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重组α-干扰素的提取和分离优化

重组α-干扰素的提取和分离优化

【摘要】:初级分离阶段的任务是分离细胞和培养液,破碎细胞和释放干扰素,浓缩产物和除去大部分杂质。(一)干扰素分离工艺过程菌体裂解用纯化水配制裂解缓冲液,置于冷室内,降温至2~10℃。采用盐浓度线性梯度5~50 mS/cm进行洗脱,配合SDS-PAGE收集干扰素峰,在2~10℃下进行。合并干扰素部分,最终蛋白质浓度应为0.1~0.2 mg/mL。无菌过滤分装用0.22 μm滤膜过滤干扰素溶液,分装后,于-20℃以下的冰箱中保存。

初级分离阶段的任务是分离细胞和培养液,破碎细胞和释放干扰素(干扰素存在于细胞内),浓缩产物和除去大部分杂质。干扰素的纯化精制阶段是用各种高选择性手段(主要是各种色谱技术)将干扰素和各种杂质尽可能分开,使干扰素的纯度达到要求,最后制成成品。

(一)干扰素分离工艺过程

(1)菌体裂解 用纯化水配制裂解缓冲液,置于冷室内,降温至2~10℃。将-20℃冷冻的菌体破碎成2 cm以下的碎块,加入裂解缓冲液(pH7.5)中,2~10℃下搅拌2 h,利用冰冻复融分散将细胞完全破裂,释放干扰素蛋白。

(2)沉淀 向裂解液中加入聚乙烯亚胺,2~10℃下气动搅拌45 min,对菌体碎片进行絮凝。然后,向裂解液中加入乙酸钙溶液,2~10℃下气动搅拌15 min,对菌体碎片、DNA等进行沉淀。

(3)离心 在2~10℃下,将悬液在连续流离心机上16000 r/min离心,收集含有目标蛋白的上清液,细胞壁等杂质沉淀在121℃、30 min蒸汽灭菌后焚烧处理。

(4)盐析 将收集的上清液用4 mol/L硫酸铵进行盐析,2~10℃下搅匀后静置过夜。

(5)离心与储存 将盐析液在连续流离心机上16000 r/min离心,沉淀即为粗干扰素,放入聚乙烯瓶中,于4℃冰箱中保存(不得超过3个月)。

(二)干扰素纯化工艺过程

(1)配制纯化缓冲液 用超纯水配制0.02 mol/L磷酸缓冲液(pH7.5),配制完毕后经过0.45μm滤膜过滤,在百级层流下进行收集。超滤后,将缓冲液送到冷室,冷却至2~10℃。使用前应重新检查缓冲液的pH和电导值,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2)溶解粗干扰素 在2~10℃下将粗干扰素倒入匀浆器中,加pH7.5磷酸缓冲液,匀浆,完全溶解。

(3)沉淀除杂质 待粗干扰素完全溶解后,用磷酸调节溶液pH至5.0,进行蛋白质等电点沉淀。

(4)离心 将悬液在连续流离心机上16000 r/min离心,收集上清液。

(5)疏水层析 用NaOH调节上清液pH至7.0,并用5 mol/L NaCl溶液调节电导值为180 mS/cm,上样,进行疏水层析,利用干扰素的疏水性进行吸附。在2~10℃下,用0.025 mol/L磷酸缓冲液(pH7.0)和1.6 mol/L NaCl溶液进行冲洗,除去非疏水性蛋白,然后用0.01 mol/L磷酸缓冲液(pH8.0)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

(6)沉淀、过滤 用磷酸调节洗脱液pH至4.5,调节洗脱液的电导值为40 mS/cm,搅拌均匀后2~10℃下静置过夜,进行等电点沉淀。然后进行过滤,在2~10℃下收集滤液。

(7)透析 调整溶液pH至8.0、电导值至5.0 mS/cm,通过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04的超滤膜,在2~10℃下,用0.005 mol/L缓冲液透析。

(8)阴离子交换层析 先用0.01 mol/L磷酸缓冲液(pH8.0)平衡DEAE阴离子交换树脂。上样后,用相同缓冲液洗涤。采用盐浓度线性梯度5~50 mS/cm进行洗脱,配合SDS-PAGE收集干扰素峰,在2~10℃下进行。

(9)浓缩和透析 合并阴离子交换层析洗脱的有效部分,调节溶液pH至5.0、电导值至5.0 mS/cm,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04的超滤膜上,2~10℃下,用0.05 mol/L乙酸缓冲液(pH5.0)进行透析。

(10)阳离子交换层析 先用0.1 mol/L乙酸缓冲液(pH5.0)平衡CM阳离子交换树脂。上样后,用相同缓冲液洗涤。在2~10℃下,采用盐浓度线性梯度5~50 mS/cm进行洗脱,配合SDS-PAGE收集干扰素峰。

