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绕管式换热器:设计原理及应用

绕管式换热器:设计原理及应用

【摘要】:传统的绕管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达9000~28000m2。绕管式换热器的制造方式各有不同,缠绕时要拉紧,并保证均匀。共有77540根管路,有2根管路因漏泄采用堵的方法,使换热器仍然正常运行。换热器的效率和压缩机的效率关系如下:式中,WLNG为液化所消耗的功;WR为制冷剂消耗的功;WC为压缩机的压缩功。WR是WLNG和所有换热器系统中不可逆损失之和,如温差、压降、控制阀和混合制冷剂的相互影响。

绕管式或螺旋管式换热器在空分设备中应用广泛,并在LNG工业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广泛使用了这种换热器。这是因为大多数的LNG液化装置是在空气产品公司的混合制冷剂循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且混合制冷剂循环液化流程就是采用绕管式换热器。

在绕管式换热器中,铝管被绕成螺旋形,从一根芯轴或内管开始绕,一层接一层,且每一层的卷绕方向与前面一层相反。管路在壳体的顶部或底部连接到管板。高压气体在管内流动,制冷剂在壳体内流动。传统的绕管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达9000~28000m2。绕管式换热器的制造方式各有不同,缠绕时要拉紧,并保证均匀。管的端部插入管板的孔中,然后进行涨管。管板起到固定管子的作用,涨管起到密封的作用。在壳体内部,还需要设置一些挡板,减小一些流通面积,以增加流体的流速和扰动,提高传热效率。然后管束置于壳体内,壳体与管板焊接成一个封闭的容器。此后要进行压力试验,如果其中的任何一根管道有漏泄,可在管路的两端堵死管口,防止高压侧流体串通到低压侧。堵管的方法在现场也可以应用。美国在建立某LNG装置时,总共4个换热器。共有77540根管路,有2根管路因漏泄采用堵的方法,使换热器仍然正常运行。

由于在天然气液化流程中,换热器中通常存在多股流体,每股流体可能还是气液两相混合的状态,使换热器的结构更为复杂。换热器的设计计算通常要采用计算机程序来进行。确定了换热器的大小(表面积、管数与管长、总长、螺旋角及管间间距)就可以计算压降。如果压降满足要求,可将管内侧和管外侧的边界条件作为独立变量,通过反复计算来进行优化。作为制造商的惯例,在LNG装置调试或运行时,要对产品进行综合测试,以证实设计的正确性。确保液化处理过程能实现全负荷的运行要求。

换热器的效率和压缩机的效率关系如下:

式中,WLNG为液化所消耗的功;WR为制冷剂消耗的功;WC为压缩机的压缩功。

WRWLNG和所有换热器系统中不可逆损失之和,如温差、压降、控制阀和混合制冷剂的相互影响。

换热系统最大的不可逆损失是因温差引起,尤其是在低温部分。应尽量对换热器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换热效率。对一些大型的压缩机:离心压缩机效率约为78%;轴流压缩机效率约为85%。

压缩机和冷却系统合在一起的效率ηC

换热系统的效率ηL

总的液化效率为η=(3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