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低温形变热处理提升的力学性能

低温形变热处理提升的力学性能

【摘要】:低温形变淬火不但能提高钢的常温力学性能,而且能提高其高温性能。2)冲击韧度目前,低温形变淬火对钢冲击韧度的影响规律尚无一致的认识。

1.化学成分对钢形变淬火后力学性能的影响

钢化学成分不同,低温形变淬火强化效果也不同。影响强化效果最显著的元素是碳。合金结构钢中的wC为0.3%~0.6%时,低温形变淬火后的强度随碳含量的增加成直线上升,如图6-7所示。钢形变淬火强度随形变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钢碳含量的增加,此效果更加明显,如图6-8所示。

图6-7 碳含量对3%Cr-1.5%Ni钢拉伸性能的影响

—低温形变淬火;—普通热处理
注:900℃奥氏体化、540℃形变91%,330℃回火

图6-8 低温形变热处理时的形变量对不同碳含量(质量分数)钢强度的影响

注:—3%Cr钢;—SAE4340钢;—410不锈钢

对某些多元合金钢,随着碳含量的增加,形变淬火后抗拉强度的变化约在wC为0.48%处存在极大值,超过此碳含量,强度逐步下降(图6-9)。因此,为了获得力学性能的良好配合,低温形变淬火用钢的wC应控制到0.5%以下。

Cr、Mo、V等碳化物形成元素对钢低温形变淬火强化效果亦有明显影响。图6-10为Cr、Mo、V元素总量达7%的H11钢与不含碳化物形成元素钢形变淬火强化后屈服强度变化的比较。Fe-Ni-C合金为每1%的形变量,屈服强度增加5MPa,而H11钢的屈服强度增加率为9MPa。由此可知,碳化物形成元素能显著提高合金钢奥氏体的加工硬化度nK,其中以Mo的影响最大,其次是V,再次是Cr;在Fe-Mn-C奥氏体合金上也得到了类似结果;碳化物形成元素能显著提高强度增加率;碳化物形成元素能显著提高低温形变淬火马氏体的强度。

图6-9 碳含量对1.86%Cr-2.33%Ni-1.05%Mn-1.03%Si-1.03%W-0.47%Mo钢低温形变淬火抗拉强度的影响

注:1000℃奥氏体化、550℃形变90%,100℃回火

图6-10 含碳化物形成元素的H11钢和不含碳化形成元素的Fe-Ni-C合金的低温形变淬火强度的增加率

非碳化物形成元素Si能显著提高钢的耐回火性。在wC=0.4%的Cr-Ni-Mo钢中加入1.5%Si(质量分数),在形变淬火和200~300℃回火后抗拉强度达到2670MPa,屈服强度达到2350MPa,而加入0.3%Si(质量分数)其抗拉强度只有2200MPa,屈服强度只有1960MPa。Mn对于提高钢形变淬火的强韧性没有贡献,但价格便宜,可用来代替Ni,提高亚稳奥氏体的稳定性,便于钢施行低温形变淬火。

低温形变淬火可以提高钢的耐回火性,即经过低温形变的钢加热到较高温度尚可保持形变强化效果。图6-11为45CrMnSi钢在950℃奥氏体化、535℃压缩形变30%,然后油淬的硬度—回火硬度曲线。由图6-11可见,形变淬火的钢在加热到较高的回火温度尚可保持较高硬度。

图6-11 45CrMnSi钢低温形变淬火与普通淬火试样的硬度—回火温度曲线

1—低温形变淬火;2—普通淬火

低温形变淬火可改变淬火回火时有二次硬化特性钢的性能。在普通淬火后回火具有二次硬化效应的钢,通常经过低温形变淬火后再回火,硬度可能比二次硬化峰值硬度高,但二次硬化效应没有出现,表现出较高的耐回火性。

2.低温形变淬火钢的力学性能

1)拉伸性能

在一般情况下,低温形变淬火比普通淬火能提高强度300~700MPa,对VascoMA合金甚至能提高1000MPa。低温形变淬火不但能提高钢的常温力学性能,而且能提高其高温性能。

2)冲击韧度

目前,低温形变淬火对钢冲击韧度的影响规律尚无一致的认识。有的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形变淬火可提高某些钢的冲击韧度;部分试验结果认为无影响;还有的试验结果正好相反。

3)疲劳性能

通常认为,疲劳极限σ-1与抗拉强度Rm、断面收缩率Z间的关系为σ-1=ZRm。低温形变淬火在提高钢的强度的同时,能使塑性指标基本不变,这就能使钢维持高的σ-1/Rm值,从而延长机器零件的使用寿命。在N=107循环下,H11钢经普通热处理后的疲劳极限平均值为960MPa,而低温形变淬火后则为1180~1210MPa,即提高了20%~26%。

4)延迟断裂倾向

强度在1200MPa以上的高强度钢,在含H2的介质中经受静载荷所引起的应力在屈服强度以下,但经过一定的加载时间后会发生突然的脆断,此即为延迟断裂现象。低温形变淬火能显著改善钢的延迟断裂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