(11)浓缩 合并阳离子交换层析洗脱的有效部分,在2~10℃下,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04的超滤膜进行浓缩,浓缩到1 L。

(12)凝胶过滤层析 使用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柱层析。先用含有0.15 mol/L NaCl的磷酸缓冲液(pH7.0)清洗系统和树脂,上样后,在2~10℃下,用相同缓冲液进行洗脱。合并干扰素部分,最终蛋白质浓度应为0.1~0.2 mg/mL。

(13)无菌过滤分装 用0.22 μm滤膜过滤干扰素溶液,分装后,于-20℃以下的冰箱中保存。

(三)干扰素分离工艺过程控制要点

(1)使用保护剂 因为干扰素中的巯基极易被氧化形成二硫键,所以必须使用巯基试剂(如硫二乙醇)加以保护。金属离子是酶的激活剂和辅助因子,加入金属螯合剂EDTA可除去金属离子,从而抑制酶的活性。PMSF(苯甲基磺酰氟)是丝氨酸蛋白酶和巯基蛋白酶的抑制剂,加入PMSF保护目标产物以免被水解

(2)使用絮凝剂 絮凝剂用量是重要的因素,在较低浓度下,增加用量有利于架桥作用,提高絮凝效果。但絮凝剂用量过多会吸附饱和,在胶粒表面形成覆盖层而失去与其他胶粒架桥的作用,造成胶粒再次稳定的现象,降低絮凝效果。过量的絮凝剂会将核酸包围起来,无法实现大范围架桥作用的沉淀,同时也会包裹一些目标产物,造成损失。高剪切力会打碎絮团,因此适当的搅拌时间和速度可以提高絮凝效果。加入絮凝剂时,注意不要使溶液中絮凝剂的浓度局部过高,否则会削弱沉淀的作用。

(3)使用凝聚剂 沉淀过程中加入乙酸钙产生凝聚作用。菌体及其碎片大多带负电,由于静电引力作用将溶液中带正电的粒子吸附在周围,形成双电层的结构,水化作用是胶体稳定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加入乙酸钙的作用是破坏双电层和水化层,使粒子间的静电排斥力不足以抵抗范德华力而发生凝聚。

(四)干扰素纯化工艺过程控制要点

(1)膜分离 选择合适的截留相对分子质量滤膜很重要。超滤膜的孔径是平均孔径。一般来说,超滤膜的标准截留相对分子质量是指截留率在90%或95%时对应的相对分子质量,而且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分子由于其空间形状不同,即使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截留率也不同。为了能将目标蛋白彻底截留下来,选择膜的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应是目标产物的1/3~1/2。使用超滤膜过滤目标蛋白时,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应该在目标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的10倍以上。膜的截留率很高,但收率很低,主要是膜吸附作用造成的,所以应选择低吸附型的超滤膜。在使用超滤膜时,选用切向流滤器能避免浓差极化现象的产生。

(2)疏水性层析 在高电导的条件下上样层析,疏水性基团较多的目标蛋白与配基相互作用而被吸附,缺乏疏水基团的蛋白质首先被洗脱流出。然后降低洗脱液的电导性,使蛋白质的疏水性降低,目标蛋白就被从树脂上洗脱下来。疏水层析的控制点是缓冲液和上样液的pH和电导值。pH关系到蛋白质的活性,同时也影响其疏水性。电导值决定了蛋白质表现出的疏水性强弱,即与树脂的结合能力,所以电导值的准确尤为重要。

(3)离子交换层析 标准的离子交换剂由大量带电荷的侧链和不溶性的树脂结合而成。离子交换层析时,先用离子强度较低的缓冲液上样和洗涤。由于不同种类的蛋白质与树脂的亲和力各不相同,可用逐渐增加洗脱液中氯化钠浓度的方法将其逐一洗脱出来。

离子交换层析的控制点主要是缓冲液和上样液的pH及电导值。如果pH和电导值不准确,能与离子交换剂结合的组分及各组分的结合能力会发生变化,给干扰素纯化造成困难。

(4)无菌灌装 无菌灌装是分离纯化工艺的最后一步,在整个干扰素生产过程中尤为重要。如果灌装中出现问题,可能导致前功尽弃。由于蛋白质产品不能高温灭菌,也不能接触消毒剂,所以原液采用0.22 μm滤膜过滤的方法除菌,过滤后分装至血浆瓶中,在-30℃的冰箱内冷冻保存。

1.制定详细的分离提取的工艺步骤并分离提取。

2.干扰素纯化过程中需要用到哪些缓冲液?如何配制?

3.如何选择膜、离子交换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