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采用单相重合闸的注意事项与解决方案

采用单相重合闸的注意事项与解决方案

【摘要】:采用单相重合闸首先需要断路器配置分相操作机构,同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发生转换性故障时继电保护应再次动作,切除三相断路器,并且不再重合或三相重合。如果采用综合重合闸方式,发生转换性故障时,应该在第二次切除故障时重新开始重合闸计时,保证断路器及故障点有足够的时间恢复绝缘强度。

采用单相重合闸首先需要断路器配置分相操作机构,同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

1.保护跳闸逻辑

首先继电保护跳闸时要判断是跳三相(相间故障)还是跳单相 (单相接地故障),如果是跳单相还必须判断故障相别,选出故障相别的元件称为选相元件。选相元件工作原理将在以下详细介绍。

跳闸逻辑还需要区别对待故障,例如,发生B相单相接地故障,应该跳开B相断路器,经过重合闸时间,重合B相,如果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尽管仍是单相接地故障,这时应该跳开三相。因为,重合闸受次数限制,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应该跳开三相,不再重合;如果此时仍跳开B 相,由于不再进行重合闸,将会造成线路长期非全相运行。

2.非全相运行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在单相跳闸等待单相重合的1s左右时间内,线路是缺相运行的,存在零序电流,同时有些方向元件也可能误动,此时可能误动的继电保护应该退出。

保护经重合闸装置跳闸,可分别由下列回路接入:

(1)在重合闸过程中可以继续运行的保护跳闸回路;又称N 端子保护。如零序电流不灵敏Ⅰ段保护、线路光纤纵差保护,在线路非全相运行时不会误动,跳闸命令可接于N端子。

(2)在重合闸过程中被闭锁,只有在判定线路已重合于故障或线路两侧均转入全相运行后再投入工作的保护跳闸回路;又称M 端子保护。例如,零序电流灵敏Ⅰ段保护、纵联距离、纵联零序保护在线路非全相运行时会误动,跳闸命令应接于M 端子。

(3)保护动作后直接切除三相进行一次重合闸的回路,又称Q 端子保护。

(4)保护动作后直接切除三相不重合的跳闸回路,又称R 端子保护。例如,母线保护跳开线路断路器时禁止重合闸,母线保护的跳闸命令就应该接于R 端子。

由于传统的综合重合闸由一个单独的装置实现,综合重合闸装置与继电保护装置之间由二次电缆连接,所以定义了以上端子。目前,综合重合闸由微机保护中相应的程序完成,只是继电保护之间配合时会使用此类端子定义,例如,配置了双套微机线路保护时两套线路保护之间的联系,母线保护与线路保护之间的联系。

3.转换性故障

在单相跳闸、等待单相重合的1s左右时间内,如果又有一相发生故障,此时单相接地故障已经转换为两相接地故障了,称健全相发生转换性故障或简称转换性故障。发生转换性故障时继电保护应再次动作,切除三相断路器,并且不再重合(单相重合闸方式)或三相重合(综合重合闸方式)。

如果采用综合重合闸方式,发生转换性故障时,应该在第二次切除故障时重新开始重合闸计时,保证断路器及故障点有足够的时间恢复绝缘强度。

4.闭锁重合闸

闭锁重合闸的情况与三相重合闸一致,当闭锁重合闸时,继电保护应直接跳三相,否则单跳不合将造成线路长期非全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