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污染源评价方法研究

污染源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1.污染源污染参数的选择对于一个排放污染物十分复杂的污染源来说,评价时需对污染物进行筛选,筛选程序如下。

污染源评价是在查明污染物排放地点、形式、数量和规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污染物毒性、危害和环境功能等因素,以潜在污染能力来表达区域内主要环境污染问题的方法。

6.3.2.1 类别评价

类别评价是根据各类不同的污染源中某一种污染物的相对含量(浓度)、绝对含量(排放强度),以及一些统计指标来评价污染源污染程度的方法。

1.浓度指标

以某污染源排放某种污染物的浓度值来表达污染源的污染能力大小。这种评价指标考虑问题不全面,往往将污染物排放绝对量大、而排放浓度偏低的污染源对环境的污染影响掩盖了。

2.排放强度指标

排放强度指标的表达式为

式中:Wi为某种污染物的排放强度,g/d;qi为含有某种污染物的排放流量,m3/d;ci为qi中某种污染物的平均浓度,g/m3

排放强度指标考虑到单位时间内污染源排放某种污染物的绝对数量,所以较浓度指标更能反映污染源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3.统计指标

(1)检出率。指某一污染源的某种污染物的检出样品数占样品总数的百分比,表达式为

式中:Bi为某污染物的检出率,%;ni为某污染物检出样品个数;Ai为某污染物样品总数。

(2)超标率。指某污染源的某种污染物超过排放标准的样品数占该种污染物检出样品数的百分比,表达式为

式中:Uj为某污染物的超标率,%;fj为某污染物超出排放标准的样品数;nj为某污染物检出样品总数。

以上这些评价方法简便易行,是经常应用的评价方法。但这类评价方法只适用于同种污染物的相互比较,而不能综合反映一个污染源的潜在污染能力,不便于污染源之间和地区之间的相互比较,为此还需要进行污染源的综合评价。

6.3.2.2 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是较全面、系统的衡量污染源污染能力的评价方法,该方法考虑了污染物的种类、浓度、绝对排放量和累积排放量等,因而得出对污染源的综合评价结果。

1.污染源污染参数的选择

对于一个排放污染物十分复杂的污染源来说,评价时需对污染物进行筛选,筛选程序如下。

(1)首先仔细研究工艺流程,找出工艺内可能存在的排放源。

(2)对进料和伴随介质做尽可能全面的元素分析,再结合理论计算,对排放源进行估计,确定可能出现的排放物及其数量;对所有可能的排放源作出估计,确定可能出现的排放物及其数量。

(3)根据各种排放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列出可能存在的污染物。

(4)对这些可能排出的污染物再与有关排放标准比较,按超标倍数大小排序,筛选出需要重点考虑的污染物。

2.评价标准的选择

评价标准的选择是衡量污染源评价结果是否科学合理的关键问题之一。在选择评价标准时,首先要确定环境的功能要求,选择与环境功能相对应的评价标准。在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并存的地区,首先要选用地方标准。所选标准应尽量包括确定的评价污染物,否则就没有什么意义。

3.评价方法

(1)等标指数。等标指数是把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作为评价标准的一种评价方法,属于这种评价方法的有以下几种。

1)等标指数。指某种排出污染物的浓度超过排放标准浓度的倍数,它反映了排出污染物浓度与排放标准浓度之间的关系,其表达式为

式中:Ni为等标指数;ci为某种污染物的实测排放浓度,mg/m3;coi为某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浓度,mg/m3

2)等标污染负荷。指某种污染物的绝对排放量与排放标准的比值,表达式为

式中:Pi为某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表示某种污染物以排放标准浓度排放时的介质排放强度,t/d;ci为某种污染物的实测排放浓度,mg/m3;coi为某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浓度,mg/m3;Qi为含某种污染物的介质排放量,t/d。

某污染源排放n种污染物,则该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为

某地区或某流域有m个污染源,则该地区或流域的等标污染负荷为

3)等标污染负荷比。指某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占该污染源等标负荷的百分比,即

式中:Ki为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比;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某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占该地区或流域等标污染负荷的比值,称为该污染源的等标负荷比,表达式为

式中:Kn为某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比;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2)排毒系数。排毒系数指污染源的实测排放浓度与污染源的毒性标准浓度的比,表达式为

式中:Ii为某污染物的排毒系数;ci为某污染物的实测排放浓度,mg/m3;cni为某污染物的毒性标准浓度,mg/m3

(3)经济技术评价指数。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数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源利用率、企业管理水平、技术设备条件等。在评价污染源时,采用经济技术评价方法,可使人们对污染源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污染物的排放量取决于单位产品消耗的水量、能源和原材料的量。因此,利用经济技术指标,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污染源的潜在污染能力。

1)消耗指数指生产单位产品所耗用的水量、能量、原材料量与定额消耗量的比值,表达式为

式中:Ei为某种产品的耗量指数;ai为某种产品的水量(或能量、原料)的单耗,t/t;aoi为某种产品的水量(或能量、原料)的定额耗量,t/t。

2)流失量指数指某一污染源的水量、能量和原材料的流失量与定额流失量之比,它反映出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和生产管理的总水平,表达式为

式中:Fi为流失量指数;qi为水量(或能量、原材料)的日平均流失量,kg/d;qoi为水量(或能量、原材料)的定额日平均流失量,k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