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人仍将在这个原型之后推出的SQL语言发音为“sequel”,但根据ANSⅠSQL委员会的规定,其正式发音应该是“ess cue ell”。随着SQL语言的颁布,各数据库厂商纷纷在他们的产品中引入并支持SQL语言,但尽管绝大多数产品对SQL语言的支持大部分是相似的,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不利于初学者的学习。因此,本章主要介绍标准的SQL语言,即基本SQL。尽管如此,SQL-89仍有许多不足或不能满足应用需求的地方。......
2023-11-24
已工程化和产业化的五大类铸造耐磨材料,按材料产业化的先后次序及工程化技术的成熟程度排序大体上是:奥氏体锰钢、耐磨损白口铸铁、非锰系耐磨合金钢、耐磨损球墨铸铁、耐磨损钢铁复合材料。
耐磨铸钢广泛用于各种磨损工况。100余年来新的耐磨钢钢种层出不穷,其冶炼、铸造、热处理和机加工工艺不断改进,耐磨铸钢的综合力学性能、耐磨性和使用寿命逐步提高,其应用领域日渐扩大。
英国人Hadfield是现代耐磨铸钢的奠基人。Hadfield在1882年9月发明了耐磨高锰钢(又称Hadfield高锰钢)。Hadfield是伟大的发明家,他在1882年研制的耐磨高锰钢主要成分是w(C)=1.35%,w(Si)=0.69%,w(Mn)=12.76%,其主要特点是有很好的韧性,而且在冲击载荷下越磨越硬。1892年高锰铸钢首次在电车轨道道岔上试用成功,之后100余年耐磨高锰铸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至今仍在许多强烈冲击磨损工况中应用,如用做圆锥式破碎机轧臼壁和破碎壁、大型颚式破碎机颚板等。
中、高碳低合金和中合金耐磨铸钢的发展则是与合金结构钢的发展相伴的。1878—1888年,法国的冶金学家冶炼出镍合金钢,此后各种中碳合金结构相继出现。20世纪初典型的4340(40NiCrMo)合金钢[w(C)=0.4%,w(Ni)=1.65%~2.00%,w(Cr)=0.70%~0.90%,w(Mo)=0.20%~0.30%]即开始应用直到现在。中、低合金耐磨铸钢的发展借鉴了合金钢的化学成分,但在制备工艺上特别是热处理工艺,与合金结构钢有较大的不同,大多采用淬火后低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以获得高强度、高硬度和一定韧性的配合,以满足耐磨损的要求。中、低合金耐磨铸钢的发展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在中低冲击或无冲击的磨损工况中逐渐替代了高锰钢并表现出卓越的性能价格比,这也是中低合金耐磨铸钢得以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以水泥球磨机衬板为例,1960年代及之前绝大多数衬板采用高锰铸钢,进入1970年代以后,逐渐使用了中碳低合金耐磨铸钢,1990年代我国又开始应用中碳中合金耐磨铸钢。
在工业发达国家中,中、低合金耐磨铸钢多为Cr、Mo或Cr、Ni、Mo系合金钢,在我国曾有一段时间着力开发符合我国合金资源情况的Si、Mn系合金钢,其典型钢种是30Mn2Si。但随着国内外技术交流的扩大和生产实践的总结,人们逐渐意识到采用多元合金化是提高耐磨铸钢淬透性、强韧性和硬度行之有效的方法,因而近些年的中、低合金耐磨铸钢大多采用了Cr、Mo、Ni、Si、Mn多元合金化。
我国在1980年代之后大力开展了中、低合金耐磨铸钢的研制和工业应用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较典型的耐磨钢是30CrMnSiMoNi钢和Cr5Mo钢。它们用于制造球磨机衬板、锤破机锤头及挖掘机斗齿等典型耐磨件,获得了良好经济效益。这一时期,我国的许多单位还开展了v、Ti、Nb、RE、B等微量元素在耐磨铸钢中的应用研究,进一步提高了耐磨铸钢的综合性能。
在奥氏体锰钢的发展过程中,除了Mn13系列高锰钢,中锰钢[w(Mn)=6%~8%,w(Mo)=0.9%~1.2%]和Mn17系列高锰钢[w(Mn)=16%~19%]也得到了发展。美国的Climax钼公司在1970年代发展了中锰钢,该钢种以牺牲一些韧性换取高的加工硬化性能,用于冲击不特大的磨损工况。该钢种早已列入美国ASTM标准,并在1999年列入ISO奥氏体锰钢铸件标准。Mn17系列高锰钢更适于厚大铸件的生产,以高的韧性和加工硬化能力得以应用。该钢种在1999年列入ISO奥氏体锰钢铸件标准。
