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差频控制的基本思想是采用转子速度闭环控制,速度调节器通常采用PI控制。它的输入为速度设定信号和检测的电动机实际速度之间的误差信号,速度调节器的输出为转差频率设定信号。速度调节器的限幅值决定了系统的最大转差频率。因此,控制转差角频率可以实现对电磁转矩Te的控制,达到控制转速的目的。......
2025-09-29
能量管理策略与模式切换控制策略作为机电复合传动系统综合控制策略的关键技术,前者面向的是系统工作模式内的稳态过程,针对车辆的低频动态包括EVT1模式和EVT2模式,以提高燃油经济性为控制目标;后者面向的是系统不同模式切换的瞬态过程,针对车辆的高频动态包括离合器接合阶段和制动器分离阶段,以提高驾驶性能和改善切换品质为控制目标。
总结前文内容,本书所研究的机电复合传动系统综合控制策略如下所述:针对EVT1模式和EVT2模式,采用能量管理策略计算发动机和两个电机的转速与转矩需求,并通过动态协调控制作用于被控对象;针对离合器接合阶段,采用所提出的基于模型预测与控制分配的转矩协调控制策略,用以协调发动机、电机A、电机B和离合器转矩,减小车辆冲击和离合器的滑摩损失;针对制动器分离阶段,采用所提出的基于电机转矩的动态补偿控制策略,消除输出转矩的瞬态分量,达到降低输出转矩波动的效果。模式切换规则根据车速信号以及离合器和制动器的速差信号来判断是否切换到下一个工作 模式。
因此,能量管理策略与模式切换控制策略在所制定的模式切换规则下相互配合,使得各部件协调工作以发挥机电复合传动系统的最大潜能与优势,其控制流程如图8.9所示。(https://www.chuimin.cn)
图8.9 机电复合传动系统综合控制流程
相关文章
转差频控制的基本思想是采用转子速度闭环控制,速度调节器通常采用PI控制。它的输入为速度设定信号和检测的电动机实际速度之间的误差信号,速度调节器的输出为转差频率设定信号。速度调节器的限幅值决定了系统的最大转差频率。因此,控制转差角频率可以实现对电磁转矩Te的控制,达到控制转速的目的。......
2025-09-29
回路工作原理是:图6.31用压力继电器和行程开关的顺序回路系统处于工作状态,当1DT 得电,其他均失电,完成动作①;①动作完后,Ⅰ液压缸左腔压力升高,1PD 动作,使1DT 失电3DT 得电,实现②动作;②动作完后,行程开关1XK 动作,使3DT 失电4DT 得电,实现③动作;③动作完后2PD 动作,使4DT 失电2DT 得电,实现④动作;④动作完后,2XK 动作,使2DT 失电5DT 得电,液压泵卸荷。......
2025-09-29
在六边形磁链控制中仅使用了uS的六个矢量,还有两个零状态矢量没有利用。为了使磁链轨迹近似圆形,利用逆变器的8种开关状态可产生电压空间矢量的多种控制策略。......
2025-09-29
图4-41羽状针法工艺图图1.22并联式模式切换规则文献[78,79]中对构型相对更为复杂的同轴并联构型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模式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将模式选择模块以有限状态机的形式展现,首先对各种工作模式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实用的切换条件,并基于工程经验和静态计算获得模式切换条件中的关键参数值,最终通过判定各切换条件来决定选择哪一种工作模式。......
2025-09-29
因而有文献指出,可进行人工干预,根据不同的季节来改变CVT控制的基准,从而实现MPPT控制。所以说,CVT控制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MPPT控制,具有较大的弊端和局限性。下面结合图5-20和图5-21来描述扰动观测法的MPPT过程。......
2025-09-29
首先,我们对企业智能制造三类模式的提炼,是基于我国实践的归纳和总结,并不代表智能制造的全部模式。随着智能制造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这三类模式的内涵也会发生改变,但从广度、深度和动力上来解析智能制造模式,仍然是可行的。因此,我国企业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性判断,不要盲目追求单纯高大上的智能制造模式。企业只是根据需要采取一体化智能制造还是间断式智能制造。在有些情况下,智能制造与离散型制造的结合能收到更好效果。......
2025-09-29
在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中,由于对电池的充电受制于当时的日照量,因而能量管理系统变得至关重要,既要确保对用户的正常供电,又要使系统的寿命达到预期年限。3)“脉冲充电”管理模式。这种方式被称为“增强充电”,尤其适用于铅酸蓄电池,其目的是改善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并减少电解液分层。......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