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时正对后侧片,使纱向与地面垂直,用固定针法在后侧位置固定。以后再做其他服装的立体裁剪时也要这样操作,可以避免裁片被推赶得歪斜。图3-15图3-1617.留出缝份清剪侧缝和臂根缝将前、后侧片合在一起同时清剪。图3-17图3-1818.检查与修正完成以上操作后,要观察立体构成效果。......
2023-06-20
服装立体裁剪是区别于服装平面制图的一种裁剪方法,它是完成服装造型的重要方式之一。是直接将面料或与面料特性相近的试布披覆在人体或人体模型上,借助辅助工具,在三维空间中直接感受面料的特性,运用边观察、边造型、边裁剪的方法,通过分割、折叠、抽缩、拉展等技术手法制成预先构思好的服装造型,再从人体或人体模型上取下布样在平台上修正,裁制出服装款式的布样或衣片纸样的技术手段。服装立体裁剪在法国称为“抄近裁剪(cauge)”,在美国和英国称为“覆盖裁剪(dyapiag)”,在日本称为“立体裁剪”。
从技术角度看,把立体裁剪所获得的裁片在排料图上平面展开,将其形状和相关细节记录下来,就可以获得服装款式平面纸样的详细资料,进而作为研究和提高平面裁剪技术的依据。从具体操作方法来看,立体裁剪不像平面裁剪那样运用公式确定服装各部位的尺寸,而是直接根据具体的人体部位特点定造型,借此表达款式各部位的设计线条。从艺术设计角度看,立体裁剪不仅是一种操作技术,还是设计者灵感和工艺技巧的结合,其作品是一件件活生生的、流动的艺术品,所以立体裁剪也被称为“软雕塑”。
服装立体裁剪具有非常强的造型能力,结构造型设计准确,易于满足设计师随心所欲的服装款式变化要求。立体裁剪对服装设计师来说,是实现自己服装绝妙构思的快捷途径,有助于启发设计师的灵感,开阔设计思路。它以其特有的灵活性、直观性、多变性、自由性、随意性、合体性等优势被国外服装设计师们广泛地应用,一般应用在品牌服装和高级服装定制中。随着现代服装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服装款式、造型、层次、品位的要求不断提升,这不断考验着设计师的服装设计与裁剪技术。折纸艺术的自由多变,可以让设计有无限的想象和创造空间,那些层叠、折皱、对角、对折、再对折等方法都可以在服装上通过服装立体裁剪技术留下与众不同的意趣,把独特的折纸艺术手法与服装立体裁剪技术相结合,会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
1.立体裁剪的起源和发展
立体裁剪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原始社会,人们将兽皮、树叶、树皮等自然材料进行简单的整理拼凑,放在人体上产生大致合体的效果,将其加以切割,并用兽骨、皮条、树藤等材料进行固定,便形成了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立体裁剪服装。
服装立体裁剪这一造型手段是随着服装文明而产生和发展的,西方服装史把服装造型分为非成型、半成型和成型三个阶段,立体裁剪技术产生于服装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也就是历史上的哥特时期。13世纪时,欧洲服装开始追求和谐的整体效果,在服装上出现了三维的造型意识。到15世纪的哥特时期,随着西方人文主义和审美观的确立,在北方日耳曼窄衣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强调女性人体曲线的立体造型,这种造型也从此成为西方女装的主体造型。在这一时期,耸肩、掐腰、蓬松裙身的哥特式立体造型兴起,这也是欧洲服装史上窄衣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18世纪,洛可可服装风格出现,其强调并注重三维的差别,注重立体效果的服装造型。文艺复兴以后,立体裁剪又有了很大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设计大师玛德琳·维奥尼(Madeleine Vionnnet)提出“利用人体模型进行立体裁剪是设计服装的唯一途径”,并在设计的基础上首创了斜裁法(Bias Cut),使服装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打破了平面裁剪上用于直纱、横纱的风格,他使立体裁剪真正成为生产设计的手段。这种“量身裁衣”的手法一直沿用到现在。
现今立体裁剪运用于服装生产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产量化的服装生产,另一种为量体的高级定制,故立体裁剪在服装生产中也常常因生产性质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技术方式,一种为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相结合,利用平面结构制图获得基本板型,再利用立体裁剪进行试样、修正;另一种为直接在标准人台上获得款式造型和纸样。可见立体裁剪不但是服装生产的一种手段,而且还是检验服装合体性的一种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个性化服装成为更多人的追求,定制成为服装向前发展的一种趋势,服装定做已经作为提升自身形象的一种方法,也成为区别他人的一种标志,而这也推动了立体裁剪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立体裁剪也被作为现今服装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2.立体裁剪的特点