耐磨铸铁的发展历史应追溯到普通白口铸铁(无合金白口铸铁)的诞生时代。在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晚期,中国人已经能冶铸白口铸铁了。该铸铁主要用于制作农业耕作用的犁铧等农具。
普通白口铸铁硬度较低且脆性较高,致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1920—1930年,国际镍公司向普通白口铸铁中加入Ni、Cr等合金元素,研制出了具有较高硬度和耐磨性的镍硬铸铁,即镍硬Ⅰ型和镍硬Ⅱ铸铁。在晚些时候,国际镍公司进一步开发了w(Ni)=5.0%~6.5%、w(Cr)=8.0%~9.0%和w(Si)=1.8%~2.0%的镍硬Ⅳ型铸铁。
早在1917年就出现了w(Cr)=27%的高铬铸铁专利。从1930年代开始,美国Climax钼公司较系统地研究开发了w(Cr)=10%~30%的高铬铸铁,推出了以Cr15Mo3为代表的一系列高铬铸铁。高铬铸铁主要特点是M7C3型共晶碳化物硬度高且呈孤立条块状分布于基体之中。高铬铸铁具有较高硬度、耐磨性和一定韧性的配合。随着电炉熔炼的增加,高铬铸铁作为耐磨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有很快的发展,迄今已成为世界上工业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耐磨铸铁。在高铬铸铁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一些研发和生产单位从1970年代末开始就高铬铸铁的成分、组织、力学性能、耐磨性、铸造和热处理生产技术,以及工业应用等开展了系列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高铬铸铁和镍硬铸铁含有较多的合金元素或贵重元素因而价格较高,1960年代就已有低铬或低合金铸铁的研发报告,内容涉及了合金成分、热处理工艺和耐磨性能等,适用于两个硬度水平的珠光体基体和马氏体基体也得到了研究。1980年代以后,我国一些企业开始批量生产铸态和去应力处理的低铬铸铁磨球,推动了低铬合金铸铁的发展。1980—1990年代,我国专家学者研究开发了w(Cr)=7%~10%的中铬铸铁,研究了M7C3型碳化物体积分数、淬透性、淬火工艺及铸态去应力处理等技术难题,现已实现了产业化。
1940年代末,人们发明了现代球墨铸铁,之后人们将等温淬火工艺尝试用于球墨铸铁。1970年代末期,芬兰、美国和我国的专家学者几乎同时宣布研究成功等温淬火球墨铸铁。1980—1990年代,人们特别是我国专家学者研发成功了采用水溶液中连续冷却淬火工艺的马氏体耐磨球墨铸铁及硅锰合金化的贝氏体-马氏体耐磨球墨铸铁,并实现了产业化。
用于磨损工况的钢铁复合材料技术出现在我国明代中期。在加热的低碳钢农具本体上淋上少许白口铸铁液,待之冷凝到一定程度入水淬火,得到外硬内软的复合材料。这种技术在民间流传较广,至今仍对现代耐磨损双金属(钢铁)复合材料的生产有指导意义。
为了解决耐磨铸铁韧性较低和耐磨铸钢耐磨性不足的工程技术难题,人们研究开发了兼具高耐磨性、高硬度、高韧性和高强度的现代耐磨损复合材料。1960年代出现了钎焊方法生产的Cr15Mo3高铬铸铁/低碳钢耐磨复合材料、双熔液浇注法生产的合金白口铸铁/球墨铸铁耐磨复合材料,以及马氏体白口铸铁内镶铸钢栅的耐磨复合材料。之后,钢铁双液法、隔板双液法、高铬铸铁块镶铸法、高铬铸铁块粘结法、高铬铸铁块机械配合法、硬质合金块镶铸法及金属陶瓷颗粒铸渗法等耐磨复合材料工艺相继得到尝试。
有关中国铸造耐磨材料产业技术路线图的文章
现在许多人仍将在这个原型之后推出的SQL语言发音为“sequel”,但根据ANSⅠSQL委员会的规定,其正式发音应该是“ess cue ell”。随着SQL语言的颁布,各数据库厂商纷纷在他们的产品中引入并支持SQL语言,但尽管绝大多数产品对SQL语言的支持大部分是相似的,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不利于初学者的学习。因此,本章主要介绍标准的SQL语言,即基本SQL。尽管如此,SQL-89仍有许多不足或不能满足应用需求的地方。......
