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熔模铸造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熔模铸造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摘要】:熔模铸造4.5.1.2熔模铸造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与普通砂型铸造相比,熔模铸造具有以下特点:熔模铸造的铸型无分型面,不需要起模斜度,也不必另装型芯,型腔光滑,所以铸件精度高,表面粗糙度低,熔模铸造是重要的无切削加工方法。

熔模铸造是使用易熔材料制造模型,用造型材料将其包裹若干层后形成型壳,再将模型熔化倒出,烘干后浇入液态金属而获得铸件的方法,又称为精密铸造或失蜡铸造。

4.5.1.1 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

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如图4-37所示。熔模铸造与砂型铸造的根本区别是,熔模铸造是用蜡模代替木模(或金属模)作母模,如图4-37(a)所示。

1. 制造压型

压型是用于压制蜡模的专用模具,如图4-37(b)所示,它是用根据铸件的形状和尺寸制作的母模来制造的。压型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高,而且型腔尺寸必须包括蜡料和铸造合金双重收缩率。当铸件精度要求高或大批量生产时,压型一般用钢、铜合金铝合金经切削加工制成;当铸件精度要求不高或小批量生产时,可采用易熔合金(锡、铅等组成的合金)、塑料石膏直接向母模上浇注而成。

2. 压制蜡模

蜡模材料常用50%石蜡和硬脂酸配制而成。将蜡料加热至糊状,如图4-37(c)所示;在一定的压力下压入型腔内,如图4-37(d)所示;待冷却后,从压型中取出,得到一个蜡模,如图4-37(e)所示。为提高生产率,常把数个蜡模熔焊在蜡棒上,制成蜡模组,如图4-37(f)所示。

3. 结壳和脱蜡

在蜡模组表面浸挂一层用水玻璃和石英粉配制的涂料,然后在上面撒一层较细的硅砂,并放入固化剂中硬化,使蜡模组外面形成由多层耐火材料组成的坚硬型壳(一般为4~10层),型壳的总厚度为5~12 mm。

将结壳后的蜡模组浸入80~90 °C的热水中,使蜡模熔化而流出,从而形成中空的型腔,如图4-37(g)所示。然后将型壳放入加热炉中,加热到800~950 °C,保温0.5~2 h,烧去型壳中的残蜡和水分。

4. 填砂、浇注和清理

为进一步提高型壳强度,可将型壳置于干型砂箱中,砂箱周围用粗砂填紧,并趁热浇注,如图4-37(h)所示。最后去掉型壳,清理涂料、毛刺,即可得到所需铸件。

图4-37 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

熔模铸造

4.5.1.2 熔模铸造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与普通砂型铸造相比,熔模铸造具有以下特点:

(1)熔模铸造的铸型无分型面,不需要起模斜度,也不必另装型芯,型腔光滑,所以铸件精度高(IT14~IT11),表面粗糙度低(Ra为12.5~1.6 μm),熔模铸造是重要的无切削加工方法。

(2)由于液态金属是在铸型处于高温时浇注,提高了液态金属的流动性,故可铸出轮廓清晰的薄壁铸件。

(3)型壳经过硬化、焙烧后发气性小,透气性、退让性和出砂性较好,铸件废品率低。

(4)熔模铸造可用于铸造各种合金铸件,包括铝、铜等有色金属、合金钢及熔点高、难加工的特种合金等,对于耐热合金的复杂件铸造,熔模铸造几乎是唯一的生产方法。

由于熔模铸造具有上述优点,所以它广泛用于各类合金的铸造,如汽轮机、燃气轮机和涡轮发动机的叶片,汽车、拖拉机、纺织机械和机床小型零件以及切削刀具、风动工具等。

但熔模铸造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工艺控制要求严格,所用材料价格昂贵,设备造价高,且铸件不宜过大,故应用具有局限性,主要用于生产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以及高熔点并难以切削加工的小型铸件。

金属型铸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