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渣处理系统:选取合适的渣层厚度和铁液深度,降低风压波动对炉渣的影响

渣处理系统:选取合适的渣层厚度和铁液深度,降低风压波动对炉渣的影响

【摘要】:选取h时应考虑风压波动的影响,当风压临时增大,炉渣不会从过桥处随铁液流出。图2-65 炉后排渣,炉前连续出铁装置1—风口 2—出铁槽 3—残铁口 4—过桥 5—渣口这里的关键是选取合适的渣层厚度和铁液深度。这种分渣器的结构过于庞大,易造成铁液降温,故适用于大型连续生产的冲天炉。

铁渣分离装置可分为间断出渣装置和连续出渣装置两大类。间断出渣时,炉渣是在前炉或炉缸内分离,通过渣口间断排出;铁液经出铁口间断流出。大部分中小型冲天炉均用这种出渣方式。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劳动条件恶劣,渣铁长时间接触,可能造成铁液回硫。因此,在大量连续生产(特别是双联熔炼)时,必须采用连续铁渣分离装置。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炉后排渣的连续铁渣分离装置

它是利用铁液与炉渣的重度差及炉内气压,使铁液从过桥流出而炉渣在炉缸内存留;当炉渣到达一定的高度后,经渣口排出。这种方式的特点是过桥只流铁液,对过桥浸蚀小。但其缺点是炉缸深度要大,间断排渣的时间控制严格,操作条件恶化(多数是暂停风后再开渣口),炉缸处的渣口的维护工作量大,故多适用于每次开炉时间较短的冲天炉。这种排渣方式的装置结构如图2-65所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978-7-111-56253-5-Chapter03-188.jpg

式中 p——炉内压力(×10Pa);

H——渣口至过桥间的垂直距离(m);

γ——炉渣密度,可取2200kg/m3

γ——铁液密度,可取7000~7200kg/m3

h——过桥顶面至出铁槽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m)。

978-7-111-56253-5-Chapter03-189.jpg

图2-65 炉后排渣,炉前连续出铁装置

1—风口 2—出铁槽 3—残铁口 4—过桥 5—渣口

这里的关键是选取合适的渣层厚度(H)和铁液深度(h)。决定H时应考虑到炉缸内冶金反应的需要。如碱性炉内的炉渣有脱硫作用,H可选大一些,而对酸性炉H则选小值。选取h时应考虑风压波动的影响,当风压临时增大,炉渣不会从过桥处随铁液流出。

2.挡渣墙分渣装置

挡渣墙分渣为炉前分渣。这种方式的特点是炉渣与铁液的分离不在炉缸内进行,而是将铁液和炉渣同时经过桥流出到炉缸以外的铁渣分离器中分离。因此,在冲天炉熔炼过程中,渣、铁分别连续地从分离器中排出,这样就不必进行开、堵出渣口的操作,从而使炉内工作状况稳定,劳动条件得到改善。然而,这种方式因炉渣流经过桥,对其浸蚀作用较大,在长期连续作业中,过桥是炉衬的薄弱环节,往往成为决定“炉龄”的关键。因此,在长龄炉上通常设置两个分渣器,轮换使用和维修。挡渣墙分渣的炉缸内存留铁液,可使铁液的增碳率提高。

挡渣墙分渣器的结构如图2-66所示。

铁渣分离器中的铁液高度(H)是该装置的重要参数,可按下式计算决定

p (2-53)

式中 H——分离器中铁液高度(m);

γ——铁液密度(kg/m3);

p——炉缸内炉气压力(MPa)。

978-7-111-56253-5-Chapter03-190.jpg

图2-66 虹吸分渣,连续出铁装置

1—过桥 2—残铁出口 3—出铁槽 4—挡渣墙 5—排渣槽

此式即表示,分渣器中的铁液高度(H)造成的液柱静压力应超过炉缸内炉气压力,保证在正常工作时,炉气不能由过桥喷出。但是,若H值太大,则炉内铁液高度增加。炉缸内的渣层厚度(δ)随炉内压力(p)的变化而变化。

=p+δγ

分渣器中的渣层厚度(s),既能使分离器中的炉渣连续地从排渣槽中流出,又可利用炉渣保护铁液不与大气接触而造成降温和氧化。这种分渣器的结构过于庞大,易造成铁液降温,故适用于大型连续生产的冲天炉。对于中小型冲天炉而言,由于铁流量小,可按上述原理将结构设计得既紧凑而又便于操作,这种装置称之为积渣包。国内中小型冲天炉上的常用结构如图2-67所示。

3.压力分渣器

无论炉后排渣还是炉前排渣的连续铁渣分离装置,由于过桥受到炉渣和铁液的冲刷和侵蚀,其寿命较炉身和炉缸短(中低耐火度材料1~3天,高耐火度材料为6~12天),成为决定冲天炉寿命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国内采用了压力分渣装置,从结构上考虑便于修理(其寿命为一周),而且每台炉上安装两个,轮换使用、修理,这种结构在大型水冷冲天炉上得到广泛应用。

压力分渣装置的基本原理仍然与上述两种分渣装置相同,只是将分渣器放在炉外,分渣器中承受与炉缸内相同的压力,如同一个能分渣的小前炉。其结构如图2-68所示。

978-7-111-56253-5-Chapter03-191.jpg

图2-67 积渣包结构

1—过桥 2—出铁口 3—残铁出口 4—出铁槽 5—渣口

978-7-111-56253-5-Chapter03-192.jpg

图2-68 压力分渣器结构

1—残铁口 2—铁口 3—渣孔 4—过桥渣口

出渣口用炉渣封闭,以免炉气从渣口溢出,设计中应分别计算出渣口和出铁口的封闭高度

978-7-111-56253-5-Chapter03-193.jpg

式中 h0——分渣器内渣层厚度(m);出渣口顶面至出渣孔下口的高度(m);

hT——出铁口顶面至出铁孔下口的高度(m);

γTγZ——铁液、渣液的密度(kg/m3);

p——炉内气压(×10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