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22 淬火工艺规范图2.淬火工艺分类根据冷却形式的不同,淬火工艺主要分为:单介质淬火、双介质淬火、分级淬火和等温淬火等,见图2-23。图2-23 钢热处理淬火工艺规范及类型a)单介质淬火 b)双介质淬火 c)预冷淬火 d)分级淬火+冷处理 e)Ms点以上分级淬火 f)贝氏体等温淬火 g)Ms点以下分级淬火 h)预淬贝氏体等温淬火从第一种介质转移到第二种介质时的淬火工件温度,与工件的有效尺寸有很大关系。......
2023-06-24
将钢加热到临界点Ac1或Ac3以上,保温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vc)冷却,以得到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方法称为淬火。
实现淬火过程的必要条件是加热温度必须高于临界点以上(亚共析钢Ac3、过共析钢Ac1),以获得奥氏体组织,其后的冷却速度必须大于临界冷却速度,以获得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不能只根据冷却速度的快慢来判别是否是淬火。例如,低碳钢水冷后往往只得到珠光体组织,此时就不能称作淬火,只能说是水冷正火;又如,高速钢空冷后可得到马氏体组织,则此时就应称为淬火,而不是正火。
关于临界冷却速度的概念在研究连续冷却转变图(CCT图)时已经介绍:从淬火工艺角度考虑,若允许得到贝氏体组织,则临界淬火冷却速度应指在连续冷却转变图中能抑制珠光体(包括先共析组织)转变的最低冷却速度。如以得到全部马氏体作为淬火定义,则临界冷却速度应为能抑制所有非马氏体转变的最小冷却速度。一般若没有特殊说明,则临界淬火冷却速度均指得到完全马氏体组织的最低冷却速度。
图3-1为共析钢淬火工艺曲线示意图。vc与v′c分别为上临界冷却速度(即淬火临界冷却速度)和下临界冷却速度。以v>vc的速度快速冷却(曲线1),可得到马氏体组织;以vc>v>的速度冷却(曲线2),可得到马氏体+珠光体混合组织;以曲线3冷却则得到下贝氏体组织。
图3-1 共析钢淬火工艺曲线示意
显然,工件实际淬火效果取决于工件在淬火冷却时的各部分冷却速度。只有那些冷却速度大于临界淬火冷却速度的部位才能获得淬火组织。
根据工件使用条件对性能的不同要求,淬火目的不同。
(1)对于工具钢、轴承钢、渗碳零件和其他高强度耐磨机器零件等来说,淬火的目的是提高其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2)对于弹簧、轴类、齿轮类等使用的结构钢来说,淬火的目的是通过淬火和回火工艺合理配合,以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如调质钢通过淬火和高温回火可以得到强韧性、配合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而弹簧钢通过淬火和中温回火配合可以显著提高弹性极限并保持一定的韧性。
钢的淬火工艺分类见表3-1。
表3-1 钢的淬火工艺分类
有关热处理工艺学的文章
图2-22 淬火工艺规范图2.淬火工艺分类根据冷却形式的不同,淬火工艺主要分为:单介质淬火、双介质淬火、分级淬火和等温淬火等,见图2-23。图2-23 钢热处理淬火工艺规范及类型a)单介质淬火 b)双介质淬火 c)预冷淬火 d)分级淬火+冷处理 e)Ms点以上分级淬火 f)贝氏体等温淬火 g)Ms点以下分级淬火 h)预淬贝氏体等温淬火从第一种介质转移到第二种介质时的淬火工件温度,与工件的有效尺寸有很大关系。......
2023-06-24
其加热速度极快,工件畸变极小,适用于加工木材和金属的切削工具,以及照相机、钟表等极小、极薄的易磨损零件或细小内孔的淬火加热等。经过使用证明,没有发生折断和崩刃现象,使用寿命较盐浴整体淬火提高3倍。......
2023-06-24
齿轮的感应淬火方法与适用范围见表6-28。表6-30 感应淬火时淬火冷却介质的冷却方式及冷却特性(续)4)齿轮感应淬火时的冷却方法及所用淬火冷却介质见表6-31。表6-34为感应淬火工件炉中回火工艺参数。表6-35为常用钢种在感应淬火后回火温度与硬度的关系。......
2023-06-29
淬火工件分类便于选择材料、制订热处理的工艺方法,考核热处理技术经济指标。以工件的尺寸分类 有效尺寸不大于100mm的零件为薄件,大于100mm的零件为厚件。中淬透性钢件 这类钢的热处理淬火临界尺寸在60mm以下,常选用油冷淬火,对于大于这个尺寸的工件需要采用水—油双液淬火来达到技术要求。......
2023-06-24
钢的淬火分类方法很多,根据冷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如下五种。(四)等温淬火法根据获得的组织不同可分为贝氏体等温淬火法与马氏体等温淬火法,分别如图7-3、所示。马氏体等温淬火法是将加热好的工件置于温度稍低于Ms点的淬火介质中,保持一定时间使钢发生部分的马氏体转变,然后取出空冷。......
2023-06-24
UASB反应器中废水为上向流,最大特点是在反应器上部设置了一个特殊的气、液、固三相分离系统,三相分离器的下部是反应区。气、液、固的混合液上升至三相分离器内,气体可被收集,污泥和水则进入上部相对静止的沉淀区,在重力作用下,水与污泥分离,上清液从沉淀区上部排出,污泥被截留在三相分离器下部并通过斜壁返回到反应区内。图9-8UASB反应器中沿高度的污泥浓度分布示意图较低水力负荷;较高水力负荷......
2023-06-19
根据电流频率的不同,可将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分为三类。工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常用电流频率为50Hz,可获得10~15mm以上的硬化层深度,适用于大直径钢材的穿透加热及要求淬硬层深的大尺寸工件的表面淬火。对细、薄工件或合金钢齿轮,为减少变形、开裂,可将感应器与工件同时放入油槽中加热,断电后冷却,这种方法称为埋油淬火法。......
2023-06-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