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1晶体中原子排列示意图图2-1晶体中原子排列示意图图2-2晶胞的晶格常数和轴间夹角表示方法2.1.1.3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在金属晶体中,由于原子趋于紧密排列,所以常见的金属材料中,除了极少数具有复杂的晶体结构外,绝大多数都具有比较简单的晶体结构,其中最典型、最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体心立方结构、面心立方结构和密排六方结构。......
2023-06-24
如果一个晶体内部晶向是完全一致的,则这种晶体称为单晶体。在工业生产中,只有采用特殊方法才能获得单晶体,如单晶硅、单晶锗等。实际使用的金属材料即使体积很小,其内部仍包含了许许多多颗粒状的小晶体,每个小晶体的内部晶向是一致的,而各个小晶体彼此之间晶向不同,小晶体的外形呈不规则的颗粒状,通常称为晶粒。晶粒与晶粒之间的界面称为晶界,这种实际上由许多晶粒组成的晶体称为多晶体,一般金属材料都是多晶体结构。
由于实际金属材料是多晶体结构,其内部包含了大量彼此位向不同的晶粒,一个晶粒的各向异性在许多位向不同的晶粒之间可以互相抵消或补充,因此,整个金属的性能则是这些晶粒性能的平均值,故实际金属材料表现为各向同性,称为伪各向同性。
由于晶粒与晶粒之间存在着晶向上的差异,所以在晶界处原子的排列就不可能是规则的,这种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称为晶体缺陷。根据晶体缺陷的几何特征,可将晶体缺陷分为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
2.1.2.1 点缺陷
点缺陷的特征是三个方向上的尺寸都很小,相当于原子尺寸。常见的点缺陷有空位、间隙原子和置换原子3种。
在任何温度下,金属晶体中的原子都是以其平衡位置为中心不间断地进行着热振动。原子的振幅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振幅越大。在一定的温度下,每个原子的振动能量并不完全相同,在某一瞬间,某些原子的能量可能高些,其振幅就要大些;而另一些原子的能量可能低些,振幅就要小些。对一个原子来说,这一瞬间能量可能高些,另一瞬间可能低些,这种现象叫能量起伏。根据统计规律,在某一温度下的某一瞬间,总有一些原子具有足够高的能量,以克服周围原子对它的约束,脱离开原来的平衡位置迁移到别处,于是,在原位置上出现了空结点,这就是空位。在形成空位的同时,在晶格的某些间隙处又会出现多余的原子,这种不占有晶格正常节点位置而处在晶格间隙中的原子称作间隙原子,如图2-8所示。
在空位和间隙原子附近,由于原子间作用力的平衡被破坏,使其周围的原子都离开了原来的平衡位置,这种现象称作晶格畸变。
占据在原来基体原子平衡位置上的异类原子称为置换原子,由于置换原子的大小与基体原子的大小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在置换原子附近也会产生晶格畸变。
图2-8 空位和间隙原子示意图
综上所述,不管是哪类点缺陷,都会造成晶格畸变,这将会对金属的性能产生影响,如使屈服强度升高、电阻增大、体积膨胀等。
2.1.2.2 线缺陷
线缺陷的特征是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另一个方向上的尺寸相对很大。属于这一类的主要缺陷是位错。位错是指晶体中某处有一列或若干列原子发生了有规律的错排现象,使长度达几百至几万个原子间距、宽约几个原子间距范围内的原子离开其平衡位置,发生了有规律的错动。位错最简单、最基本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刃型位错,另一种是螺型位错。
1. 刃型位错
刃型位错的模型如图2-9所示。设有一简单立方晶体,某一原子面在晶体内部中断,这个原子平面中断处的边缘就是一个刃型位错,犹如用一把锋利的钢刃将晶体的上半部分切开,沿切口硬插入一额外的半原子面,将刃口处的原子列称为刃型位错,EF线称为刃型位错线。
图2-9 刃型位错示意图
刃型位错有正负之分,若额外半原子面位于晶体的上半部,则此处的位错线称为正刃型位错,以符号表示。反之,若额外半原子面位于晶体的下半部,则称为负刃型位错,用符号
表示。
在位错线周围一个有限的区域内,原子离开了原来的平衡位置,产生了晶格畸变,并且在额外半原子面左右两边的畸变是对称的。这就好像通过额外半原子面对周围原子施加一弹性应力,这些原子就产生一定的弹性应变一样。所以可以把位错线周围的晶格畸变区看成是存在着一个弹性应力场。就正刃型位错而言,上部的原子显得拥挤,原子间距变小,晶格受到压应力;下部的原子则显得稀疏,原子间距变大,晶格受到拉应力。离位错线越远,晶格畸变的程度越小,应力也就越小。
2. 螺型位错
螺型位错如图2-10所示,BC线右侧上下两部分晶体沿ABCD晶面发生了错动。ab线右侧上下层原子相对移动了一个原子间距;在BC线和ab线之间形成了上下层原子不相吻合的过渡区,晶面被扭成了螺旋面,故称为螺型位错。螺型位错附近区域的晶格也发生了畸变,形成了一个应力集中区。
图2-10 螺型位错示意图
