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氨基酸药物的检测技术优化方案

氨基酸药物的检测技术优化方案

【摘要】:在到达滴定终点时,因氨基酸的离子强度急剧变化而引起指示电极的电位骤减或突增,此转折点称为突跃点。采用电化学分析法时,可选择适用于不同氨基酸的选择电极,对各种氨基酸进行测定。根据1 mL高氯酸滴定液相当于氨基酸或其盐的值,计算出被测定的氨基酸或其盐的量。荧光检测法通过使氨基酸与衍生试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氨基酸衍生物能够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根据标准曲线可得知被测氨基酸的含量。

(一)化学分析法

(1)甲醛滴定法 在中性或弱碱性水溶液中,氨基酸的α-氨基与醛类反应,生成—NHCH2OH、—N(CH2OH)2甲基衍生物,使氨基酸由两性化合物转变成酸性化合物,然后用常规的碱滴定法测定氨基氮,如样品为一种已知的氨基酸,从甲醛滴定的结果可算出氨基氮的含量。此法简便、快速。

(2)凯氏定氮法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氨基酸或蛋白质样品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馏出并被过量的酸液吸收,再以标准碱液滴定,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然后根据氨基酸和蛋白质中的氮含量计算出含氮的氨基酸、蛋白质的总量。该方法准确度高,但试剂消耗量大,操作步骤较复杂,测定周期长。

(二)电化学分析法

选用两支不同的电极:一支为指示电极,其电极电位随着溶液中被分析的氨基酸的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支为参比电极,其电极电位固定不变。在到达滴定终点时,因氨基酸的离子强度急剧变化而引起指示电极的电位骤减或突增,此转折点称为突跃点。采用电化学分析法时,可选择适用于不同氨基酸的选择电极,对各种氨基酸进行测定。但一般采用《中国药典》的方法,即:取待测品若干(mg),精密称定,加无水甲酸3 mL使之溶解,加冰乙酸50 mL与乙酸汞试液10 mL,采用电位滴定法,用高氯酸滴定液(0.1 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根据1 mL高氯酸滴定液(0.1 mol/L)相当于氨基酸或其盐的值,计算出被测定的氨基酸或其盐的量。

电化学分析法的最大优点在于不需衍生反应,操作简便,它与各种现代化的分离方法相结合,可以大大简化操作过程,节省分析时间。

(三)分光光度法

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大多数氨基酸分子对紫外和可见光的吸收很弱或无吸收,所以通常利用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羧基或其他活性基团与衍生试剂反应,生成具有可见光、紫外生色团或能产生荧光的衍生反应产物,然后用可见光、紫外或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

(1)可见光检测法 通过使氨基酸与衍生试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氨基酸衍生物在可见光光谱范围内有吸收,通过测定吸光度值,根据标准曲线可得知被测氨基酸的含量。通常能使氨基酸生成在可见光区有吸收的衍生试剂有茚三酮、磺酰氯二甲胺偶氮苯(DABSYL-Cl)。

(2)紫外光检测法 通过使氨基酸与衍生试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氨基酸衍生物在紫外光光谱范围内有吸收,通过测定吸光度值,根据标准曲线可得知被测氨基酸的含量。通常能使氨基酸生成在紫外光区有吸收的衍生试剂有邻苯二甲醛(OPA)、异硫氰酸苯酯(PITC)、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氨基甲酸酯等。

(3)荧光检测法 通过使氨基酸与衍生试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氨基酸衍生物能够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根据标准曲线可得知被测氨基酸的含量。通常能使氨基酸生成产生荧光的衍生试剂有邻苯二甲醛、丹酰氯(DANSYL-Cl)、氯甲酸-9-芴基甲酯(FMOC-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