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底盘支腿机构液压回路工作原理解析

底盘支腿机构液压回路工作原理解析

【摘要】:对于国内多数的中小吨位汽车起重机而言,多数使用的是H式液压支腿。因此,这里仅以H式支腿的一种液压回路为例,说明回路的一些特点。

轮胎工程机械来说,为了扩大作业面积和增加整体稳定性,需要在车架上,向轮胎外侧伸出支腿,将整体支撑起来,使重心可以在轮胎覆盖范围以外。支腿种类有蛙式、H式、X式和辐射式等。对于国内多数的中小吨位汽车起重机而言,多数使用的是H式液压支腿。因此,这里仅以H式支腿的一种液压回路为例,说明回路的一些特点。H式支腿由四组液压液压缸组成,每组包括一个水平缸和一个垂直缸。水平液压缸将支腿推出轮胎覆盖范围,用垂直液压缸将车架顶起,使轮胎从地面抬起不再支撑车架,这样整体就在支腿机构的支承下进行作业。

1.下车多路阀工作原理(见图2-67a)

1)经P3泵出油口的液压油经多路阀油口P进入多路阀,当换向阀杆位于中位时,多路阀将流进的全部液压油经油口V流向中心回转接头,以供回转机构用油。

2)当把换向阀杆移至“伸出”或”缩回”位置时,液压油通过内部油道到达各选择阀进油口或经油口H进入各支腿液压缸的有杆腔油口。

3)选择阀油口A1到A4以及B1到B4分别与垂直支腿液压缸和水平液压缸的无杆腔油口相连。

4)选择阀阀杆与油口B1到B4之间在阀体内各装有单向阀1,并在内部与水平液压缸伸出溢流阀7连接,以限制水平液压缸伸出的最高压力。

5)收放支腿时的液压缸回油经A1-A4、B1-B4或H油口进入多路阀后,通过“O”口流回油箱

978-7-111-52845-6-Chapter02-99.jpg

图2-67 多路阀

a)多路阀工作原理图 b)多路阀外形图

2.溢流阀工作原理

1)如图2-68a所示为溢流阀结构图,从P口来的液压油经溢流阀主阀芯1上的节流孔e进入弹簧腔2,并经孔a到达锥阀芯3,当进油口P的压力低于先导阀调定值时,锥阀芯3不能打开,各腔各孔中充满了油,但不流动。主阀芯1两端面积相等,作用两端的压力相等。主阀芯上还作用有主弹簧5的压紧力,主阀芯不开启,无溢流口形成,主溢流阀不溢流。

2)当油压P超过开启压力时,锥阀芯3开启,2腔油液经过锥阀芯3和阀座7形成的缝隙成为低压,经油道h与低压腔d相通,经出油口排出。

3)调节螺杆4可改变调压弹簧6的预压紧力,从而可以调节开启压力的大小。

4)当锥阀芯开启后形成通路,2腔的油流出后,由于流经节流孔e的液压油不能及时补充2腔,使P腔与2腔形成压力差,P腔的液压油克服弹簧5的压力,推动主阀芯向右移动,打开主阀芯流口,液压油通过d口流回油箱。

5)溢流阀内部有主阀芯、锥阀芯(先导阀芯)、弹簧和节流孔等部件。

6)溢流阀的职能符号如图2-68b所示。

978-7-111-52845-6-Chapter02-100.jpg

图2-68 溢流阀

a)溢流阀结构图 b)溢流阀职能符号

1—主阀芯 2—弹簧腔 3—锥阀芯 4—调节螺杆 5—弹簧 6—调压弹簧 7—主阀芯 8—阀体 9—密封

如图2-69所示是某汽车起重机产品H型支腿机构的液压回路图。该机构用四个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实现水平支腿与垂直支腿的伸出选择,用一个三位六通的手动换向阀实现水平和垂直支腿的伸出和收回,由于水平伸出时,压力较小,故在伸出时采用了二次溢流阀进行安全保护,以防损坏液压缸。除此之外,该回路中还增加了(如图2-69所示A5、B5)第五支腿,以实现汽车起重机的360°作业。下车多路阀为六联多路阀组,其中第1片(从左到右)为总控制阀。2~6为选择阀。分别选择水平或垂直位置(操作杆上抬为水平,下压为垂直)。

当选择阀处于水平(垂直)位置,操作第一片阀,可以实现水平(垂直)液压缸的伸出与缩回(上抬为缩回、下压为伸出)。支腿操作可以联动,也可以单独操作,实现动作的微调。多路阀中设有安全阀RB1、RB2及RB3。RB1的设定压力为20MPa,其作用是限制供油泵的最高压力,对系统起保护作用;RB2的作用是限制水平液压缸伸出的最高压力,以防损坏液压缸;RB3的作用是限制第五支腿伸出的最高压力,保护底盘大梁,防止其受力过大而变形损坏。

在K口装有测压接头,可以快速将测压工具装上,检测系统压力。

当操作阀在中位时,32泵通过V口向回转机构供油。

在垂直液压缸上装有双向液压锁,作用是防止行驶时由于重力作用活塞杆伸出,以及在作业时液压缸回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