2023-11-24
尽管美国对有线电视的发展在这一时期采取了限制政策,但有线电视给电视娱乐带来的专门化特点已经显现出来。这个时候,美国警察抓到的每一个街头打架的青少年都会说,他的行为是受到了电视剧的影响。这个电视现象使得美国参议院花了4 年时间来讨论电视暴力内容和观众的攻击性行为的关系,并使这个课题成为传播学的传统课题。......
2023-11-03
用于标准机械手的技术在过去30年中经历了显著的发展和差异化。图2.1清楚地显示了早期设计轻型抓手的困难程度。有限的控制技术能力也导致了明显的磨损迹象,机器人预计携带的有效载荷越多,设备的维护就越多。首先因为电动驱动器表现出与气动能源完全不同的行为;其次是因为它为抓取技术开辟了全新的可能性。这种类型的驱动器将极大地影响抓取技术的未来。......
2023-06-15
冷轧管机出现于1928年,正式使用始于1932年。1955年后,德国开始发展高速冷轧管机,使轧机的产量几乎增加了一倍。1972年后,德国还开发了双线和三线冷轧管机,以提高冷轧管机的产量。这样就可大大减轻机架活动部分的重量,因此可较大幅度提高轧制速度,从而提高轧管机的产量。进入21世纪,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冷轧优质管材需求量猛增,促使冷轧管机技术快速发展。......
2023-06-23
榴弹的发展以杀伤爆破榴弹 最为典型突出, 本节以旋转稳定杀爆弹为例, 说明杀爆弹的发展演变过程。仅通过弹形的改变提高杀爆弹的射程, 增程效果是有限的。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底排减阻增程技术和火箭助推增程技术集中应用在155 mm、130 mm 口径杀爆弹的平底远程型弹形或“枣核”弹形上。由于自然破片形状与质量的无规律性, 破片速度衰减得相当快, 限制了杀爆弹的有效杀伤范围。杀爆弹爆炸后,预制破片与自然破片共同构成破片杀伤场。......
2023-06-15
第二时期称为工业涂装的出现和发展时期。按涂料用途的不同,一般可将涂料分成以下三大类:泛用涂料主要是油性漆和新型的合成树脂调合漆、乳胶涂料、自干型合成树脂涂料和硝基漆等,供住房、汽车修补等涂装用。在涂料的原材料方面,则以石油化学工业为基础,开发了许多种合成树脂涂料。......
2023-06-23
中期的PLC由于微处理器的出现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期的PLC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处理器的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使得各种类型的PLC所采用的微处理器的档次普遍提高。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PLC的处理速度,各制造厂商还纷纷研制开发了专用逻辑处理芯片,使得PLC的软、硬件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
2023-06-15
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先后发明了无烟火药和硝化棉、苦味酸、梯恩梯等猛炸药并应用于军事, 它们是弹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随着飞机、坦克投入战斗, 航空弹药和反坦克弹药得到发展。战场成为交战国家高新技术武器弹药的试验场。......
2023-06-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