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优化工序顺序,去除毛刺工序的最佳安排

优化工序顺序,去除毛刺工序的最佳安排

【摘要】:在铣键槽、齿面倒角等工序后应安排去毛刺工序。

1.机械加工工序的安排

机械加工工序的安排应遵循以下原则:

(1)基准先行 零件加工一般多从精基准的加工开始,再以精基准定位加工其他表面。因此,选作精基准的表面应安排在工艺过程起始工序进行加工,以便为后续工序提供精基准。例如,轴类零件先加工两端中心孔,然后再以中心孔作为精基准,粗、精加工所有外圆表面。齿轮加工则先加工内孔及基准端面,再以内孔及端面作为精基准,粗、精加工齿形表面。

(2)先粗后精 精基准加工好以后,整个零件的加工工序,应是粗加工工序在前,相继为半精加工、精加工及光整加工。按先粗后精的原则先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主要表面,即先粗加工再半精加工各主要表面,最后再进行精加工和光整加工。在对重要表面精加工之前,有时需对精基准进行修整,以利于保证重要表面的加工精度,如主轴的高精度磨削时,精磨和超精磨削前都须研磨中心孔;精密齿轮磨齿前,也要对内孔进行磨削加工。

(3)先主后次 根据零件的功用和技术要求,先将零件的主要表面和次要表面分开,然后先安排主要表面的加工,再把次要表面的加工工序插入其中。次要表面一般指键槽、螺孔、销孔等表面。这些表面一般都与主要表面有一定的相对位置要求,应以主要表面作为基准进行次要表面加工,所以次要表面的加工一般放在主要表面的半精加工以后,精加工以前一次加工结束。也有放在最后加工的,但此时应注意不要碰伤已加工好的主要表面。

(4)先面后孔 对于箱体、底座、支架等类零件,平面的轮廓尺寸较大,用它作为精基准加工孔,比较稳定可靠,也容易加工,有利于保证孔的精度。如果先加工孔,再以孔为基准加工平面,则比较困难,加工质量也受影响。

2.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热处理可用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改善工件材料的加工性能和消除内应力,其安排主要是根据工件的材料和热处理的目的来进行。

(1)正火、退火 正火和退火是为了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和消除毛坯的内应力。如碳的质量分数大于0.5%的碳钢和合金钢,为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常采用退火;碳的质量分数低于0.3%的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为避免硬度过低切削时粘刀,一般采用正火以提高硬度;退火和正火常安排在毛坯制造之后粗加工之前。

(2)调质 调质处理是工件淬火后进行高温回火的过程。调质后工件能获得均匀细致的索氏体组织,为以后表面淬火和渗氮作组织准备,常安排在粗加工之后半精加工之前进行。

(3)时效处理 时效处理主要用于消除毛坯制造和机械加工中产生的内应力。常安排在粗加工之后进行。对于加工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也可放在粗加工之前进行。

(4)淬火 淬火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提高零件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淬火工序一般安排在半精加工与精加工之间进行,因淬火后工件硬度很高,且有一定变形,需再进行磨削或研磨加工,以修正热处理工序产生的变形。在淬火工序之前需将铣键槽、车螺纹、钻螺纹底孔、攻螺纹等次要表面的加工进行完毕,以防止零件淬硬后不能加工。

(5)渗碳淬火 渗碳淬火适用于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其目的是使零件表层含碳量增加,经淬火后使表层获得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而芯部仍保持其较高的韧性。由于渗碳淬火变形大,且渗碳层深度一般0.5~2mm之间,因此渗碳淬火工序一般安排在半精加工与精加工之间。

(6)渗氮处理 渗氮是使氮原子渗入金属表面而获得一层含氮化合物的处理方法。渗氮层可以提高零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和抗蚀性。由于渗氮处理温度较低,变形小,且渗氮层较薄(0.6~0.7mm),因此常安排在精加工之后进行。为减小渗氮变形,在切削加工之后一般需进行调质处理。

3.检验工序的安排

检验工序一般安排在粗加工后,精加工前;送往外车间前后;重要工序和工时长的工序前后;零件加工结束后,入库前。

4.其他工序的安排

(1)表面强化工序 如滚压、喷丸处理等,一般安排在工艺过程的最后。

(2)表面处理工序 如发蓝、电镀等一般安排在工艺过程的最后。

(3)探伤工序 如X射线检查、超声波探伤等多用于零件内部质量的检查,一般安排在工艺过程的开始。磁力探伤、荧光检验等主要用于零件表面质量的检验,通常安排在该表面加工结束以后。

(4)平衡工序 包括动、静平衡,一般安排在精加工以后。在安排零件的工艺过程中,不要忽视去毛刺、倒棱和清洗等辅助工序。在铣键槽、齿面倒角等工序后应安排去毛刺工序。零件在装配前都应安排清洗工序,特别在研磨等光整加工工序之后,更应注意进行清洗工序,以防止残余的磨料嵌入工件表面,加剧零件在使用中的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