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防止淬火开裂,减少畸变的措施优化

防止淬火开裂,减少畸变的措施优化

【摘要】:要减少畸变和防止裂纹,不仅需要在热处理工艺和操作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而且要从工件结构设计以及工艺路线的安排上使冷、热加工密切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合理的硬度要求有利于控制淬火畸变和防止开裂。3)冷、热加工密切配合为了控制和减少淬火畸变,冷、热加工必须密切配合。为此,热处理工作者应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合理的工艺,控制与减少热处理畸变,防止开裂。

要减少畸变和防止裂纹,不仅需要在热处理工艺和操作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而且要从工件结构设计以及工艺路线的安排上使冷、热加工密切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1)正确选材,合理设计

(1)正确选材。

对于形状复杂、截面尺寸相差悬殊的易变形工件或要求淬火变形极小的工件,一般应该选用淬透性较高的合金钢,采用油淬、分级或等温淬火,以减少畸变。不同的钢材具有不同的开裂倾向,一般碳含量低的钢比碳含量高的钢淬火开裂倾向小。

(2)合理设计结构。

设计时应使工件的结构形状有利于减少畸变和开裂,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减小截面厚薄悬殊,避免薄边和尖角,在工件截面变化处尽可能平滑过渡;工件的形状要求尽量对称;对于形状复杂的工件,可采用组合结构;或为使工件冷却均匀,适当增加工艺孔。合理与不合理的零件结构设计实例如图3-37所示。

(3)合理的技术要求。

合理的硬度要求有利于控制淬火畸变和防止开裂。有些工件如不要求全部淬硬,可以进行局部淬火,也可采取整体加热、局部强制冷却的方法。有些工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降低硬度要求。

2)正确的锻造与预备热处理

图3-37 合理与不合理的零件结构设计实例

钢材中存在某些冶金缺陷,如偏析、疏松、夹杂和发纹等,易使工件淬火时发生开裂和无规则变形,一些结构钢中的带状组织以及高碳合金钢的碳化物偏析,不但会造成淬火畸变,而且易淬裂。因此,为了降低工件的淬火畸变和开裂倾向、提高工件使用性能,往往需要将钢材进行锻造,以改善其组织,特别是消除带状组织和改善碳化物分布状况。对于某些形状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在粗加工与精加工之间,或在淬火以前,需进行去应力退火。

3)冷、热加工密切配合

为了控制和减少淬火畸变,冷、热加工必须密切配合。例如,对一些工件薄弱部分,淬火前预留大的加工余量,淬火后再加工到所需尺寸。对易变形的形状不规则工件,尽量在淬火前留肋,淬火后予以切除;也可以通过预先摸索淬火畸变规律,在机械加工时预留变形余量。

4)正确制定热处理工艺

在生产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形状特殊的工件,如细长件、薄壁大圆筒等。还有些受加热条件限制,在热处理后不再加工的工件,如型腔复杂的模具、螺纹刀具、锥齿轮,都要求在热处理后有极小的变形。为此,热处理工作者应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合理的工艺,控制与减少热处理畸变,防止开裂。一般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控制加热速度:由于工件加热速度过快,产生过大的热应力,以致造成畸变甚至开裂。因此,对于大型锻模及高速钢、高合金钢工件,或是形状复杂、厚薄不均、变形要求小的工件,一般都要经过预热或限制加热速度,尽可能做到加热均匀。

(2)正确选择加热温度:选择淬火下限温度,可减小冷却时的热应力,减少淬火。如有些工厂将45钢淬火温度降到780~800℃,将T8~T10钢淬火温度降到740~760℃。但有时为了调整变形量,也可把淬火温度适当提高,特别是对高碳合金钢(如CrWMn、Crl2MoV等)工件,可以通过调整加热温度来改变钢的Ms点,以控制残留奥氏体的数量,从而达到调节工件变形的目的。

(3)正确地选择淬火方法和淬火介质: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用较缓慢的淬火介质进行淬火,或采用预冷淬火、分级淬火、等温淬火,以减少畸变,防止开裂。

(4)进行及时、正确的回火:对于形状复杂的高碳钢和合金钢,淬火后及时回火尤为重要。

5)正确的热处理操作

(1)淬火前加以保护:对一些不要求淬硬的孔用石棉、耐火泥等堵塞;截面突变处用铁丝或石棉绑扎,尖角处可用铁皮套上;对一些容易变形的部分如槽形工件,可用螺钉等固定。

(2)正确装炉、吊扎和放置装炉方式:要使工件能均匀加热,避免因加热不均匀而引起的变形。工件加热时,要放置平稳,如果炉底板不平,应设法找平后再加热。图3-38为盐炉单件加热绑扎示例,图3-39为井式炉单件加热吊挂示例。

图3-38 盐炉单件加热绑扎示例

图3-39 井式炉单件加热吊挂示例

6)采用压力机淬火

对于一些生产批量大的薄壁圈类、薄板形零件,形状复杂的凸轮盘和锥齿轮等,在自由状态冷却时,很难保证尺寸精度要求,为此可以采用压力机淬火,即将工件置于一些专用的压力机模具中淬火,可使畸变达到所要求的范围。

在大批量生产中,当掌握了工件淬火变形规律后,即可预先施加反向变形,使之与淬火变形相互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