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研究模型软件化的方法

研究模型软件化的方法

【摘要】:游进军等提出概念化水资源系统模拟的面向对象设计方法,对概化元素属性及其在水循环过程中的功能进行描述,从而将系统划分为相互关联的功能模块,不同模块的计算可以通过实例化后的类对象实现,并借助主控程序完成系统的整体模拟,实现了模块间分层次的耦合,为实现水资源配置模拟模型的软件化工作提出了技术性基础工作。

水资源模型是实现水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在研究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进行模型研制是一个必然过程。而使得模型工具能得到推广和应用,离不开模型软件化的工作,这方面的工作在信息化时段显得尤为重要,而近期的相关研究也促进了这一进程。

“八五”攻关研究中所提出的基于宏观经济的华北水资源配置模型是国内较早实现软件化构建的水资源配置模型,之后黄河水利委员会(1998)在引入国外水资源系统模拟软件基础上提出了黄河水量分配模型,初步实现了大流域水资源配置的软件设计。20世纪90年代,建设部提出了“城市水资源与节水管理通用软件”,并配置了相应的图形库系统,提出了“水通用”软件的概念,为城市水资源管理开辟了信息化道路。王文林等(2001)提出了水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支持系统中的软件集成方法,根据水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实践,分析了多平台软件的集成问题,给出了多平台软件集成中用户数据及控制信息的相互传递方法。黄书汉(2001)提出水资源供需平衡评价系统软件UML建模,针对实例引入基于面向对象的UML标准建模语言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评价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用RationalRose进行系统UML软件模型的建模,提出了供需模型软件设计的基本思路。谢宜岳等(2002)以区域水资源供需过程的原理与算法为基础,构建了水资源系统分析数学模型软件。艾萍等(2003)基于构件的水利领域软件标准化基础,根据软件复用的基本原理,结合水利领域应用需要,在地理空间和不同业务之间实现资源共享这一技术特征,形成水利领域软件标准化体系,为在不同抽象层次制定水利领域软件技术标准提供技术基础。牛冀平等(2005)提出了数字流域系统的C/S与B/S混合软件体系结构,提出了数字流域系统的层次结构,分析了基于数字流域的各种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结构。张云等(2006)提出了通用性的水文水资源计算系统软件的设计思路、设计目标、构成及功能,采用VB、ESRI的MapObjects以及SQLServer构建了集成常规水文和兴利计算在内的软件系统。游进军等(2007)提出概念化水资源系统模拟的面向对象设计方法,对概化元素属性及其在水循环过程中的功能进行描述,从而将系统划分为相互关联的功能模块,不同模块的计算可以通过实例化后的类对象实现,并借助主控程序完成系统的整体模拟,实现了模块间分层次的耦合,为实现水资源配置模拟模型的软件化工作提出了技术性基础工作。

总体而言,由于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国内学者对水资源配置理论和应用研究以及相应决策分析作了较多工作。但由于研究范围和投入力量的限制,各类研究通常以具体问题为导向,应用范围有限。对模型以及软件开发尚缺少必要的投入,模型软件化的工作还不够系统,与国外研究和应用水平尚有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