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蜗杆和锥齿轮轴凸台的三维实体创建

蜗杆和锥齿轮轴凸台的三维实体创建

【摘要】:任务描述挂轮架是机械中的铣床运动副附件,即轴安装在挂轮架上,齿轮再安装在轴上,用来传动分度头,使工件做复合运动。挂轮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通常和齿轮配合实现变速运动,应用广泛。表1-2-2 圆弧连接的画法与步骤5.单击“实体编辑”面板中的“并集”按钮,将圆柱体与长方体合并,得到油标孔和螺塞孔内凸台实体,如图11-79所示。

1.单击“坐标”面板中的“原点”978-7-111-48672-5-Chapter11-231.jpg按钮,将坐标系原点移到箱体外壁左端面的上方轮廓线的中点处。

2.单击“坐标”面板中的978-7-111-48672-5-Chapter11-232.jpg按钮,将坐标系绕Y轴旋转-90°。

3.单击标题栏中的“打开”978-7-111-48672-5-Chapter11-233.jpg按钮,打开零件图“箱体.dwg”。

4.按<Ctrl+C>键,将箱体零件图中C向视图的轮廓线及B-B局部剖视图中的部分轮廓线复制到剪贴板。

5.在绘图区上方和功能区之间单击“箱体三维实体.dwg”选项卡,将该图形切换为当前图形。按<Ctrl+V>键,在适当位置单击,将复制到剪贴板的图形粘贴到当前图形中,如图11-65所示。

978-7-111-48672-5-Chapter11-234.jpg

图11-65 调整坐标系,复制粘贴图形

6.单击“图层”面板中的“匹配”978-7-111-48672-5-Chapter11-235.jpg按钮,利用“图层匹配”命令将粘贴图中的轮廓线的图层修改为“轮廓线”层。

7.单击“修改”面板中的“修剪”978-7-111-48672-5-Chapter11-236.jpg按钮,修建粘贴的局部剖视图中轮廓线,如图11-66所示。

8.单击“绘图”面板中的“面域”978-7-111-48672-5-Chapter11-237.jpg按钮,将修剪后的图形以及由圆弧围成的“8”形图形创建为面域。

9.单击“修改”面板中的“三维旋转”978-7-111-48672-5-Chapter11-238.jpg按钮,利用“三维旋转”命令,将由直线和圆弧围成的面域绕与Y轴平行的轮廓线旋转180°,如图11-67所示。

978-7-111-48672-5-Chapter11-239.jpg

图11-66 修剪图形

978-7-111-48672-5-Chapter11-240.jpg

图11-67 旋转面域

10.单击“修改”面板中的“三维移动”978-7-111-48672-5-Chapter11-241.jpg按钮,将由直线和圆弧围成的面域与“8”形面域移到一起,使前者大圆弧的圆心与后者大圆弧的圆心重合,如图11-68所示。

11.单击“建模”面板中的“拉伸978-7-111-48672-5-Chapter11-242.jpg按钮,拉伸“8”形面域和φ35的圆,拉伸高度为16,得到蜗杆轴左凸台和锥齿轮凸台实体以及挖蜗杆轴左凸台通孔的圆柱体。

12.单击“修改”面板中的“三维移动”978-7-111-48672-5-Chapter11-243.jpg按钮,移动φ48的圆,使其圆心与锥齿轮凸台实体的可见端面重合,如图11-69所示。

13.单击“建模”面板中的“拉伸”978-7-111-48672-5-Chapter11-244.jpg按钮,拉伸由直线和圆弧围成的面域,拉伸高度为16,得到锥齿轮轴内凸台实体。

14.单击“建模”面板中的“拉伸”978-7-111-48672-5-Chapter11-245.jpg按钮,拉伸φ48的圆,拉伸高度为32,得到挖出锥齿轮轴左凸台通孔的圆柱体,如图11-70所示。