实验表明,在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着大量的位错。晶体中位错数量的多少,可用单位体积内位错线的总长度来表示,称作位错密度。位错的存在,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扩散及相变等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2.1.2.3 面缺陷
面缺陷的特征是在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另外两个方向上的尺寸相对很大。通常是指晶界和亚晶界。
图2-11 晶界结构示意图
实际金属大多是多晶体,多晶体中两个相邻晶粒的晶向不同,故晶界处原子排列的规律性就不可能一致,必然是从一种晶向逐步过渡到另一种晶向,因此,晶界实际上是不同位向晶粒间原子排列无规则的过渡层,如图2-11所示。晶界处原子排列的不规则,使晶格处于畸变状态,因而晶界与晶粒内部有着一系列不同的特性,如晶界在常温下的强度、硬度较高,而在高温下强度、硬度较低;晶界容易被腐蚀;晶界的熔点低等。
实验证明,晶粒内部的晶向也不是完全一致的,每个晶粒都是由尺寸更小位向差也更小的小晶块组成的,这些小晶块称为亚晶粒或亚结构。亚晶粒与亚晶粒之间的界面称为亚晶界。亚晶界是由一系列刃型位错组成的小角度晶界,如图2-12所示。亚晶界处同样产生晶格畸变,对金属的性能同样有重要影响。
有关机械制造基础:智媒体版的文章
图2-1晶体中原子排列示意图图2-1晶体中原子排列示意图图2-2晶胞的晶格常数和轴间夹角表示方法2.1.1.3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在金属晶体中,由于原子趋于紧密排列,所以常见的金属材料中,除了极少数具有复杂的晶体结构外,绝大多数都具有比较简单的晶体结构,其中最典型、最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体心立方结构、面心立方结构和密排六方结构。......
2023-06-24
(一)金属的晶体结构所有固态金属都是晶体,晶体结构的排列如图2-1所示图2-1 晶体结构排列图晶体内部原子的排列方式称为晶体结构。图2-2 常见的金属晶格(二)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铁碳相图又称铁碳平衡图或铁碳合金状态图。铁素体仍然保持α-Fe的体心立方晶格,在金相组织中具有典型纯金属的多面体金相特征。渗碳体在低温下有弱磁性,高于217℃时磁性消失。奥氏体仍然保持γ-Fe的面心立方晶格,在金相组织中呈现为规则的多边形。......
2023-06-23
这种氧化对金属的抗氧化保护作用较差,镁及其合金就属于此类。而铝及其合金就不属于此类,它形成的抗氧化膜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比较强。以上这些氧化物则更不可能对金属起保护作用。表1-4 一些常用金属的α值合金化学成分的影响 凡加入合金中能使合金的氧化膜变得疏松的元素,将增加此合金的氧化程度。......
2023-06-26
金属表面与腐蚀介质即电解液直接接触是金属发生腐蚀的必备条件,因此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金属表面覆盖一层保护层,以阻止金属表面与腐蚀介质接触就可以保护金属。这些保护层都具有致密性,可以将金属表面与腐蚀介质隔离开,从而保护金属基体免受腐蚀。......
2023-06-23
金属粉芯焊丝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适于CO2气体保护焊用的含有一定造渣成分的金属粉焊丝,另一种则是用于富氩保护气体的金属粉焊丝。合适的造渣成分组合使金属粉芯焊丝在CO2气体保护焊条件下获得良好的焊接工艺性。研究金属粉芯焊丝的电弧物理特性有助于加深对金属粉芯焊丝冶金特性和工艺特性的认识,对金属粉芯焊丝产品的研发有现实意义。......
2023-06-30
目前,被开发利用的非标记型氧化还原探针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像[Ru6]3+/2+[8,20,21]和[Fe6]4-/3-[11,22]等静电结合型指示剂;第二类是像Hoechst 33258[23]和二茂铁盐(Fc+)[24]等沟槽结合型指示剂;第三类是含有芳香配体的金属螯合物的嵌插结合型指示剂[26]。由于含有芳香性配体的金属配合物型嵌入剂与dsDNA具有特异性的嵌插作用,因此在DNA杂交分析中是一类最受欢迎的指示剂。......
2023-06-22
对于前文所述Sun等人制备的具有周期性三维纳米结构的ZnOMSM-PD器件[315],他们还将金纳米颗粒引入ZnO薄膜中制备了MSM-PD,不仅提高了ZnO薄膜的紫外光响应,还将可探测范围扩展到长波段。2017年,Wen等人将一层随机分布的金纳米颗粒作为表面等离激元吸收体,引入到Si和TiO2两个电子接受半导体层中间,这种同时结合光吸收和电子发射/收集的MSM-PD器件,在通信波长1500nm处实现了高的光响应率3.3mA/W[379]。......
2023-06-24
Lyocell纤维的原料是纤维素Ⅰ,而最终纤维的结构是纤维素Ⅱ。纤维素分子聚集态的特点是易于结晶和形成原纤结构。可以认为纤维素结构是一个由大分子形成的连续结构,分子排列紧密。与纤维素相关的各类纤维的结晶度见表2-2。......
2023-06-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