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结果充分说明STATCOM是一种非常适合大型风电场并网动态无功补偿的电力电子装置。......
2025-09-29
1.奥氏体成分不均匀性随着加热速度的增加而增大
如前所述,随着加热速度的增大,转变温度提高,转变温度范围扩大。由Fe-Fe3C相图可知,随着转变温度的升高,与铁素体相平衡的奥氏体碳浓度降低,而与渗碳体相平衡的奥氏体碳浓度增大,因此,与铁素体相毗邻的奥氏体中碳浓度将和与渗碳体相毗邻的奥氏体中碳浓度有很大差异。由于加热速度快、加热时间短,碳及合金元素来不及扩散,将造成奥氏体内成分的不均匀,且随着加热速度的提高,奥氏体成分的不均匀性增大。例如,wC=0.4%的碳钢,当以130℃/s的加热速度加热至900℃时,奥氏体中存在着wC=1.6%的碳浓度区。
显然,快速加热时,钢种、原始组织对奥氏体成分的均匀性有很大影响。对热传导系数小、碳化物粗大且溶解困难的高合金钢采用快速加热是有困难的。
2.提高加热速度可显著细化奥氏体晶粒
快速加热时,过热度很大,奥氏体晶核不仅在铁素体—碳化物相界面上形成,而且可能在铁素体的亚晶界上形成,因此使奥氏体的成核率增大。又由于加热时间极短(如加热速度为107℃/s时,奥氏体形成时间仅10-3s),故奥氏体晶粒来不及长大。当用超快速加热时,可获得超细化晶粒。图4-5显示了40钢和T10钢加热速度提高后,奥氏体晶粒细化。

图4-5 加热速度对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影响
(a)40钢;(b)T10钢(https://www.chuimin.cn)
实践证明,对具有均匀分布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组织的钢进行快速加热,当加热速度由0.02℃/s增高到100~1000℃/s时,初始奥氏体晶粒度由8~9级细化达到13~15级。
应该指出,对含有自由铁素体的亚共析钢,当加热速度很大时,为了全部完成奥氏体转变,必须加热到较高的温度,因而会导致奥氏体晶粒显著地长大。
在生产中采用大于3~10℃/s的加热速度,可得到11~12级的奥氏体晶粒。如果要得到14~15级的超细晶粒,必须预先进行淬火或调质以消除自由铁素体,并采用高达100~1000℃/s的加热速度。
3.快速加热对过冷奥氏体的转变及马氏体回火有明显影响
快速加热使奥氏体成分不均匀及晶粒细化,减小了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使“C”曲线左移。由于奥氏体成分的不均匀性,特别是亚共析钢,还会出现两种成分不均匀性现象:在珠光体区域,原渗碳体片区与原铁素体片区之间存在着成分的不均匀性,这种区域很微小,即在微小体积内的不均匀性。而在原珠光体区与原先共析铁素体块区也存在着成分的不均匀性,这是大体积范围内的不均匀性。由于存在这种成分的大体积不均匀性,将使这两个区域的马氏体转变点不同、马氏体形态不同,即相当于原铁素体区出现低碳马氏体、原珠光体区出现高碳马氏体。
提高加热温度可以减轻或消除成分不均匀现象,但温度过高又将导致奥氏体晶粒粗大。对于低碳钢,即使加热到910℃以上,在快速加热的条件下仍难以完成奥氏体的均匀化,有时甚至会在淬火钢中出现铁素体。当材料和原始组织一定时,加热温度应根据加热速度选定。
由于快速加热奥氏体成分的不均匀性,淬火后马氏体成分也不均匀,所以,尽管淬火后硬度较高,但回火时硬度下降较快,因此回火温度应比普通加热淬火的温度略低。
相关文章
图1-10表示打浆过程与纸张物理性质变化的关系。由于在打浆过程中两者的发展速度不同,因而对纸张性质各自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图1-10 打浆与纸张性质的关系1—结合力 2—裂断长 3—耐破度 4—撕裂度 5—平均纤维长 6—吸收性 7—透气度 8—收缩率 9—紧度1.裂断长裂断长是表示纸张能承受抗张强度的大小。而纤维的弹性又与纸张的含水量有密切的关系。此外吸收性的大小又与纤维的纯度和半纤维素含量有关。......
2025-09-29
对于船舶的阴极保护,要求牺牲阳极每单位质量的电容量和每单位体积的电容量尽可能大,这样可以减少所安装的阳极的体积。在某些情况下,例如锌牺牲阳极在温度较高的海水中,会发生晶间腐蚀,导致阳极材料性能下降。......
2025-09-29
液压系统的漏油对一些在高温、易燃、易爆条件下工作的液压设备来说,还有引起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液压系统的漏油对经济建设也有很大影响。因为液压功率为压力与流量的乘积,而漏油使两者同时降低,所以经济效益受到很大损失。液压系统的漏油,表现出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水平落后,直接影响了出口产品的声誉。......
2025-09-29
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无论对于法国女装,还是对于中国女装都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1914年到1918年,历时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1939年到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整个世界,大量男性被卷入战争,劳动力短缺。所以说,两次世界大战是中法女装摆脱“重装”束缚、向“轻装”迈进的催化剂。......
2025-09-29
图4.11三指机械手中工件的抛光工艺在图4.12所示的情况下,如果要从货架或底座上取下工件,则不能始终保证搬运系统定位的足够精度。图4.12从货架上取走工件补偿装置安装在机械手和搬运系统之间。图4.16FTC运动的可能性图4.17FTC传感器模块在装配阀体中的应用柔性和刚性传感器是有区别的。图4.18FTC传感器的剖视图图4.19FTC位置传感器测量原理这些传感器有不同的尺寸。......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