978-7-111-48672-5-Chapter11-246.jpg

图11-68 移动面域

978-7-111-48672-5-Chapter11-247.jpg

图11-69 拉伸后移动面域

978-7-111-48672-5-Chapter11-248.jpg

图11-70 拉伸面域

15.单击“修改”面板中的“三维移动”978-7-111-48672-5-Chapter11-249.jpg按钮,利用“三维移动”命令移动以上两个凸台实体和两个圆柱体,移动的基点为小圆柱体不可见的底面圆心,第二点的坐标为(-25,-30,-7)。

16.单击“实体编辑”面板中的“并集”978-7-111-48672-5-Chapter11-250.jpg按钮,将创建的箱体实体与两个凸台实体合并。

17.单击“实体编辑”面板中的“差集”978-7-111-48672-5-Chapter11-251.jpg按钮,将合并后的三维实体与两个圆柱体做差集运算,在蜗杆轴左凸台和锥齿轮凸台上挖出通孔,如图11-71所示。

18.单击“坐标”面板中的“原点”978-7-111-48672-5-Chapter11-252.jpg按钮,将坐标系原点移到蜗杆轴左凸台端面的圆心处。

19.利用“圆柱体”命令创建蜗杆轴右凸台及其内孔圆柱体,如图11-72所示。

978-7-111-48672-5-Chapter11-253.jpg

图11-71 移动实体并做布尔运算

978-7-111-48672-5-Chapter11-254.jpg

图11-72 调整坐标系,创建圆柱体

978-7-111-48672-5-Chapter11-255.jpg

20.单击“实体编辑”面板中的“并集”978-7-111-48672-5-Chapter11-256.jpg按钮,将创建的箱体实体与φ27的圆柱体合并。

21.单击“实体编辑”面板中的“差集”978-7-111-48672-5-Chapter11-257.jpg按钮,将合并后的三维实体与φ17.5的圆柱体做差集运算,在蜗杆轴右凸台上挖出通孔,如图11-73所示。

22.单击“修改”面板中的“三维旋转”978-7-111-48672-5-Chapter11-258.jpg按钮,利用“三维旋转”命令,将M4螺栓实体、拉伸后的圆柱体以及它们的镜像绕Y轴旋转90°,如图11-74所示。

978-7-111-48672-5-Chapter11-259.jpg

图11-73 创建蜗杆轴右凸台及其通孔

978-7-111-48672-5-Chapter11-260.jpg

图11-74 旋转螺栓实体及拉伸后的圆柱体

23.单击“修改”面板中的“复制”978-7-111-48672-5-Chapter11-261.jpg按钮,利用“复制”命令复制头部朝向Z轴正方向的螺栓实体及拉伸后的圆柱体。复制的基点为被拉伸的圆柱体端面的圆心,第二点的坐标为(22<136.4)。

24.单击“修改”面板中的“三维移动”978-7-111-48672-5-Chapter11-262.jpg按钮,利用“三维移动”命令移动头部朝向Z轴正方向的螺栓实体及拉伸后的圆柱体。移动制的基点为被拉伸的圆柱体端面的圆心,第二点的坐标为(90<-46.24)。

25.单击“修改”面板中的“三维移动”978-7-111-48672-5-Chapter11-263.jpg按钮,利用“三维移动”命令移动头部朝向Z轴负方向的螺栓实体及拉伸后的圆柱体。移动制的基点为被拉伸的圆柱体端面的圆心,第二点的坐标为(0,-22,-124),如图11-75所示。

26.在命令行输入3darray后按<Enter>键,利用“三维阵列”命令将位于蜗杆轴凸台上的螺栓实体及拉伸后的圆柱体绕蜗杆轴孔的轴线即Z轴做环形阵列,阵列的数量为3个。

27.在命令行输入3darray后按<Enter>键,利用“三维阵列”命令将位于锥齿轮轴凸台上的螺栓实体及拉伸后的圆柱体绕锥齿轮轴孔的轴线做环形阵列,阵列的数量为3个。

28.单击“实体编辑”面板中的“差集”978-7-111-48672-5-Chapter11-264.jpg按钮,将箱体三维实体与阵列后得到的三维实体做差集运算,在蜗杆轴左凸台和锥齿轮轴凸台上挖出螺孔,如图11-76所示。

