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消除过共析钢的网状碳化物,便于球化退火。过共析钢在淬火之前要进行球化退火,以便于机械加工并为淬火作好组织准备。退火与正火的选择原则如下所述。......
2025-09-29
以获得接近平衡态组织为主要目的的退火(主要指完全退火)与正火,热处理之后的组织都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即珠光体类型的组织。但由于正火与退火的冷却速度不同,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快,过冷度较大。对于亚共析钢而言,组织中先共析铁素体较少,珠光体量较多(伪共析),且珠光体片间距较小。此外,由于正火时过冷奥氏体转变温度较低、珠光体成核率较大,因而珠光体团的尺寸较小。对于过共析钢而言,正火不仅获得的珠光体片间距及团直径较小,还可以抑制先共析网状渗碳体析出,而完全退火后则有网状渗碳体存在。
由于退火与正火在组织上有上述差异,因而在性能上有差别。对于亚共析钢,以45钢为例,正火后的强度、硬度和韧性均较高,塑性与退火后相当。45钢的退火和正火后的性能比较见表2-3。
表2-3 45钢退火与正火状态的力学性能

不同碳含量的碳钢经退火或正火后其硬度大小如图2-22所示。图中阴影部分为适合切削加工的硬度(150~250HV)。为保证切削加工工艺性能,针对不同碳含量的碳钢工件,切削前可由此图选择合理的预备热处理工艺方法。由该图可以看出,碳钢切削前根据碳含量适合的预备热处理工艺为:wC=0.20%~0.50%的钢,正火;wC=0.30%~0.80%的钢,完全退火;wC>0.60%的钢,球化退火。

图2-22 碳钢热处理后的硬度与含碳量的关系(https://www.chuimin.cn)
在生产上对退火(主要指完全退火和球化退火)、正火的选用,应根据钢种前、后的冷、热加工工艺以及最终零件使用条件来确定。根据钢中含碳量的不同,一般按如下原则选择:
(1)含碳0.25%以下的钢,在没有其他热处理工序时,可用正火来提高强度。对渗碳钢,用正火消除锻造缺陷以及提高切削加工性能。但对含碳低于0.20%的钢,如前所述,应采用高温正火,因为按正常温度正火后,自由铁素体仍过多,硬度过低,切削性能仍较差。为了适当提高硬度,应提高加热温度(比Ac3高100℃),以增大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而且应该增大冷却速度,以获得较细的珠光体和分散度较大的铁素体。对这类钢,只有形状复杂的大型铸件才用退火消除铸造应力。
(2)对含碳0.25%~0.50%的钢,一般采用正火。其中含碳0.25%~0.35%的钢,正火后其硬度接近最佳切削加工的硬度。对含碳较高的钢,硬度虽然较高(200HBW),但由于正火生产率高,成本低,故仍采用正火。只有合金元素含量较高的钢才采用完全退火。
(3)对含碳0.50%~0.75%的钢,一般采用完全退火。因为碳含量较高,正火后硬度太高,不利于切削加工,而完全退火后的硬度正好适宜切削加工。此外,该类钢多在淬火、回火状态下使用,因此一般工序安排是通过完全退火降低硬度,然后进行机加工,最终进行淬火和回火。
(4)对含碳0.75%~1.0%的钢,有的用来制造弹簧,有的用来制造工具。前者采用完全退火作为预备热处理,后者则采用球化退火。
(5)含碳大于1.0%的钢用于制造工具或轴承,均采用球化退火作为预备热处理。
当钢中含有较多的合金元素时,由于合金元素强烈地改变了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曲线,因此上述原则就不适用。例如,低碳高合金钢18Cr2Ni4WA没有珠光体转变,即使在极缓慢的冷却速度下退火,也不可能得到珠光体组织,一般需要高温回火来降低硬度,以便切削加工。
相关文章
③消除过共析钢的网状碳化物,便于球化退火。过共析钢在淬火之前要进行球化退火,以便于机械加工并为淬火作好组织准备。退火与正火的选择原则如下所述。......
2025-09-29
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Ac3以上30~50℃,经保温使之完全奥氏体化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类型的组织,这种热处理工艺称为正火。此时正火后需进行高达700℃的高温回火,以消除应力,得到良好的力学性能。高温正火:若将铸、锻件加热到Ac3以上100~150℃的正火称为高温正火。该生产线主要用于20CrMnTi、20CrMnMoH、20CrMoH、22CrMoH等低合金结构钢的汽车、拖拉机、通用机械齿轮锻坯的等温正火处理。......
2025-09-29
对于过共析钢而言,退火后的组织为珠光体+碳化物,正火时网状碳化物的析出受到抑制,从而得到全部细珠光体,或仅仅沿晶界析出一部分条状碳化物。3)低合金工具钢和轴承钢球化退火后的正常组织应为均匀分布的球化体。一般规定退火与正火后的畸变量应小于其单面加工余量的1/3、1/2或2/3。......
2025-09-29
图2-1各类退火及正火工艺加热温度示意按退火目的也可以将其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停留较长时间,使不平衡状态依靠浓度梯度、应力梯度和界面能等,自发由不平衡状态过渡到平衡状态。这类退火包含扩散退火、预防白点退火、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等。这类退火包含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和球化退火等。有色金属工件的退火工艺主要有铸态下的扩散退火、变形合金的再结晶退火和去应力退火等。......
2025-09-29
几种主要热喷涂工艺的涂层特征及相对成本见表4-3。表4-3 几种热喷涂工艺性能及成本比较4.以现场施工为出发点的选择原则以现场施工为出发点进行工艺选择时,应首选电弧喷涂,其次是火焰喷涂,便携式HVOF及小功率等离子喷涂设备也可进行现场喷涂施工。......
2025-09-29
(一)MIG焊熔滴过渡形式的选择MIG焊可采用短路过渡、喷射过渡、脉冲射流过渡和大电流过渡(潜弧焊)等形式,短路过渡与喷射过渡的界限与焊丝材质、直径、伸出长度及保护气体种类有一定关系。低碳钢熔化极氩弧焊不同熔滴过渡的电流范围见表3-35。焊接电流是最重要的焊接参数,应根据工件厚度、焊接位置、焊丝直径及熔滴过渡形式来选择。......
2025-09-29
所谓“完全”,是指退火时钢的内部组织达到完全奥氏体化。图2-2钢的完全退火工艺曲线完全退火的目的是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提高塑性,以便于随后的变形加工或切削加工,并为成品工件的淬火准备适宜的显微组织。因此,完全退火是结构件最常见的预备热处理工艺之一。对此,需进行完全退火来加以改善,同时也为工件的调质处理做好组织准备。......
2025-09-29
图2-15扩散退火工艺曲线应该指出,用扩散退火解决钢材成分和组织结构的不均匀性是有限度的。钢件扩散退火温度,一般选择在Ac3或Accm以上150~300℃。由于扩散退火在高温下进行,且时间长,因而退火后将使奥氏体晶粒十分粗大。为了细化晶粒,应在扩散退火后补充一次完全退火或正火。扩散退火耗能大,工件烧损严重,故主要用于要求高的优质合金钢。......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