(1)直观性。由于立体裁剪直接作用于人体或人体模型,在操作过程中能更直观地从各个角度观察服装的空间和造型效果,能更好地把握面料特性和效果。
(2)灵活性。立体裁剪可以边设计、边裁剪、边修改,随时查看服装效果并修改。
(3)实用性。立体裁剪技术不仅适用于结构简单的服装的制作,也适用于款式复杂多变的服装,适用于实用装,也适用于创意装。立体裁剪不受平面计算公式的限制,它按照设计的需要在人体模型上直接裁剪创作,所以更加适用于个性化的服装设计,不受制约,更加实用。
(4)设计造型立体性。立体裁剪可以通过抽褶、编织、折叠、绣缀等手法直接在人体模型上进行造型,相对于平面造型设计,其立体效果更加明显,更加突出。
(5)造型准确性。相对于平面裁剪,立体裁剪更具有造型准确性。其操作直接作用于人体模型,能较为准确地把握人体的外形轮廓、转折面及结构线的设计,更好地掌控放松量的大小,减小由于平面裁剪中因为计算及制图造成的一些误差,其所获得的成衣裁片更具有造型的准确性。
有关折纸与抽褶艺术在立体裁剪中的应用的文章
操作时正对后侧片,使纱向与地面垂直,用固定针法在后侧位置固定。以后再做其他服装的立体裁剪时也要这样操作,可以避免裁片被推赶得歪斜。图3-15图3-1617.留出缝份清剪侧缝和臂根缝将前、后侧片合在一起同时清剪。图3-17图3-1818.检查与修正完成以上操作后,要观察立体构成效果。......
2023-06-20
首先,要选择一个人台组装好,使之与地面保持垂直的姿态,之后贴附人台的基准模型线,建议顺序是先纵向后横向。在实施立体裁剪时往往还要根据具体服装款式的结构形式在人台上另外贴附模型线,这也是实施立体裁剪之前人台准备的一部分。使用一个人台之前,首先要了解这个人台所提示的号型标准。用前衣长尺寸减去后腰节尺寸,可得出该人台的前后差尺寸。......
2023-06-20
立体裁剪,顾名思义是立体状态下的服装构成形式。立体裁剪可以直观地体现“型”的概念。诚然,无明确目的的立体裁剪操作偶尔也会迸发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效果,但是仅指望偶然显然不是立体裁剪的初衷。图1-13通常,我们不把一些用服装材料在人台上所做的立体构成称为立体裁剪。虽然它也是一种立体构成形式,用于橱窗展示,可以充分显示纺织材料的制衣和穿着效果,但是它不是出于制作服装样板的目的而做的立体裁剪。......
2023-06-20
(六)人台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等高科技技术不断应用到服装生产之中,未来三维立体裁剪CAD必将普及。现在一些服装CAD软件公司已经开发出三维立体裁剪软件,将针对特定人群体型的数码人台植入到已有的三维立体裁剪软件之中,即可得到具有特定品类服装专用的三维立体裁剪软件了。原本手动操作的样板制作技术就与服装CAD设备融为联动的一体了,成为最快捷、始终可以保持特定板型风格、维持准确号型尺度的样板制作方式。......
2023-06-20
在实际生产中,一般样板师按照图纸完成中心号样板的制作任务即可。应用立体裁剪制作样板的话,完成图纸分析→人台补正→材料整理→立体构成→裁片标志→绘制展开图轮廓线→拓取样板等这样几个步骤。经常练习用立体裁剪制作参考制图,会逐渐地把对样板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读过书中内容后,可自行考证一下有关立体裁剪的起源、发展、应用形态等方面的资料。......
2023-06-20
平面结构制图,通常采用成品尺寸按照常规比例分配尺度的方法构成裁片样板。因为立体裁剪是很直观地按照造型要求构成裁片,在立体构成过程中便实现了试缝确认,它比平面结构制图减少了一个“制图”环节。立体裁剪与平面结构制图处于同样的环节位置,但立体裁剪有直接表达立体美、体现板型效果的特点,这是它的优越之处。立体裁剪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与平面结构制图并驾齐驱,作用相等,目的一致。......
2023-06-20
在服装美的诸多要素中,造型是基础,点、线、面是构成服装造型的基本要素,这些构成要素在服装造型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表现为抽象形态,也可表现为具象形态。在服装造型中,常用的线型有两种:直线和曲线。......
2023-06-23
立体裁剪常用的固定裁片的针法有:1.固定针法如果是较长时间的裁片固定,可以用两根呈90°角斜向相对的针,将裁片固定在人台上。常用于临时控制缝份量的粗略缝合。常用于侧缝等搭接的部位。比如最基本的立体裁剪用钢针,目前还多使用珠针来代替。......
2023-06-20
相关推荐