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裙子的构成原理与创意设计

裙子的构成原理与创意设计

【摘要】:在掌握裙子基础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半身裙和连衣裙的拓展创意训练。当代女子裙装的穿着不受年龄的限制,通常依据款式的不同要求来选择日常服装、正装与礼服。因此裙子的基本结构就依据人体曲线进行设计,将腰臀之间多余的量用收省道的形式来进行调整,使得裙子更贴合人体。

课题名称:裙子的基本构成原理与创意

课堂内容:裙子的基本结构与人体的关系

裙子原型结构

裙长和裙下摆宽度的比例

半身裙创意结构实例分析

连衣裙的分割方式

裙子的常见分类

连衣裙创意结构实例分析

课题时间:50课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裙子的结构与人体的关系,以及裙子原型的构成依据与原理,裙子的长度与下摆的比例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要让学生掌握裙子原型的结构拓展技法,掌握上衣原型与裙子原型结合组成连衣裙的结构技法,并进行多方位的创意拓展训练。

教学方式:教师PPT讲解基础理论知识,做实样操作演示。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实样模仿操作练习,最后进行独立的创意设计练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对每个同学的作业进行集体点评。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女性下肢人体的结构特征,了解和掌握裙子的结构构成原理,省道的分配原理。在掌握裙子基础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半身裙和连衣裙的拓展创意训练。

课前(后)准备:课前提倡学生多阅读关于裙子结构设计、连衣裙结构设计的基础理论以及相关裙子变化设计的书籍,课后对所学的理论通过反复的操作实践进行消化。

裙装可以分为半身裙和连衣裙,半身裙是包裹身体下肢部位的一种服装品类,连衣裙是将上衣前后片和半身裙连成一体的服装品类。裙装在服装史上多由女性穿着,也有代表性的男子穿着裙装的例子,我国男子商朝开始穿裙子,称之为“裳”,东南亚地区如斐济、缅甸、马来西亚在日常和节日庆典都有穿着裙装的习惯,苏格兰男子所穿的花呢“基尔特”(Kilt)更是成为苏格兰民族文化的标志。但是,女子穿着裙装在时间和地域的跨度上都远远大于男子。

当代女子裙装的穿着不受年龄的限制,通常依据款式的不同要求来选择日常服装、正装与礼服。针对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的要求,根据不同的面料和设计需要来完成裙装设计。

女性下肢特征是腰细、胯大、腹部浑圆、臀部丰满,后腰至臀部的凹凸十分明显。因此裙子的基本结构就依据人体曲线进行设计,将腰臀之间多余的量用收省道的形式来进行调整,使得裙子更贴合人体。由于裙子的结构是没有任何牵连的桶状,人体的上下运动、坐立行走都不受其限制,所以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去考虑小腹部的圆润和如何保证裙子的侧缝线走过人体侧面的中央等要点。腰围、臀围采用前片大后片小(前后差大约2cm)的形式能更好地满足以上要求。同时由于腹部的峰点要比臀部的峰点来得高一些,所以前片的省道要比后片的省道来得短一些。

将前后片臀围与腰围的差数进行3等分,将其中的2份作为腰省的量,1份在腰围线侧缝处撇掉。由于人体的腰围线在后中呈现一个自然下落的状态,因此裙结构在后中要下落1c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