油,可令其通过硅胶筒,使酸价为吸附剂所吸附,然后过滤;对于酸价值较高的变压器油(酸价值0.5 mgKOH/g以上)采用接触过滤法,即先将油加热到不超过80℃,加入硫酸、碱、白土细粉,搅拌澄清,然后进行过滤。

如再生后的变压器油安定度较差,可加入抗氧化剂,如匹拉米酮,加入量为油总量的0.02%~0.03%。

4.变压器检修后注油时的注意事项

(1)不宜从变压器上部注油。往电力变压器大量注油时,如果将变压器油通过油枕,以较大的流速注入油箱内,就会在变压器油内积聚静电。尤其当变压器油黏度较大或夹杂微量小固体,或在干燥的冬天,就更容易积聚静电。静电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火花放电,甚至引起火灾。所以一般不宜从上部往变压器中注油,但从上部补油是可以的。

电力变压器正确的注油方法是从下面的油阀门注油,并将进油管接地,使油靠本身压力慢慢地注入,这样就可以避免静电危害,保证注油的安全。

(2)将变压器顶部的放气螺栓松开,进行放气。电力变压器添加绝缘油的过程中,应将其顶部或靠近顶部的放气螺栓松开,使油箱内残存的气体随着油位的升高而徐徐排出,以防止由于残存气体的存在使变压器油位计指示不正确、气体继电器误动作、降低部分元件的电气强度而产生放电或击穿。这些放气螺栓安装在防爆管顶部、充油套管升高法兰盘上部、35kV套管顶部、人孔门和手孔盖板等处。

(3)注油后,须静放24h以上方可进行耐压试验。变压器在注油时,其内部将产生许多气泡,潜伏在变压器油及部件中。由于绝缘材料介电常数不同,因此承受电场强度的能力也不同,介电常数小的绝缘材料不能承受较大的电场强度。如果变压器注油后便进行耐压试验,因空气(气泡)的介电常数小于变压器油及其他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随着耐压试验电压的升高,气泡很快被击穿,气泡周围绝缘材料局部温度升高,电流也增大,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导致绝缘击穿。所以电力变压器注油后,必须按有关规程规定静止24h后,方能进行耐压试验,以防因气泡未排完而造成绝缘击穿,损坏变压器。

5.运行中变压器现场取油样注意事项

(1)取油样最好选择晴天,因此时空气较干燥,相对湿度较低。如遇下雨,应在雨停放晴后第二天或第三天,在空气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取样,对户外运行的配电变压器,取油样时应注意三避:避阴、避雾、避霜。不可在雨后初晴时取样,因此时地面水分较多,蒸发加速,空气相对湿度偏高,油吸收了水蒸气后,绝缘强度就要降低,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2)备用的无色磨口瓶容积为500 mL(全分析试验为1000 mL),使用前应用汽油、肥皂液或磷酸三钠溶剂清洗干净,再以自来水冲洗至不呈碱性,并使水从瓶壁上能均匀流下时方可;用蒸馏水洗涤数次,然后放进烘箱以105℃烘干,冷却后用清洁干燥的手把瓶塞旋紧,以免污染瓶塞底部,在使用前不得开启。

(3)旋开配电变压器箱身底部放油阀,在油压的作用下变压器油自动流出,先排除取样管路和阀门内的“死油”,冲洗油塞的流出处至干净为止,然后把油接入磨口瓶内,到容积的1/5上下,左右摇荡清洗3次,待油倒尽后,再把油接入磨口瓶内,使瓶内空气尽量排出,只稍留一点空隙,以满足油样膨胀的需要,避免在温度升高时胀破磨口瓶。同时要盖紧瓶塞,防止空气进入。如果空隙留得过大,未把瓶内空气排尽,油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影响油的耐压击穿试验。然后用清洁干燥的纸或布将玻璃瓶塞处包扎牢固,以防脏物及水分玷污瓶口。同时,注明油样名称及标号、来源、取样日期、取样人、天气情况等。

(4)取好的油样要迅速送检。从取油样之日起数天内即要做试验。对要做特殊试验的油样(如气相色谱试验等),取油样的方法另有规定,需按规定实施。

(5)运行中的变压器油样取出后,应迅速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因为运行中的变压器油是热油,取出的油样温度通常都高于周围的环境温度;油样在密封容器内,温度将逐渐降低,体积会缩小,容器内压强也会降低,于是油样中溶解的部分气体会从油中跑出,进入上层空隙中;这些气体在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时,便会跑到大气中去,使分析结果与真实情况有所差别。所以,变压器油样应尽快分析,以减小油温降低而产生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