978-7-111-48672-5-Chapter11-265.jpg

图11-75 复制移动螺栓实体及拉伸后的圆柱体

978-7-111-48672-5-Chapter11-266.jpg

图11-76 三维阵列

四、创建油标和螺塞凸台三维实体

1.将光标移到绘图区右上角的“视口立方体”ViewCube图标上,移动鼠标使该图标旋转,调整观察方向,如图11-77所示。

2.单击“坐标”面板中的“原点”978-7-111-48672-5-Chapter11-267.jpg按钮,将坐标系原点移到箱体外壁右端面的上方轮廓线的中点处。

3.单击“建模”面板中的“圆柱体”978-7-111-48672-5-Chapter11-268.jpg按钮,利用“圆柱体”命令创建底面半径为15、高度为5的圆柱体。

4.利用“长方体”命令创建长方体,如图11-78所示。

978-7-111-48672-5-Chapter11-269.jpg

图11-77 调整观察方向

978-7-111-48672-5-Chapter11-270.jpg

5.单击“实体编辑”面板中的“并集”978-7-111-48672-5-Chapter11-271.jpg按钮,将圆柱体与长方体合并,得到油标孔和螺塞孔内凸台实体,如图11-79所示。

978-7-111-48672-5-Chapter11-272.jpg

图11-78 创建圆柱体和长方体

978-7-111-48672-5-Chapter11-273.jpg

图11-79 合并圆柱体和长方体

6.单击“修改”面板中的“三维移动”978-7-111-48672-5-Chapter11-274.jpg按钮,利用“三维移动”命令移动油标孔和螺塞孔内凸台实体,移动制的基点为该实体可见端面中水平轮廓线的中点,第二点为箱体内腔底面轮廓线的中点。

7.分别单击“建模”面板中的“圆柱体”978-7-111-48672-5-Chapter11-275.jpg按钮,利用“圆柱体”命令创建3个底面φ20、φ22和φ14的圆柱体,如图11-81所示,这3个圆柱体用于挖油标孔和螺塞垫片孔。其中φ20的圆柱体的底面圆心为油标孔和螺塞孔内凸台的端面圆心,高度为-11;φ22的圆柱体的底面圆心为φ20圆柱体的端面圆心,高度为-1;φ22的圆柱体的底面圆心的坐标为(0,-104,0),高度为1。

8.单击“实体编辑”面板中的“并集”978-7-111-48672-5-Chapter11-276.jpg按钮,将创建的箱体实体与油标孔和螺塞孔内凸台实体合并,如图11-80所示。

9.单击“实体编辑”面板中的“差集”978-7-111-48672-5-Chapter11-277.jpg按钮,将合并后的三维实体与3个圆柱体做差集运算,挖出油标通孔和螺塞垫片孔,如图11-81所示。

978-7-111-48672-5-Chapter11-278.jpg

图11-80 移动凸台实体、创建圆柱体

978-7-111-48672-5-Chapter11-279.jpg

图11-81 将实体做布尔运算

10.单击标题栏中的“打开”978-7-111-48672-5-Chapter11-280.jpg按钮,打开图形文件“螺栓三维实体.dwg”。

11.按<Ctrl+C>键,将M10螺栓三维实体复制到剪贴板。

12.在绘图区上方和功能区之间单击“箱体三维实体.dwg”选项卡,将该图形切换为当前图形。按<Ctrl+V>键,在适当位置单击,将复制到剪贴板的图形粘贴到当前图形中。

13.单击“修改”面板中的“移动”978-7-111-48672-5-Chapter11-281.jpg按钮,利用“三维移动”命令移动粘贴的螺栓实体,使其轴线与螺塞垫片孔的轴线重合,如图11-82所示。

14.单击“实体编辑”面板中的“差集”978-7-111-48672-5-Chapter11-282.jpg按钮,将创建的箱体三维实体与螺栓实体做差集运算,在油标孔和螺塞孔内凸台上挖出螺孔,如图11-83所示。

978-7-111-48672-5-Chapter11-283.jpg

图11-82 复制粘贴、移动螺栓实体

978-7-111-48672-5-Chapter11-284.jpg

图11-83 创建油标和螺塞凸台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